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乌头对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天培  潘鑫鑫 《药学学报》1966,13(4):250-252
南京地区所产的乌头及四川所产的熟附片所作成的煎剂对麻醉动物可引起迅速而暂短的降压,此时心脏功能尚无显著变化,故降压与血管有密切关系。用本实验室自制的末梢阻力测定装置测得,熟附片煎剂能引起下肢血管的显著扩张,而乌头煎剂作用较小,降压可被大量阿托品或苯海拉明所消除,此外它尚能扩张冠状血管,而此与血压或心率无关。  相似文献   
52.
小檗碱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对缺氧/缺糖培养引起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以缺氧加缺糖培养作为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Ber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Ber5,25μmol·L-1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改善细胞形态,对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提高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Ber对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er抑制“缺血”性损伤诱导的[Ca2+]i异常升高,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3.
全脑缺血大鼠原癌基因c-fos表达及小檗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后再恢复供血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斑点杂交技术,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中海马c-fosmRNA表达变化,并观察小檗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小鼠球后注射D-半乳糖80mg/kg30天,导致胸腺、脾重的改变,机体耗氧量、皮肤羟脯氨酸及脑N_2~ ,K~ -ATP酶活力下降以及心肌、肝脏脂褐素的沉积,而给以D-半乳糖的同时灌服人参根总皂甙、三七根总皂甙或三七花总皂甙或三七花部皂甙(60mg/kg)均可有显著抗虚损作用,且三种皂甙的作用强度相似。  相似文献   
55.
消炎痛的药物动力学在人体虽已大量研究,但同时测定其在体内主要的、无活性代谢物——O-去甲基消炎痛,迄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16例中度、退变性类风湿患者(6男,10女)消炎痛新缓释剂型(含药75 mg 胶囊)的血药浓度变化。以气相层析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消炎痛及O-去甲基消炎痛。结果显示,在下午8点(20点)给药后,血浓度无明显高峰出现,曲线比较平  相似文献   
56.
附子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草或干姜与熟附片共同煎煑,可使后者的毒性大为降低,此种降低乃因熟附片中生物碱在共同煎煑过程中起了化学变化所致,熟附片毒性与其中所含生物碱的总量无关,口服的半数致死量较腹腔注射时大五倍左右,在整体动物身上(兔及豚鼠),熟附片中毒时的心电图改变与乌头碱相似,心率变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维乱缩,大量阿托品对中毒时的心电图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动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57.
比较粉防已碱和尼卡地平对沙土鼠脑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0min后再灌注5min,造成脑缺血灌注损伤,观察Tet和Nic对沙土鼠脑电图,脑组织钙,水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以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Tet(15mg.kg^-1,iv)和Nic(0.25mg.kg^-1,iv)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EEG幅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58.
时辰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有生物均受昼夜及季节性节律的影响。“时辰生物学”这门学科虽早已建立,但昼夜节律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除皮质激素治疗外,很少被人注意。近15年的很多研究证明,很多药物体内处置的各个时相都可能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这就形成药物动力学的一个新分支“时辰药物动力学(Chronopharmacokinetics)”。这门学科中常运用一些重要术语。例如,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由若干外部因素[名“时标因子(Zeitgebers)”]将偏离的周期调正到24小时上来,谓之“同步化”。体内多种节律的周  相似文献   
59.
静脉注射尼群地平10μg/kg与20μg/kg,对麻醉犬降压强度相近,但大剂量组则显著改善SVI,CI、SV、CO,并明显降低TPR、TTI,与小剂量组对比,差别显著。小鼠口服LD_(50)为3.5±0.05g/kg;静脉注射84.3±26.5mg/kg;腹腔注射1.34±0.32g/kg。亚急性毒性用大白鼠给药一个月,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0.
人参总皂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病理生理,生化和超微结构方面研究表明,人参皂甙增加缺血再灌注脑血流量,减少钙积累,减轻脑水肿,延长双侧锁骨下和颈总动脉结扎后自主呼吸和脑电活动时间并促进再灌时的恢复,改善再灌注早期心脏功能,减轻超微结构损伤,降低缺血再灌注期间的死亡率,且其保护作用与抑制钙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