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2010年10月本院诊治的5例肩关节后脱位进行回顾性研究。5例患者中,本院漏诊1例酒精戒断症状发作后肩关节后脱位,本院及时正确诊断2例,分别为癫痫发作和车祸外伤后肩关节后脱位,外院漏诊2例,分别为车祸和坠落伤。早期正确诊断的2例中,1例行早期闭合复位,1例行切开复位;3例漏诊致陈旧性脱位患者,其中2例行改良McLaughlin手术切开治疗,1例放弃复位治疗。结果随访2~4年(平均32个月),早期闭合复位的1例UCLA肩关节评分33分,早期正确诊断并行切开复位的1例UCLA肩关节评分31分,漏诊的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中2例手术治疗的UCLA肩关节评分分别为27分和30分,未予复位者UCLA肩关节评分22分,但随访时对结果表示满意。结论临床上对肩关节后脱位缺乏足够认识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复位是获得良好肩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2.
55岁以下成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回顾性研究年龄55岁以下成年患者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病例以提高对其治疗的重视。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治疗55岁以下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7~55岁,平均(48.0±6.0)岁;空心钉治疗17例,髓内钉治疗1例。入院时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6例,骨不连合并股骨头坏死2例。结果:18例患者内固定术后至手术失败时间8~32个月,平均23个月。复位内固定术后Garden指数不佳;入院时髋关节Harris评分33~80分,平均(56.0±12.5)分。8例股骨头坏死病例和2例骨不连合并股骨头坏死病例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股骨头坏死病例接受了表面髋关节置换术,3例虽然影像学有股骨头坏死征象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接受了保守治疗。所有行髋关节表面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术后随访12~53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Harris评分(94.0±3.0)分(89~96分)。结论:股骨头坏死是55岁以下成年移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必须提高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23.
OCM前外侧入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慕尼黑骨科医院(OCM)前外侧入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于2005年2月-2006年12月开展OCM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应用小切口技术,从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进入,保留后方关节囊与肌肉完整性,两步法进行股骨颈截骨,合理使用特殊器械安置髋臼及股骨假体。[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2.5个月,手术切口平均长度9.2cm;术中平均出血量230ml,术后平均引流量90ml;术中1例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例发现髋臼前倾角过大。下地活动时间平均6.5d,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值从术前46.2提高为87.1分。[结论]OCM入路应用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明确的学习曲线并要求特殊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