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肝穿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2例接受过肝穿病理诊断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粘连蛋白(LN),同时选取50例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62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血清 HA、PⅢP、Ⅳ-C、LN 与病理分期、分级均呈正相关性(χ2=30.616,P ﹤0.01),并且与病理分期的正相关关系比分级明显。肝组织学纤维化不同分期、分级间与 HA、PⅢP、Ⅳ-C、LN 等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其值逐渐升高,其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PⅢP、Ⅳ-C、LN 检测,对于肝纤维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高危因素,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近4亿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HBV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乙型肝炎的治疗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停药后的复发等一系列问题上,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难题.现已研究证实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在HBV复制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的存在与乙型肝炎慢性化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cccDNA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对于cccDNA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在防治乙型肝炎中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现就cccDNA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余晓红 《工企医刊》2011,24(2):22-23
目的 为探讨鼻腔后端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鼻腔后端出血在鼻内镜下采用微波进行热凝、气化治疗.结果 68例患者1次治愈,术后无1例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 认为采用微波技术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后端出血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尤其是其操作简便,易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1].现将本院收治的55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分析,从中取得了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因而临床上对肝组织病变活动程度判断较难。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变为肝细胞的炎症和纤维化,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目前判断慢性肝炎病变程度的金标准,但肝穿刺具有创伤性,有时可出现某些并发症,患者较难接受,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且重复性差,更不易应用于治疗的随访研究[1]。因此,寻找评价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病变程度的非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组织中TGFβ1/smad7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0%的CCl4),8周后检测血清ALT、HA和TGFβ1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与RT-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蛋白和m RNA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ALT、HA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组织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量分别是3.87±0.87,2.64±0.95,1.21±0.54,TGFβ1、Smad3高于对照组(1.08±0.61,0.82±0.05);Smad7低于对照组(2.84±1.16),蛋白和m RNA表达较对照组(6.32±1.18)显著降低(P<0.01)。结论 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过度活化与血清中ALT、HA和TGFβ1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全自动血凝仪在出血性疾病诊治中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但由于使用单位缺乏维修人员,仪器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排除,常常影响工作,所以正确使用和及时排除常见故障非常重要。现根据本室使用德国BM公司生产的ComBi全自动血凝仪两年来的实践,笔者对使用该机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故障排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同行们参考。1使用注意问题使用该机,每次开、关机时要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依次开主机、显示屏、打印机;关机时顺序相反,否则会出现传输中断现象。所用比色盘要认真检查,确保其完好清洁,安装正确,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和仪器正常运行。试剂…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本室使用日产sysmexK-4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多年来的实践,对使用该机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骨髓铁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的铁染色方法是将配制好的染液加于骨髓片膜上面 ,根据温度高低 ,一定时间后冲洗、凉干、镜检。但这种方法常常由于染液溢出造成染色失败 ,或沉渣较多 ,不利于镜检 ,误差较大。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方法 ,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即 :用洁净的细菌培养皿 ,在其内平行放入两根牙签 (或细竹签 ) ,将标本髓膜朝下放置在牙签上 ,再将配制好的染液用滴管加于髓膜下方。盖上平皿盖 ,以防水分蒸发。 37℃ 1h左右 ,取出标本 ,冲洗凉干镜检。用这种方法染出的标本 ,铁粒清晰 ,沉渣极少 ,有利于镜检 ,减少失误。骨髓铁染色方法的改进@余晓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