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结合指纹图谱全成分分析及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的每个单一成分"点"到多成分的"线"以及指纹图谱全成分的"面"建立养精种玉汤的"点-线-面"质量标准。方法:采用XB-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0. 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 0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选择了240,316,230,334 nm。以3种一测多评校正方法以及外标法、回归方程法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指纹图谱进行全成分分析及相似度评价。结果:以阿魏酸为参照,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多点校正法)分别为0. 392 1,0. 421 4,0. 261 7,0. 268 6,f(斜率校正法)分别为0. 385 4,0. 419 4,0. 255 9,0. 274 0;指纹图谱进行全成分分析了20个特征峰且相似度均≥0. 999,采用一测多评校正方法以及外标法、回归方程法测得的5个指标成分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点-线-面"质量标准体系在养精种玉汤中得到了验证,可为其他经典名方的定量测定和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2.
中药的安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外源性有害物质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并已成为热点,尤其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为探索非土壤与农药施治因素对这两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的影响,该实验通过中药玄参、百合的重金属与农残进行检测,并对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转运相使机理与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工具进行诠释。该文大量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百合、玄参中的重金属与农药含量呈现正相关性,这与超分子现象息息相关,而且百合、玄参农残的检测图谱存在高相似度,提示百合、玄参体内农残的吸收具有强的选择性,证明不同产地的玄参、百合有对于农药的吸收具有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吸收功能。该文认为药用植物体是一个拥有各种层次"印迹模板"的巨复超分子体。重金属与农残超分子也参与植物生长期,形成了农残与重金属形成的超分子"印迹模板"与农残自身的超分子"印迹模板"。当重金属与农残形成超分子后,其脂溶性与渗透性不同程度地改变,在药用植物体内的转运就相使促进,最终农药重金属超分子在植物体内吸收、分布、聚集与积蓄。研究结果旨在为揭示重金属与农药超分子现象-相使转运-农残吸收的超分子的"印迹模板"作用机制,为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的治理提出新的治理方向,进一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究双耳3对半规管在感受有角运动时力学行为表达的规律。方法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一例健康人头部水平正弦转动时左、右耳3对半规管的力学响应。结果各平衡感受器嵴顶局部位移响应随着嵴顶位置改变而变化,但是3对嵴顶的体积应变响应是规律的,每对嵴顶均以与激励相同的频率等幅度膨胀或收缩。水平、前、后半规管3个嵴顶的体积应变幅值绝对值的比值恒定,近似为1.00︰0.80︰1.72。此外,水平半规管和前半规管嵴顶体积应变响应的相位相同,且与头转动速度的相位约相差14.4°,与后半规管嵴顶体积应变响应的相位相差180°。结论嵴顶体积应变可以较好地表征3对半规管感受有角运动的规律,其幅值、频率和相位可以分别反映刺激角速度的幅值、频率和相位,这一规律为进一步建立前庭眼反射的数量依存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为眼震检查定量评估前庭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毕业实习阶段开展相关实践工作的成果,是对其专业知识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其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阅.因此,如何控制毕业论文质量以确保毕业实习效果,是本科生后期教学不可忽视的议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T辅助细胞1(Th1)和Th2细胞及细胞因子IL-12和IL-4的含量及意义。方法标本取自30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和20例行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正常中鼻甲黏膜(对照组)。新鲜鼻息肉手术标本和正常中鼻甲黏膜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测定Th1和Th2细胞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12和IL-4在冰冻鼻息肉标本和正常中鼻甲黏膜的含量。结果鼻息肉组织以Th1细胞亚群为主,且其中Th1和Th2细胞亚群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织IL-12、IL-4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百分率与IL-12的水平正相关(P〈0.05),Th2细胞百分率与IL-4的水平正相关(P〈0.05),IL-12的水平与IL-4负相关(P〈0.05)。结论鼻息肉中Th细胞在IL-12和IL-4作用下分化为Th1和Th2,二者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和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全国各地25个市售自然铜药材中铅、砷、镉、汞、铜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评价自然铜药材质量。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铅、镉进行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对铜进行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砷、汞进行测定。结果:25个自然铜药材中均不同程度地检出铅、砷、镉、汞、铜等有害元素,其中铅:2.3508-61.4289 mg·kg-1,砷:12.2084-37.5905 mg·kg-1,镉:0.6422-7.3669 mg·kg-1,汞:6.7171-223.6923 mg·kg-1,铜:0.0165-67.0561 g·kg-1。结论:应加强对自然铜药材中有害元素的检测及控制,以保证自然铜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制备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考察其主要有效成分“整体受控、同步释放”的情况。方法: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制备了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获得了其体外释放的指纹图谱及其成分的体外释放同步性的数据。结论: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能够做到多种成分整体受控,符合中药复方用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血清补体水平测定对肝外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对38例梗阻性黄疸、42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1C4、CIC检测。结果:梗阻性黄疸组C,水平明显降低(P〈0.01),c。水平、CIC明显升高(P〈0.01)。单纯胆囊结石组C,水平降低不明显(术前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术后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C。水平、CIC明显升高(P〈0.01)。梗阻性黄疸组的C,水平比单纯胆囊结石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两者C。水平显著升高,但升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CIC显著升高,但梗阻性黄疸组升高更为明显,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据C,水平的降低程度和CIC的升高程度,可诊断和鉴别诊断梗阻性黄疸与单纯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大鼠血浆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03n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mL·min-1;柱压:(15.17±0.4137)MPa;温度:45℃。药动学参数采用3P87软件处理。结果血浆样品中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2.4~12μg,r=0.9996,回收率为100.2%,RSD为1.100%。黄芪甲苷药动学参数:复方:t1/2α为1.392h;t1/2β为14.24h;K12为0.1624h-1;K21为0.3045h-1;K10为0.07958h<>sup-1;总苷:t1/2α为2.641h;t1/2β为37.12h;K12为0.1283h-1;K21.为0.1071h-1;K10为0.04574h-1。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补阳还五汤复方及总苷中黄芪甲苷药动学为二室模型。中药复方成分组合对药动学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