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1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600篇
内科学   246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862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00篇
  19篇
中国医学   406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调查临床重复使用内镜的生物膜污染情况,检测一元过氧乙酸对内镜污染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中方法检测2019年8-10月临床200例次重复使用的内镜消毒后的消毒效果,采用活菌计数法检测内镜生物膜污染情况。分别采用一元过氧乙酸、戊二醛清除生物膜,监测生物膜的去除效果。结果高水平消毒前提下,经检测30%的内镜出现生物膜;一元过氧乙酸对生物膜的清除率均>99%,戊二醛对生物膜的清除效率仅为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元过氧乙酸连续使用14天后,所有内镜均未形成生物膜,与戊二醛组对比菌落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元过氧乙酸可有效清除内镜生物膜,并可预防控制生物膜的生成。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对甲状腺结核的认识,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行甲状腺右叶峡部切除+左叶近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核.结论 甲状腺结核发病率低,临床罕见,提高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结核的认知度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抗酸染色及活检组织培养,这是目前术前诊断甲状腺结核最准确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无锡市气温在不同滞后日对非意外死亡(A00-R99)人数及寿命损失年的影响。  方法  收集无锡市区(2012-2017年)非意外死亡与气象数据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人数及寿命损失年的关系,分析低温、高温在不同滞后日期对非意外死亡的累积效应。  结果  无锡市日均气温对非意外死亡效应曲线为"V"形,冷效应具有延迟性,在滞后3 d开始出现并持续14 d,热效应表现为急性效应,当天就出现。低温对人群总效应大于高温;不同年龄、性别对冷、热效应敏感性存在差异。  结论  低温和高温均可增加非意外死亡风险,冷效应起效慢且持续时间长,热效应急促,低温对人群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5.
刘佳 《海峡药学》2015,(3):97-98
目的对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在一段时间内因患有亚急性甲状腺炎而入院治疗的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有患者50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仅使用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而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个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从而得到结论。结果观察组使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热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都比对照组更加的短,而且疾病治愈后观察组仅仅有2例患者疾病复发,而对照组却有10例患者出现了疾病复发,两组的实验结果存在差异,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药物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56.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通常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导致,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有时也伴随着呼吸系统功能的衰退,如哮喘在帕金森患者中就尤为常见[1-2]。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和气道的高反应性,常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喘音,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易复发的特点[3-4]。帕金森伴哮喘的患者合并了二者的特点,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帕金森伴哮喘患者的治疗仅能改善其症状,无法控制病情发展,因而优质的护理对于此类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雷藤舒(LLDT-8)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HFLS)的促凋亡、抗炎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RA-HFLS体系中,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50 nmol/L的LLDT-8与终浓度为20 ng/ml TNF-α共孵育,同时设置细胞空白对照组和TNF-α刺激组。采用TUNEL法检测RA-HFLS细胞的凋亡;RT-PCR检测Bcl-2 mRNA表达水平;ELISA和RTPCR分别检测IL-6、MMP-3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Ras-MAPKs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LDT-8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LLDT-8能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RA-HFLS分泌IL-6、MMP-3的表达(P0.01);能明显抑制Ras蛋白和p-P38磷酸化水平,而各组之间pERK、p-JNK、c-Fos、c-Jun和c-Myc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LDT-8能够抑制Ras-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从而抑制RA滑膜的增殖,减轻滑膜细胞的炎症。  相似文献   
58.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西药治疗虽然对病情控制效果显著,但容易反复,并且长期用药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常伴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皮炎等不良反应。笔者根据中医对痛风病因病机相关理论的整理认识,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脾虚湿浊内阻”是痛风发作的病机关键,治疗重视究其本,将健脾燥湿法应用于疾病分期的全过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共50例,对所有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每日疼痛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每日疼痛次数减少(P<0.01),疼痛时间缩短(P<0.01),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82.8±3.9)分。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腹痛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0.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控。大黄素作为蓼科植物大黄及虎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对包括SARS冠状病毒(SARS-CoV)、流感病毒、HIV病毒、HBV病毒等的感染和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本文就抗SARS-CoV的中成药及中药复方、大黄素及复方制剂抗病毒的机制、含大黄及虎杖的复方制剂抗病毒的临床研究和大黄素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性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其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