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全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及其效果的机制。方法 分析21例继发性全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根据头颅CT结果分为A、B两组,A组为全脑室铸型的全脑室型丘脑出血(TH)患者,脑室内血肿CT值大于40亨氏单位;B组为全脑室出血的全脑室型TH患者,脑室内高密度CT值在40亨氏单位以下。结果 A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1例作脑室腹腔分流手术;B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发病后6个月ADL分级:A组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1例。B组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2例。结论 开颅手术迅速清除脑室内血肿特别是Ⅲ脑室、导水管内血肿是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降低全脑室铸型的全脑室型TH病例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临床药师参与5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管理,通过患者临床表现、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利伐沙班和艾多沙班对于协助纤溶系统溶解左心耳血栓的效果与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血栓消退,血栓消退的时间可能与血栓面积以及患者心功能相关。术后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肾功能与合并用药情况,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抗凝方案。  相似文献   
83.
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白芷苗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白芷苗期抗旱性的最佳模拟条件,对白芷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鉴定白芷苗期抗旱性指标.方法:采用5种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分别胁迫白芷幼苗3,6,9,12 d,测定其株高、根长、根冠比、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等.用隶属函数法评价白芷药材不同原植物的抗旱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筛选白芷苗期抗旱鉴定指标.结果:以20%的PEG胁迫9 d可作为研究白芷苗期抗旱性的最佳模拟条件.根据隶属函数均值进行抗旱性评价,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和杭白芷.9个考察指标与隶属函数均值的关联序为:可溶性糖>根长>脯氨酸>根冠比>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b>叶绿素a>株高>丙二醛.结论: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根的相关指标对白芷苗期抗旱性影响较大,川白芷苗期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透视下点片在诊断细微、隐匿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胸部外伤患者均采取常规摄正位或正、侧、斜位片后,在数字胃肠透视机下观察外伤处或局部压痛点处肋骨的情况作点片,并随访,部分可疑骨折病例行肋骨CT三维成像定性.结果 透视监视下的肋骨点片共发现骨折169处,肋骨常规正、侧位片发现骨折 129 处,透视下点片发现肋骨隐匿骨折28例(误诊1例),常规片为 15 例.结论 透视下点片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是一种可靠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5.
86.
外科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能否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患者的安危。随着CT、MRI和DSA等大型先进的检查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的提高了外科急腹症的诊  相似文献   
87.
88.
8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电极引导结合术中电生理刺激精确定位射频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9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1998-05/2003-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对患者先进行螺旋CT扫描影像学定位后,术中在微电极监测引导下进行细胞生理定位并结合电生理刺激验证进行丘脑腹中间核和/或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射频毁损术。观察术前术后对药物反应情况和症状改善程度。结果:电生理监测下的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对震颤的缓解率为100%,运动迟缓改善率69%,僵直症状术后75%明显改善。Hoehn-Yahr分级显著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独应用电刺激明显减少。结论:术中应用微电极技术结合电生理刺激的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对帕金森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初步探讨下肢动脉造影联合开放性动静脉瘘修补的复合杂交手术治疗外伤性股动静脉瘘的疗效和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例右下肢外伤性股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在实时动脉造影下进行动静脉瘘修补联合股浅动脉结扎术治疗,分析手术策略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治疗成功,右下肢股动静脉瘘被彻底封闭,临床症状迅速改善,4个月后CT动脉血管造影(CTA)示血管恢复良好,术后半年随访无异常。结论:复合手术因术中实时造影,为股动静脉瘘的术中评估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指引,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