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关元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患者与冲任失调型患者比较,两组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波段为:1.5~2.25μm,2.75μm,3μm,3.5μm,3.75~5μm,6~6.5μm,7μm,7.75μm,10.5~14μm,(P<0.05)。结论: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异可能与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有关。  相似文献   
22.
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是用于测量人体体表各部位所发出的微弱红外辐射信号的专用仪器,对人体无任何害处,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测方法。文章针对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在传统灸法、经络腧穴、临床疾病——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乳腺增生病、支气管哮喘中所做研究进行整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23.
王晖谨遵《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之言,强调治当顺时,无伐天和,注重法随时立、方随时变、药随时加,服药顺时等“因时制宜”辨证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效法。  相似文献   
24.
正笔者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1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均来自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9岁,平均30.3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间歇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7例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对照组为69.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27.
原发性痛经(PD)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且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5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1]制定。1.2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及辨证属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3排除标准: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②子宫腺肌症患者;③盆腔感染患者;④子宫内膜息肉患者;⑤患有其他盆腔器质性疾病患者;⑥患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患者;⑦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1.4一般资料:11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为2007年8月~2013年8月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密闭式吸痰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密闭式吸痰,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pO_2,PaCO_2和心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pO_2,PaCO_2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28 d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密闭式吸痰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SpO_2,PaCO_2和心率及机械通气效果,降低VAP和28 d死亡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9.
温邪自口鼻而入,鼻黏膜是病原体侵袭感染宿主的第一部位。当病原从口鼻侵袭人体上呼吸道时,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物理防御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此外,鼻黏膜上皮下的树突状细胞(DCs)可直接或间接捕获抗原,启动一系列免疫应答。现代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改善鼻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调节鼻黏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等以加强鼻黏膜的防御屏障,可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TLR)、NF-кB、p38-MARK等信号通路下调促炎因子缓解感染症状。本文对免疫应答以及中医药调控鼻黏膜免疫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0例采用“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 急性期每日1次,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急性期不予针刺;急性期后两组均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来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7.50%(p<0.05);采用改良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Portmann评分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浅刺多捻法”结合耳穴揿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且优于常规毫针刺法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