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22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637篇
内科学   39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1378篇
预防医学   53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38篇
  1篇
中国医学   593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260例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肝区疼痛。培养所获细菌9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分别占67.7%和11.5%。内科保守治疗89例,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142例,肝脓肿切开引流11例,肝叶切除18例。除1例因合并晚期肿瘤死亡,其余病例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优势菌。胆道疾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因。糖尿病是细菌肝脓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2.
明胶酶在舌鳞癌发生、演进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明胶酶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癌的发生和演进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4例口腔正常黏膜、22例白斑、7例白斑癌变和59例舌鳞癌组织中明胶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MMP-2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9%、50%、86%和83%;MMP鄄9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0%、100%、100%和83%。②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癌变(P=0.016)和舌鳞癌组织(P=0.000);白斑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舌鳞癌组织(P=0.001);白斑癌变组织中MMP鄄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组织(P=0.019);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6)。③正常黏膜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P=0.021)和白斑癌变组织(P=0.016);白斑和白斑癌变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P=0.002和0.007);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 =0.033)。【结论】明胶酶在舌鳞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表达明显增加,并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体外循环预充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进行心血管手术时,需要大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预充,胶体的种类主要有人体清蛋白、新鲜冷冻血浆、明胶类代血浆及右旋糖酐等.其中人体清蛋白的血浆半衰期很长,用量不可过多;新鲜冷冻血浆及明胶类代血浆具有传染疾病的潜在危险.随着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在临床麻醉中的大量使用,在体外循环的预充中也开始采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为第3代人造胶体,由玉米淀粉提炼而成,中分子量,低取代级,血管内存留时间较短,但国内用于心血管体外循环手术的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体外循环预充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的影响,探讨其在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酸碱紊乱及阴离子间隙(AG)状态研究报道较多,但窒息新生儿AG值与HIE发生的关系尚未见报道。该文探讨窒息新生儿AG值与HI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早期诊治。方法:采用瑞士产AVL-945型血气分析仪作血气分析,同时测定电解质,计算出AG值。结果:105例窒息新生儿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酸中毒,正常AG组与高AG组之间pH值和BE值差别无显著意义( P > 0.05 ),两组之间HIE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 )。结论:窒息新生儿AG值可作为预测HIE发生的重要指标,并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揭示明党参加工炮制过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化学动态变化,考察油中原有组分的比例有无改变,是否有新组分的产生或原有组分的消失,以探讨明党参的加工炮制机理。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观党参加工炮制前、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各部分挥发油及加工炮制后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初步鉴定了34种成分。其中,从明党参鲜品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7.873%,其主成分CSY(暂定名,其分离及结构研究另文报道)的含量为70.946%;从明党参鲜品去外皮根据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4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3.452%,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75.909%。从明党参鲜品外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9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6.878%,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70.977%;从明党参炮制品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1种成分,占总油量的88.839%,其主成分CSY的含量为67.234%。结论:加工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减少,质量发生变化,致敏活性成分——CSY的含量由鲜品中的0.0497降至0.0134%,减少了73%。此正是明党参加工炮制后无致敏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非共同性斜视手术与双眼视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 1987年 1月~ 1998年 10月手术治疗 95例非共同性斜视 ,对术后视觉情况做一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5例均为在我科行斜视矫正手术的非共同性斜视 ,门诊观察达 1a以上。男 48例 ,女 47例 ,年龄 4~ 5 2岁 ,平均17.2 5岁 ,平均随诊时间 88个月。病例选择标准为 :(1)术前采用角膜映光加遮盖去遮盖法、三棱镜中和法证实斜视存在 ,并明确斜视性质及度数 ,其中麻痹性斜视 5 4例 ,V型外斜视 35例 ,眼球后退综合征 6例 ;(2 )术后斜视角≤± 5°者为正位 ,>± 5°者为欠矫 ;(3)术前 ,术后均行三棱镜中和及同视机检查双眼视觉。2 结…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了解师范学院大学生维生素C及铁的营养状况 ,采用称重法与询问法相结合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显示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 ,维生素C摄入量偏低 ,占推荐摄入量 (RNI) 5 4.6 0 %,铁的摄入量男性占适宜摄入量 (AI)的 32 .2 7%,女性占AI的 141.2 5 %,但大部分为非血红素铁。 4h负荷尿试验维生素C不足率达48.6 5 %,血清铁不足率为 2 0 .2 7%。维生素C正常组与不足组血清铁含量及铁不足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t=3 .92 ,P <0 .0 1,X2 =7.2 1,P <0 .0 1)。维生素C水平与血清铁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 (r=0 .382 5 ,P <0 .0 1)。说明该校大学生膳食中动物性食品及蔬菜水果类食品摄入量偏低 ,维生素C及铁营养状况不良 ,应注意增加这类食品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999.
我院自 2 0 0 0年开展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TheMisgav -Ladach -Method剖宫产术 ) ,并结合实际稍加改进 ,施行新式剖宫产术 2 0 0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1月至 5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实施剖宫产的产妇 2 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12 0例 ,对照组 80例。其中实验组择期手术 54例 ,急诊手术 66例。产妇年龄 2 0~ 30岁 ,孕周 37~ 4 2周。1·2 方法 对照组为下腹部正中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实验组方法为 :取耻骨联合上三横指横切口 ,直线型 ,长约 …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在成年动物肝脏中干细胞含量很少,且体外大量扩增并保持未分化状态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许多科研者预测胚胎肝干细胞可能具有诱人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C-kit被选择作为研究肝干细胞的共同标志,并发现C-kit抗原参与肝干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目的:对胎儿肝脏来源的C-kit+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其体外生长和分化的特征。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5-10/2008-03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生物医药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肝脏C-kit+细胞来源于32例流产胎儿,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提供。Percoll分离液为Pharmacia公司产品,Ficoll分离液为天津灏阳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表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为R&D公司产品。 方法:无菌状态下取出胎儿肝脏,以胶原酶消化法和机械分离法获得胎儿肝脏来源单细胞悬液,分别采用1.070 g/mL Percoll分离液和1.077 g/mL Ficoll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吸取界层细胞,添加含体积分数为0.1 FBS、20 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40 μg/L表皮生长因子的DMEM/F12新鲜培养基诱导9 d。 主要观察指标:胎儿肝脏中C-kit+细胞计数,界层细胞形态、生长特征、表型及C-kit标志的鉴定,界层细胞诱导分化结果。 结果:未经分离的新鲜胎儿肝脏细胞中C-kit+细胞所占比例仅为1.28%,使用Percoll和Ficoll分离液获取的界层细胞分布在三角形区域内的C-kit+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分别为74.21%和72.15%,但绝对数量仍然有限。两种分离液获取的界层细胞在形态、生长状况方面基本相似,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大体可分为4类:第1类细胞为C-kit+细胞集落,第2类细胞既呈CD29+、CD90+、CD34-、C-kit-(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征),又较弱地表达细胞角蛋白19(胆管细胞特异性标志),第3类细胞较强地表达细胞角蛋白19,不表达C-kit抗原,第4类细胞高表达CD45,微弱表达CD34、CD90、C-kit。诱导后,界层细胞角蛋白19呈强阳性表达,不表达C-kit、白蛋白、甲胎蛋白及细胞角蛋白18。 结论:胎儿肝脏中的C-kit+细胞数量很少,Percoll和Ficoll分离液均可提高C-kit+细胞的得率。胎儿肝脏中可能存在的一类间充质-胆管细胞的中间态细胞,这种细胞可能有促进C-kit+细胞生长的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可向胆管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