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右半肝阻断技术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在右后叶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37例解剖性肝脏右后叶切除术中应用持续右半肝及陈氏绕肝双悬吊法辅助肝切除.右后叶肝肿瘤行右后叶切除时,采取持续右半肝阻断技术并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经下腔静脉右侧放置2根提肝带,离断肝实质的过程中通过牵拉提肝带辅助肝切除.结果 全组共37例肝右后叶肿瘤病人行肝右后叶肿瘤切除术.术中均成功分离出右半肝肝蒂和右后叶肝蒂,游离右肝后均成功放置绕肝提拉带,断肝时行右半肝持续肝门阻断,术中无胆管损伤、肝短静脉、肝右静脉撕裂和大出血等相关操作并发症.肝实质离断时间17~28 min,阻断时间约20~30min,术中出血量60~330 ml.术后第1天丙氨酸转氨酶(ALT) 183~352 U/L,生化指标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右半肝持续阻断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有助于减少右后叶肝切除术中出血量以及改善手术野,缩短肝实质离断时间,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22.
刘亚华  冯健 《医学动物防制》2015,(2):187-188,191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方法 2013年4月在全区随机抽查2007-2012年出生的儿童577名,调查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常住儿童建卡率100.0%,建卡及时率98.1%,建卡合格率95.1%。流动儿童建卡率99.7%。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均在95%以上,流动儿童流脑A+C和脊灰加强接种率较低,接种率分别为90.9%和84.4%。结论流动儿童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尤其要提高加强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提出SPECT/CT一体机中SPECT和CT图像配准精度的测试方法。方法 试验模体由立方体构形的8个点源构成,点源由放射性同位素和碘对比剂制备,在SPECT和CT上均可清晰成像,模体构形和尺寸可代表典型的临床应用条件。首先选用具有临床代表性的实验条件和参数,对模体分别行SPECT和CT成像。对图像分别进行分析,得到点源空间坐标,计算配准精度;以点源最大值像素点为中心,得到3个坐标方向的一维分布,分别计算分布重心作为对应方向的坐标值。结果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GE和Philips的主流SPECT/CT产品上进行验证,点源都可在SPECT和CT图像中完整成像,测试和分析方法的精度达0.1 mm以上。结论 该实验方法可为SPECT/CT产品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24.
198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首个单抗药物。30多年来,抗体药物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19年12月,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单抗药物达79种,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多种疾病。人源抗体具有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主流,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物中,人源抗体药物占据了半壁江山。本文着重对近年来抗体药物研发技术进展,包括抗体人源化、噬菌体展示、转基因小鼠、单细胞PCR等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4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检测Toll样受体-9mRNA表达,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过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和不含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non—CpGODN)、空白培养三种形式培养72h。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PBMC增值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比例、T细胞表面CD69分子变化及CD8+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采用ELISA法对PBMC上清液IFN-α的浓度,并评价其对氯喹和抑制性ODN的反应程度。结果急性肺损伤患者PBMC表达TLR9mRNA的表达强度为(0.75±0.08),与健康组(0.76±0.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GODN诱导急性肺损伤患者PBMC增殖(P〈0.05),增加CD3+T细胞表面CD69分子的表达(P〈0.05);增强CD8+T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P〈0.05);增强CD4+T/CD8+T比值(P〈0.05);CpGODN可促进IFN-α的分泌(P〈0.05);氯喹和抑制性ODN会抑制CpGODN产生IFN—α。结论TLR9参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免疫调节,其激活效应包括促进PMBC活化、增加PBMC中CD4+T的比例,诱导并增殖IFN-α产生,促进CD8+T分泌IFN-γ。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不同频率下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在ARDS相关性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 ICU-AW)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C1)、气管内注入无菌水组(C2)、ICU-AW模型组(ICU-AW)、ICU-AW+AMPK激动剂A-769662组(ICU-AW-A)、ICU-AW+A-769662溶剂对照组(ICU-AW-V)、NMES 20 Hz组(ICU-AW-20)、NMES 40 Hz组(ICU-AW-40)、NMES 60 Hz组(ICU-AW-60)、NMES 80 Hz组(ICU-AW-80)、ICU-AW-40+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ICU-AW-40-C)、ICU-AW-40+Compound C溶剂对照组(ICU-AW-40-V)。检测小鼠四肢抓力和存活状态,7 d后收集小鼠肺组织和腓肠肌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肺和肌肉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以及qRT-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腓肠肌中Atrogin-1、MuRF-1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与C1、C2组相比,ICU-AW小鼠出现肺损伤及腓肠肌萎缩,四肢抓力及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腓肠肌组织中MuRF-1、Atrogin-1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1和<0.05);和C2组相比,ICU-AW组p-AMP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ICU-AW-V组相比,ICU-AW-A组小鼠腓肠肌肌肉萎缩改善,四肢抓力显著提高,Atrogin-1和MuRF-1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相比于ICU-AW组,ICU-AW-20组、ICU-AW-60组、ICU-AW-40组四肢抓力均显著提升(P<0.05),其中,ICU-AW-40提升最为显著(P<0.05);ICU-AW-40组Atrogin-1和MuRF-1蛋白及基因表达量也较其它四组显著降低(P<0.01);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干预后能够显著逆转NMES 40 Hz方案的ICU-AW肌无力的保护作用(P<0.05,ICU-AW-40-V vs. ICU-AW-40-C)。 结论早期应用40 Hz NMES能够显著改善ARDS相关性ICU-AW小鼠肌肉萎缩无力,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葛根素注射液是从豆根植物野葛的干燥根提取的单体一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近年来不断加深了对葛根素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本组资料目的在于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将人工生命的原理应用于图像自动分割,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构造了一种具有初步生命特征的可变形模型——蠕虫模型。该模型由4种参数进行约束,是由若干节点组成的中线结构。结果该蠕虫模型可以将胼胝体从二维MR矢状位图像中自动地完整地分割出来。结论该模型能综合利用多种信息进行图像分割,具有常规图像分割方法不具备的能力。对于边界有间断的较复杂的图像,本模型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0.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cart disease,IHD)是由于冠脉循环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