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影响家庭参与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的相关因素,为推广早教提供对策。【方法】对250例3~36个月龄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参训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住地是影响婴幼儿参与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宣传力度、普遍开展发育筛查、加强高危儿管理、以社区为中心、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是当前推行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2.
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在前期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提出"气析"作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制剂固有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群聚集体的特点,结合中药制剂历史发展轨迹,从中药制剂特点、发展现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中药制剂可在超分子化的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建立以物质结构与人体超分子"印迹模板"及"气析"作用明确的"药素"成分群为原料,单用确定与合用可调配的整体相统一的中药复方制剂体系。  相似文献   
63.
从“神农氏出,尝草别谷”发现稻米中药,到“轩辕氏出,制为方剂”,及后人发掘稻米药用发展至今,稻米类中药因其味甘、性平、无毒成为日常食用健胃和脾之佳品,这是中药药用平民化、普及化的结果,也是传统中药惠及百姓的表现,然其药用本源被大家所遗忘.通过梳理历代经典本草著作,追根溯源,证明稻米是一味经典中药,从古至今在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探求稻米类中药的应用和药用价值,药食同源,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64.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特别是在当今环境条件下,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所带来的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得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治疗越发困难,也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老年肺炎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仅有轻度咳嗽,而肺部啰音消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制剂研究特点,明确该学科的长期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方法:根据中药制剂研究的发展轨迹,结合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新药研究技术与本人从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经验,从中药制剂发展方向、特点、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建立以结构与作用明确的多成分群为原料,按中医药基础理论或现代网络医药为指导,以来源方便的动、植、矿物为原料,单用确定性(有效、稳定、可控),合用可调性(可预、最优效、最低毒)整体相统一的单个、群体与中药复方制剂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需解决成分有效性归属、遗传稳态性与一次投料量、成分间理化性质迁移规律、提取过程动态性与稳态性规律、制备时整体模型受控与紊湍受控规律、体内外的评价规律、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单用的确定性与合用的调配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结论:中药制剂是体现单用确定性与合用调配性高度统一的整体有效成分群制剂。  相似文献   
66.
该研究考察了自制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的体外释放情况,采用总量统计矩原理对其段带相似度进行计算,并对其体外释放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中药制剂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存在。结果表明,中药中不同结构的多成分可能存在共同的印迹模板,渗透泵原理制备的补阳还五缓释片中多数成分能够达到"整体受控、同步释放"的目的,但应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中的超分子印迹模板,尝试通过印迹模板控制不同成分的整体同步释放,寻求更适合于中药多成分的控缓释制剂制备技术,使之符合中药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和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能量代谢障碍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AST组(110 mg/(kg.d),ig),PNS组(115 mg/(kg.d),ig),AST+PNS配伍组(AST110 mg/(kg.d)+PNS 115 mg/(kg.d),ig)和依达拉奉组(8 mg/(kg.d),ip),分别给药,连用4 d。在最后1次给药1 h后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和Na+-K+-ATPase酶活性。结果 AST和PNS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后ATP、ADP含量、总腺苷酸池(TAN)值和ATP酶活性的降低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能荷(EC)值的减少具有相加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ST和PNS配伍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在灌注后能量代谢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ST和PNS能协同提高脑组织能量的利用和生成,改善能荷、增强Na+-K+-ATPase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8.
HPLC法测定消脂胶囊中大黄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消脂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大黄素在40~400n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1%,大黄素与其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消脂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建立差式酚硫法并与酚硫法、蒽酮法、咔唑法一起比较测定五子衍宗颗粒剂中总多糖的含量;方法:先在酚硫法的基础上创立差示酚硫法,再与酚硫法、蒽酮法、咔唑法一并测定;结果:差式酚硫法的测定条件:样品可直接用未精制多糖水提液;反应在4.5h以内完成;测定波长λm ax=490nm;线性范围在3.56μg~35.6μg;相关系数r=0.996;RSD=2.85%;回收率为99.9%。用差式酚硫法、酚硫法、蒽酮法、咔唑法分别测得五子衍宗颗粒剂中多糖为(13.1±0.458)%,(9.97±0.416)%,(10.3±0.422)%,(10.3±0.610)%,经t检验,四法测定五子衍宗颗粒剂中多糖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差式酚硫法可用于中药制剂多糖的含量测定,多糖可直接采未精制样品,不必分离纯化,因此该法操作简捷、快速、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