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是基于脑衰老与三焦气化功能失常相关的病机所设,用于老年期痴呆的防治,取穴为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通过对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观察,证明该针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达80%。在临床取得确切疗效的基础上,本院利用日本快速老化痴呆鼠和多发梗死性痴呆(M ID)模型大鼠进行了一系列机制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针刺发挥作用的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42.
大鼠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的建立及针刺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大鼠模型加以改进,并探讨针刺对其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栓子注入法制作MID模型,应用穿梭箱实验观测大鼠学习能力的变化,HE染色分析海马CA1和CA3区的病理变化,并分析针刺的作用。结果造模后大鼠海马区受损明显,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针刺干预可明显逆转上述异常改变。结论经改进后的MID大鼠模型是进行血管性痴呆基础研究和疗效评价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3.
系统分析了祖国医学对老年期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肾虚致病说、痰浊致病说、瘀血致病说、情志致病说等几个方面,旨在为其临床论治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4.
从毫针,艾灸,穴位注射,电针,针药结合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地灸治疗阳痿的概况,说明针灸治疗该病有新的进展,同时提出了治疗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46.
SAMP6鼠主动脉OPG、BMP-2表达的意义及针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干预快速老化骨质疏松小鼠SAMP6主动脉钙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HE和von Kossa 染色法观察各组动物主动脉钙化情况;Westem Blot方法测定主动脉护骨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结果SAMP6鼠主动脉中膜存在轻微钙化现象.针刺可改善主动脉结构,并促进局部骨代谢因子OPG表达上调,BMP-2表达下调.结论SAMP6鼠发生血管钙化与OPG和BMP-2等表达异常有关.针刺可能通过保护血管壁细胞,良性调节主动脉中局部骨代谢因子的表达而抑制钙盐在主动脉的沉积.  相似文献   
47.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理想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应能很好地复制偏头痛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针对发病机制的不同,文章从制作方法、判定标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实施辨证施护干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辨证施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变化及治疗护理后的治疗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辨证施护后,观察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97.5%)及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87.5%)及护理满意度(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辨证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系统回顾及总结了近几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认为针灸防治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并为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0.
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方法与疗效,结果显示毫针、电针、针药结合、头针、穴位注射等多种针灸方法对于防治VD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VD的康复治疗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针灸取效的主要机制在于通过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抗氧自由基等多种途径改善VD的智能状态。近几年来针灸防治VD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统一诊断标准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严谨的临床对照研究及检测指标的客观化,乃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