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刘瑞珍 《中外医疗》2011,30(34):52+54-52,54
目的 探讨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剖宫产切口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3月至2011年2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10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或称切口妊娠)病例。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52例、B组50例,A组采取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B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2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A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有效控制瘢痕妊娠大出血,有效杀死妊娠物,减少清宫出血量,是一种对剖官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2.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erk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excellu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磷酸化ERK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 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检测到磷酸化ERK在梗死中心灶和缺血半暗带都存在阳性表达,于再灌注6 h达到峰值,12 h后逐渐下降;而凋亡细胞于再灌注24 h开始有明显的阳性细胞增加,48 h细胞凋亡达到高峰(P<0.01). 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磷酸化ERK表达增加,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ERK活性上调,参与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非程序性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观察rhG-CSF、胞磷胆碱处理分别对大鼠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规律的影响,明确rhG-CSF、胞磷胆碱对大鼠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0±10g),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n=18)、rhG-CSF给药组(n=18)、胞磷胆碱给药组(n=18)、rhG-CSF联合胞磷胆碱给药组(n=18)。每组又分为6h、24h、72h三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Bax和Bcl-2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与手术组相比,给药组均能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损伤,减少凋亡表达,增加Bcl-2,减少Bax的表达。且联合用药组与rhG-CSF组、胞磷胆碱组比较,各时间点Bcl-2的增加与Bax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CSF、胞磷胆碱能减轻脑梗死后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降低Bax表达有关,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34.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瑞珍 《河北中医》2004,26(10):766-766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当今的一种时尚。传统的中医中药学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地用来治疗或辅助治疗各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随着中草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有关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现将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作了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5.
前动力蛋白2(Prokinetic 2,PROK2)是一种含多个半胱氨酸的多功能蛋白,参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PROK2与其受体前动力蛋白受体1/2(Prokineticin receptor 1/2,PKR1/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病理损伤可增加受损处或血清中PROK2的表达水平,表明PROK2可能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目前研究表明高表达PROK2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同时具有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从PROK2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文献复习表明,PROK2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脑损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多发性硬化症、癫痫和嗅觉异常等,而PKR的拮抗剂已被证实可减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这些结果表明PROK2可能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靶点,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等症,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其发病率已高于滴虫性阴道炎,且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自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我们采用红核妇沽洗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