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系指股骨颈基底以下至粗隆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包括大粗隆、小粗隆、粗隆间和粗隆下部分,是股骨头颈部和股骨干受力的转接区[1],又称转子间骨折,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增加,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多种治疗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分期辨证应用经方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31例住院患者,均予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3d给予桃红四物汤、术后4~8d给予四妙散、术后9~15d给予鸡鸣散加减口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同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后7d做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栓形成与否;随访时间13~18个月。手术前后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31例患者中,1例一侧出现深静脉栓塞,占3.23%;所有病例均无肺栓塞临床表现;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达91.7%。结论:运用经方分期辨证防治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63.
对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消肿方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同源细胞群数量和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复制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治疗28d后处死动物,取膝关节软骨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形态、计数同源细胞群数量,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BCL-2阳性细胞并计算其百分比。结果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细胞发生过度凋亡、同源细胞群下降及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下降,消肿方能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升高同源细胞群数量及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1. 在软骨同源细胞群数量方面:模型组降低,在治疗早期(4周),消肿方由低剂量组到中剂量组增加时,其升高幅度加大,除高剂量治疗组由4周延长至8周时,其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各组随时间延长,出现同源细胞群数量明显增加。2. 在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方面:治疗后,AI下降,而且随中药剂量增大,其下降幅度加大,空白组AI在12周时明显升高,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AI在8周时明显升高,超过8周后,升高不明显,治疗后,AI下降,在各剂量治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时,其下降幅度加大。3. 在软骨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方面:模型组百分比最低,经治疗后,百分比逐渐升高,随中药剂量增大,其升高幅度加大,随时间延长,各组百分比均明显升高。结论消肿方可抑制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细胞凋亡,升高同源细胞群数量及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消肿方对骨关节炎兔软骨下骨成骨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消肿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0、80、160g/kg消肿方煎剂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以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共28d。光镜下观察兔膝关节关节软骨下骨成骨细胞形态,采用RT-PCR法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OPG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肿方高、中、低剂量组OPG mRNA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模型组RANKL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消肿方低、中、高剂量组RANKL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逐渐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肿方高剂量组RANKL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消肿方可上调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下骨成骨细胞OPG mRNA表达,下调RANKL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66.
<正>《伤寒论》蕴含的学术思想就是抓病机、扣方证。只要病机同,就可以异病同治。现浅谈一下运用《伤寒论》思维治疗岭南血证的些许愚见。1岭南人群的体质特点中医学强调三因制宜。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岭南独特的气候及地理环境,造就了岭南人群的特殊体质。岭南南濒海洋,北靠五岭,以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荫渚岭、越城岭五条山脉为自然屏障,使之与中原内地阻隔,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中原的、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人的体质疾病、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下腰痛与腰椎前凸重建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124例因退行性病变行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随访有下腰痛的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无下腰痛的患者共9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三者之间关系.[结果]两组术前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的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的腰椎前凸Cobb角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凸Cobb角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术后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三项指标与术后6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均与腰椎前凸Cobb角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呈负相关(r=0.702、0.682,P<0.05).[结论]退行性病变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下腰痛和腰椎功能障碍与腰椎前凸角丢失有关,应尽量矫正腰椎前凸角.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83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DHS内固定34例,锁定钢板内固定8例,P FNA内固定1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3例(24髋)。结果:所有病例经过6~24个月的随访,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不同手术方法均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和骨质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9.
患者 男,45岁,因确诊白血病2个月,发热1d于2012年1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瘀点瘀斑,我院血常规分析示:白细胞计数(WBC)53.19×10^9/L,未成熟WBC36.17×10^9/L,红细胞计数(RBC)2.78×10^9/L,  相似文献   
70.
维生素B12缺乏在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同时,还经常并发神经系统病例损害,包括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痴呆、帕金森综合征[1],而且少数维生素B12缺乏患者还可并发精神障碍.本文报道2例维生素B12缺乏患者并发以复杂性幻觉为主要表现的Charles Bonnet综合征,并对维生素B12缺乏合并Charles Bonnet综合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