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启泉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河北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刘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载,始终坚持"读经典,做临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治疗脾胃疾病。刘教授在长期临证治疗脾胃病时,发现情志对病情的影响十分明显。不少患者常伴有睡眠不安,五心烦乱,精神异常,甚至悲忧善哭之症,且病情每因情志变化而加重。情志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隔山逍遥方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3例受试对象分为4组:I组(79例)予隔山逍遥方配合针刺,Ⅱ组(31例)予丽珠肠乐,Ⅲ组(32例)单纯口服隔山逍遥方,IV组(31例)单纯予针刺治疗(方法同治疗组针刺);各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I组总有效率为88.61%,Ⅱ组为67.74%,Ⅲ组为78.13%,IV组为70.97%;I组疗效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对照组治疗前后部分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与对照组(Ⅱ-IV组)比较,各症状疗效均优于Ⅱ组,对肠鸣、神疲懒言疗效优于Ⅲ组,对大便泄泻、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疗效优于I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I组复发率为22.86%,Ⅱ组为61.11%,III组为55.00%,IV组为63.16%;I组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山逍遥方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3.
浊毒致病论与现代中医病因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医家提出了浊和毒的致病概念,现代中医学家将浊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类,并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浊毒致病论中浊为阴邪,毒为阳邪的基本致病概念,将浊毒致病论与传统中医病因学和现代病因学相结合,论述了浊毒致病论的新含义,认为浊毒致病论可以成为现代中医病因学的基础理论,对临床诊治疾病和发展现代化中医中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特别是CAG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们经过20多年临床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治疗体系,即"一降、二调、三结合".  相似文献   
7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尤其UC伴肠化易致癌变发生,因此本病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运用中医理论,采用健脾理气活血之肠癖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启泉  张翠霞 《河北中医》1989,11(3):48-48,F003,F004
中药丹参是唇形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又名赤丹参、紫丹参,性苦微寒。丹参注射液为丹参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每毫升相当于丹参1:5克[1]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能;复方丹参注射液含丹参与降香,降香在制备过程中耗损,含量很少,实际起作用的是丹参[2]。另外,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各实验指标作用一致,也提示复方丹参中降香作用甚微,[3]现将近10年来有关丹  相似文献   
7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优势。中医学按其症状特征归为"泄泻""腹痛""痛泄"等疾病范畴,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风药性轻灵,具有辛散升发的作用,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起到升清降浊、健脾胜湿、调肝理气、通络散结的关键作用,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8.
消化性溃疡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以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痛为临床表现,病情易反复发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英榆生肌方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弦将符合纳人标准的153例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予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合吗丁啉口服,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0.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反酸烧心、胃脘灼热嘈杂症状积分下降明显(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大便不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黏膜状况积分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上皮细胞层内炎细胞浸润外,其余各项病理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上皮细胞层内炎细胞浸润、黏膜糜烂、溃疡形成积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鳞状上皮增生、黏膜固有层乳头延伸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陷胸方合电针对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CD4-T淋巴细胞(CD4+)/CD29-T淋巴细胞(CD29+)、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20.0,5.0 g·kg-1)、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SPAP 0.3 g·kg-1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以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组织病理学、CD4+CD29+,IL-8,IL-10变化情况。结果:DAI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兰茵凤扬高、低剂量组均减低,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9+: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均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均减低(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IL-10: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对照组均升高(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可上调抑炎症因子、下调促炎症因子和抑制CD4+/CD29+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