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费骏  赖震  魏威  胡德新  余涌杰 《中国骨伤》2015,28(12):1147-1152
目的:评价不同内固定方法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稳定性重建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有效的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6具新鲜成人下肢尸体标本,先后制成正常组、下胫腓联合损伤组(损伤组)、3皮质固定组、4皮质固定组和胫腓钩固定组5组,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模拟足运动中立位、跖屈位(30°)、背屈位(20°)、旋后外旋位等4种运动工况,测量踝关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①损伤组,在4种运动工况下,踝关节的强度、刚度发生异常,与正常组呈显着性差异(P<0.05);②3皮质固定组、4皮质固定组和胫腓钩固定组,在4种不同运动工况下,踝关节的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其生物力学指标均恢复或超过正常组水平;③3种固定组的刚度均超过正常组,但3组间未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胫腓钩固定组更接近正常组。结论:下胫腓联合损伤利用1枚螺钉3皮质固定、4皮质固定和胫腓钩内固定,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有积极的有效的影响,重建后能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稳定性。但是,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使腓骨的旋转活动受到限制,踝穴不能适应距骨的变化,易致螺钉断裂、创伤性关节炎。而采用胫腓钩固定比用螺钉3皮质或4皮固定更加符合生理要求,应力更加均匀,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种不同颈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83例颈前路手术,男38例,女45例;年龄48~86岁,平均69岁。最高融合椎间隙为C3,4,最低为C7T1;单节段固定48例,双节段固定26例,3节段固定9例;椎体间自体植骨(Robingson植骨)融合固定(A组)46例,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固定(Pyramesh)(B组)21例,颈椎间植骨融合器(BAK)固定(C组)16例。结果:83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术后JOA评分12~17分,平均16.1分,在5个月内评分不断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性愈合时间13~18周。结论:Robingson植骨对颈椎稳定性和骨性融合较可靠,但有增加手术切口和可能发生取骨区并发症的缺点,BAK椎体间融合固定手术的技术要求高,易发生融合器内陷椎间隙高度丢失,Pyramesh融合手术无前者缺陷,不但颈椎稳定性和骨性融合可靠,且手术适应证更广,操作安全简单,但经济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3.
石仕元  顾军  余涌杰 《中国骨伤》2007,20(9):634-635
膝关节及其周围的创伤常常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度的丧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僵直。目前治疗上仍有一定的困难,膝关节粘连松解的各种手术方法也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自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对20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膝关节僵直患者,进行了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粘连松解手术,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体髋臼骨结核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不同部位髋臼骨结核软骨下骨塌陷的风险。方法通过正常髋关节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和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正常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A)、髋臼顶部骨结核(模型B)、髋臼中心部骨结核(模型C)、髋臼前部骨结核(模型D)、髋臼后部骨结核(模型E)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体单脚站立进行加载,分析髋臼软骨下骨峰值Von Mises应力和初始微动值。结果建立了正常髋关节和不同部位髋臼骨结核三维有限元模型,各模型含节点269284,三维四面体单元184786个。通过加载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髋关节相比,峰值Von Mises应力,依次增加84%、3%、21%、67%;髋臼软骨下骨初始微动值依次增加66%、11%、17%、29%。结论髋臼顶部结核软骨下骨峰值Von Mises应力和初始微动值最大,塌陷的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体髋臼骨结核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其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通过正常髋关节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和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正常髋关节及髋臼结核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分析髋关节各主要部分峰值Von Mises应力变化。结果:通过加载分析结果显示,髋臼顶部、髋臼中心部、髋臼前部、髋臼后部骨结核与正常髋关节相比,髋臼软骨下骨峰值Von Mises应力依次增加84%、3%、21%、67%;髋臼软骨峰值Von Mises应力,依次增加31%、17%、20%、28%;股骨头软骨峰值Von Mises应力,依次增加30%、17%、6%、23%;股骨头软骨下峰值Von Mises应力,依次增加15%、7%、1%、11%。结论:髋臼骨结核可导致髋关节各部分生物应力分布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