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再谈“无瘤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20年前曾撰稿贵刊,粗略地总结了肿瘤外科领域的无瘤观念及有关问题。20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肿瘤的外科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单一学科治疗到多学科参与,外科手术从传统的广泛根治进入到微创技术的应用时代,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微创技术以较小的手术创伤,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较快的术后恢复很快得到病人与医生的普遍欢迎。但是,近年来在肿瘤外科领域出现了片面追求微创化手术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因为,微创技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局限性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32.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占甲状腺癌的8%~10%,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恶性肿瘤。能分泌特异的降钙素,也称为滤泡旁细胞癌,属APUD系统肿瘤。不具备摄碘功能,恶性程度介于分化型与未分化甲状腺癌之间,多数患者疗效欠佳。目前认为MTC除了外科手术,其它治疗方法基本无效。放疗、化疗仅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法,生物治疗在晚期MTC中初步开始应用,但大多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真正用于临床还有距离。研究证实髓样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ret原癌基因的突变,从而使C细胞过度增殖所致。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其临床特征及药物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3.
气管软化塌陷是甲状腺手术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救治不当死亡率较高。国内资料显示其发生率约为0.1%~[1]。我科自1996年至2000年共完成甲状腺手术840例,术中及术后发生气管塌陷3例,发生率0.35%。 1 临床资料 例1女,58岁。颈前右侧肿物40余年,逐渐缓慢增大,无明显呼吸困难,无吞咽梗噎、声音嘶哑,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查体:颈前右侧气管旁约石榴大小肿块,质韧,表面尚光滑,无压痛,无搏动,未闻及血管杂音,肿块下极突入锁骨下未触及,气管左偏。间接喉镜检查提示声带正常。颈部CT检查提…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钠/碘转运体(NIS)表达对血清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人血清标本1002例、甲状腺癌95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β2-MG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癌组织NIS表达。结果正常人群血清β2-MG阳性率7.78%,甲状腺癌阳性率31.5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352,P=0.000)。甲状腺癌组织NIS表达阳性37例(38.9%)。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NIS表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72,P=0.002)、β2-M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35),两者阳性率呈显著性负相关(r=-1.000,P=0.000)。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其NIS表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43)、β2-M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5,P=0.001),两者阳性率呈显著性负相关(r=-1.000,P=0.000)。结论甲状腺癌组织NIS表达影响血清β2-MG水平,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血清β2-MG的检测,对甲状腺癌核素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Anti-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1antibody,anti-PTHR1)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株(TT细胞株)体外生长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T细胞株,药物作用分为PTH组,anti-PTHR1组,各组经药物处理后,先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RT-PCR法检测PTH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较明显看到细胞的变化,MTT结果显示,PTH和anti-PTHR1能有效地抑制TT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2.0μmol/L的PTH和1.0μmol/Lanti-PTHR1能明显提高细胞的生长抑制率(P〈0.05),RT-PCR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PTHR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2.0μmol/L的PTH和1.0μmol/L的anti-PTHR1可抑制TT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周期进展,明显降低其增殖指数,在诱导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采集超声检查结合手术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28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观察3组之间甲状腺功能变化和胆固醇水平。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TT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3组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C和LDL-C显著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 < 0.01),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组TBA低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P < 0.01)。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对照组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伴发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甲状腺肿组(P < 0.01)。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始动因素可能是患者TT3降低导致的渐进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外源性补充左旋甲状腺激素钠可能防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发胆囊结石的发病。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在医院-家庭-社会体系下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利用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对入选对象进行评估,并对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期生活质量较差(49.12±10.39),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54.98±13.37),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家庭-社会体系下建立综合性干预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与甲状腺癌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人群1002例、甲状腺癌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3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β2-MG含量。[结果]正常人群β2-MG阳性率7.78%(78/1002),结节性甲状腺肿阳性率7.81%(19/243),甲状腺癌阳性率31.57%(30/95)。甲状腺癌组与正常人群组(χ2=55.352,P〈0.001)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χ2=31.106,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人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0.0004,P=0.986)。不同病理类型(χ2=10.015,P=0.007)、有无淋巴结转移(χ2=4.441,P=0.035)和远处转移(χ2=9.795,P=0.002)甲状腺癌组间β2-M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血清β2-MG水平较高,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影响血清β2-MG水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阿霉素与医用胶(ZT508)融合后对阿霉素的缓释作用及对阿霉素、ZT508性能的影响。观察阿霉素在体表肿瘤局部的临床疗效。[方法]阿霉素与ZT508融合,用HPLC图谱对融合物进行分析;取融合物与ZT508同时进行粘结对比实验;融合物浸泡液中阿霉素的浓度。临床应用融合物涂抹于肿瘤表面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肿瘤表面病理学检查。[结果]融合物在HPLC图谱中,阿霉素谱峰值无明显变化;融合物稳定,固化没有发生分层,其强度与ZT508无明显差别;融合物固化块随浸泡时间延长,浸泡液中阿霉素释出浓度逐渐增加。应用于临床34例中有效(CR PR)18例(52.9%);34例治疗前肿瘤表面病理学检查,阳性23例,阳性率67.6%(23/34);治疗后印片阳性3例,阳性率8.8%(3/3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霉素与ZT508有良好的相溶性,融合后未改变两者的特性;在融合物中阿霉素有良好的缓释作用。ZT508与阿霉素融合物应用于体表肿瘤,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432枚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颈淋巴结,选择细胞角蛋白(CK-19)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3例中16例(19.3%)58枚淋巴结有做转移,微转移存不同性别及年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肿瘤大小(P〈0.01)、侵袭范围(P〈0.05)及组织学分化程度(P〈0.05)之间差异显著,同时,N1比N0易发生微转移(P〈0.01).在16例微转移阳性的病人中9例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而67例阴性病人中仅6例(P〈0.001)。[结论]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大小、侵袭范围及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微转移的检测对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