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张岚  刘春强 《中医杂志》2011,52(11):982-984
中医诊断学在诊察方法上表现出鲜明的"司外揣内"的思维特征,在诊察疾病的过程中,注重搜集机体生命活动外在的表面征象,以推断机体内在的病理变化。它既具有与现代医学诊断思维不同的特点,诊断疾病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建立在元气本体论思想和"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之上的中医学理论则对这一诊断思维具有约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慢传输结肠的c-kit/SCF的基因表达及信号传导通路影响,探索理气中药改善结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30只,造模组90只,造模组饲喂含复方苯乙哌啶的饲料,造模成功后,将9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一组为盐水对照组(安慰剂组),一组为四磨汤治疗组,每组30只。停药7 d后,分别从四组中各抽取10只大鼠,测首例黑便排出时间。结肠肌电检测,验证"四磨汤"对STC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效应。通过Realtime-PCR检测,分别检测c-kit和SCF的mRNA在STC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表达情况。结果:四磨汤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明显缩短(P0.05);较正常组有所延长(P0.05)。四磨汤组大鼠肌电频率、振幅、频率变异系数、振幅变异系数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肌电频率低于正常组(P0.05),振幅、频率变异系数、振幅变异系数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kit mRNA相对含量四磨汤组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0.05),低于正常组(P0.05)。SCF mRNA相对含量四磨汤组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0.05),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STC模型大鼠的结肠c-kit和SCF基因表达下调,c-kit/SCF系统受损。四磨汤能够显著提高c-kit mRNA、SCF mRNA相对含量,显著抑制造模药物对大鼠结肠慢波的影响,是通过调节c-kit,SCF基因表达及相应的信号通路来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经产前血清筛查高风险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MOM)值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对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学三联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自愿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的1 956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产前诊断,对诊断结果为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筛查指标MOM值进行分析,并以同期进行中孕期产前筛查,后经产后随访确定为分娩健康新生儿的孕妇1 956例为健康人群组。结果 在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中,甲胎蛋白(AFP)的MOM值为0.90,低于健康人群组的1.00,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MOM值为3.68,高于健康人群组的1.02,游离雌三醇(uE3)的MOM值为0.65,低于健康人群组的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产前筛查指标出现AFP降低,游离β-HCG升高,uE3降低时应注意染色体异常风险;产前筛查高风险不仅可检出目标疾病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而且对其他染色体异常也有指示作用,尤其是对于特纳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肛肠科门诊治疗的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平补平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初始便意感容积、直肠肛管压力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饮食越来越精细化,运动的缺乏以及精神压力的增大,便秘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女性围绝经期由于肝郁气滞,更容易出现慢性便秘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中治疗便秘的药物较多,但对于围绝经期慢性便秘患者西药治疗往往效果较差,如何有效提高围绝经期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临床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2]。  相似文献   
16.
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72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采用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予以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对术后出血情况、疼痛指数、创口水肿、尿潴留、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保留单纯外剥内扎术的优势,克服其不足之处,较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肖倩  刘春强 《河南中医》2012,32(7):933-935
目前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中药内服治疗、中药灌肠治疗、钟刺治疗、穴位埋线治疗、中药膏穴位敷贴治疗、耳穴压豆治疗,另外还有生物反馈、胃肠起搏器等治疗方法.中医运用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是高等中医专业教育的一门后期综合性提高课程。近年来,在很多中医院校此课程的课时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学习中医的主要学派及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使学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得到系统提高?这就需要对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如何做到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得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以结肠动力减弱,传输功能减慢为特点,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此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从实验研究的动物造模方法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针灸理疗方面治疗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运用中医药防治STC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