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正>新时期的医疗保险改革已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旨在全面建成中国特色高质量医疗保障体系,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和健康福祉需要提供全过程服务[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已颁布实施20年,其中明确职业病病人享有治疗、康复权益,康复费用按照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3.
从肝郁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临床演变特征的分析,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提出肝郁血瘀贯穿了血管性痴呆的整个病程,从肝郁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后GAP-43和SYP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友 《陕西中医》2011,32(9):1255-125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GAP-43和SY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和三七皂苷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3、7、14d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后取梗死灶周围区大脑皮质用免疫组化法测定GAP-43蛋白和SYP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比,参麦注射液组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缺失症状,并在大鼠脑缺血后上调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区GAP-43和SYP的表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于脑缺血大鼠脑可塑性具有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强  刘福友 《江苏中医药》2012,44(10):41-42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多种频繁易变的躯体症状,并且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历时至少2年。目前治疗主要是采用抗抑郁焦虑及抗精神病的药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可作为其疗效指标之一。笔者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结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躯体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西医对缺血后的脑可塑性改变关注日益增多,虽然其在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无实质性进展,使得治疗药物的寻找和研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走向临床应用尚需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例MS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例1曾误诊为帕金森病,予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后确诊为MSA;例2曾误诊为前列腺肥大,治疗无效后确诊为MSA。结论MSA临床症状复杂,早期表现难以鉴别,诊断较困难。加强各科医师对MSA的认识是避免误诊和不恰当医疗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失眠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失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有特色,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在对失眠的辨证分型及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与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郁乐疏与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7例早期(<2月)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为3组,两治疗组分别给予郁乐疏(20mL tid)及氟西汀(20mg qd)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所有病人均给予卒中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脑梗死病人每日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 qd);简单的功能锻炼。3组病人疗程均为12周,观察病人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Hamilton抑郁量表证分(HDRS),Zung抑郁自评量表分及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2周后3组病人上述各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治疗 组治疗后4周即显著变化,12周后与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制剂郁乐疏与氟西汀均能有效治疗卒中后抑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SD亦有自然缓解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用电凝法造模,应用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复方各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缩小,IL-6 mRNA表达不同程度下调,具有量效关系。结论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是益气活血复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和缩小脑梗死体积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