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刘攀  孟杰  刘星  王强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0):1803-1805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其发病原理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治疗方面多从对症治疗、降低眼压方面进行,以降低青光眼对视神经的不可逆损伤。房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胞因子,包括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生长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在青光眼发病及预后过程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最常见的促炎性因子之一,近年来成为众多国内外临床试验监测的对象。本文旨在综述IL-6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开发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人转录抑制共遏因子(BCOR)在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OR在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6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构建的BCOR过表达载体及空病毒载体,经慢病毒包装后稳定转染至肝癌细胞中,构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侵袭能力。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中BCOR表达高于肝癌组织(1.316±0.64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9,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COR在肝癌细胞中表达量低于人正常肝细胞(1.867±0.66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1,P<0.01)。转染后实验组肝癌细胞中BCOR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038±1.00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6,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0 h实验组吸光度(A)值(0.604±0.043)较对照组(0.619±0.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4,P>0.05)。24、48、72 h实验组A值(0.644±0.028、0.788±0.097、1.139±0.253)低于对照组(0.860±0.057、1.250±0.282、1.934±0.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5、4.385、5.444,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4、48、72 h实验组迁移细胞数目[(128.333±2.082)、(230.667±2.517)、(324.667±4.509)个]低于对照组[(161.333±4.933)、(415.667±1.528)、(686.667±8.50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75、108.844、65.134,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穿孔细胞数目[(56.833±9.368)个]低于对照组[(207.333±27.26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6,P<0.05)。结论BCOR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过表达BCOR后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卡介苗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Balb/c小鼠后,抗PPD IgG、IgM抗体的检测,并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腹部皮内注射BCG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先后进行2次免疫.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PPD IgG、IgM抗体.结果:自初次免疫第50天开始,抗PPD IgG抗体的总体OD值均数,BCG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60天再次免疫,第65天开始,抗PPD IgG抗体的总体OD值均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抗PPD IgM抗体的总体OD值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G初次免疫Balb/c小鼠后,抗PPD IgG抗体整体呈上升趋势,再次免疫后,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并在长时间内维持一个较高水平.抗PPD IgM抗体没有显示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配合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短波紫外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8月1日就诊的6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肢体语言沟通配合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体征(包括高热、疼痛、疱疹)消退时间、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采用饮食行为量表(PEBS)]、血清炎性因子(包括IL-2、IL-4、IL-17)、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包括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防护方法)。结果:观察组高热、疼痛、疱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水平、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血清IL-2、IL-4、IL-17、PEB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IL-17水平、PEB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配合拓展-构建理论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为了推进中医药文化在社区中的发展,了解安徽省合肥市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及需求性,分析探讨安徽省合肥市社区中医药发展现状、中医药治疗在社区发展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随机抽样法对安徽省合肥市所辖区域内具有完整回答能力的居民进行调查,综合采用网络(问卷星)与纸质相结合的问卷形式收集样本资料。结果: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1650份,回收有效问卷1617份,回收率为98%。合肥市辖区居民关于中医药的认知度有所了解,但对中医基础学术论述的认识欠佳;对中医药优劣势有一定的了解;缺乏对中医药的信赖,但对其未来发展呈乐观态度;对中医药知识的获取有一定渠道,但途径仍相对局限。结论:当前社会环境下,居民对中医药有一定认知,需挖掘中医药在基层的潜力,为中医药的全面推广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筛选人口腔癌细胞系显著差异表达circRNA,探讨hsa_circ_0002141对人口腔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对口腔癌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取人口腔癌细胞系HSC3、Sa3、SAS及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细胞系HNOKs,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circRNA表达,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取表达上调倍数最高的hsa_circ_0002141和高表达hsa_circ_0002141的SAS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取SAS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空白转染组(转染sh-circNC慢病毒)、转染组(转染sh-circ_0002141慢病毒),转染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细胞hsa_circ_0002141相对表达量,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将6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转染模型组和转染模型组各3只,分别接种转染sh-circNC慢病毒、sh-circ_0002141慢病毒的SAS细胞,于建模第3、6、9、12、15、18、21天测量肿瘤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饲养21 d处死2组...  相似文献   
97.
临床技能是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改进以往临床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技能的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多元化能力的医学人才,广州医科大学进行了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研究将传统的各学科临床基本技能和相关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重新划分理论及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结合模拟教育理念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出了“双中心四螺旋”的混合教学模式,形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全新实践技能课程体系。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发现,“双中心四螺旋”混合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沟通及协作及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8.
正1病例资料男,5月7 d,因"发现皮肤黄染1月余,发热1 d"于2017年3月16日就诊于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我院)。1月余前家长发现患儿皮肤黄染,初为颜面部,渐加重,波及全身,伴尿色加深,精神反应可,家长未予重视。8 d前患儿皮肤黄染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巨细胞病毒抗体Ig M弱阳性,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予"头孢曲松、肌苷×7 d,更昔洛韦×6 d"输液治疗,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明显减轻。1 d前患儿发热,体温最高39.2℃,予常规量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后体温可缓慢降至正常,来我院门诊,以"胆汁淤积性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运动发育迟滞"收入院。患儿病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3型(AO/OTA 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及分院收治32例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28~79岁,平均(40.3±4.8)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复脉法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中国生物医学网(CBM)、PubMed、Embase数据库中有关益气复脉法方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以来至2020年9月.采用管理软件EndNote来进行文章的排查,采用Cochrane手册质量评价工具对所纳入的文章进行质量评价.借助RevMan5.3软件对所有纳人文章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指标包括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N末段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肌钙蛋白(cTnI).结果:益气复脉法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在总有效率(RR=3.90,95%CI[2.85-5.33],P<0.00001),LVEF(MD=4.43,95% CI[2.53,6.15],P<0.00001),BNP(MD=-121.77,95CI[131.12,-112.42],P<0.00001),NT-ProBNP(MD=-262.41,95CI[316.23,-208.586],P<0.00001),LVEDD(MD=-3.63,95% CI[4.51,-2.75],P<0.00001),cTnI(MD=-1.88,95%CI[2.02,-1.73],P<0.00001),LVESD(MD=-3.71,95%CI[5.33,2.10],P<0.00001)指标方面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出现的概率低.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法中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衰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