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27篇
  2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盆底补片用于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对盆底支持结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4例中盆腔缺陷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Y”形补片实施SSLF,对照组采用传统SSLF。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手术前后阴道轴向变化、POP-Q分期以及Aa、Ap、Ba、Bp、C指示点位置变化。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短版20(PFDI-20)、视觉模拟量表(VAS)及POP-Q分期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POP-Q分期以及Aa、Ba、Ap、Bp、C指示点位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轴向右侧偏离角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FIQ-7和PFDI-20评分较术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LF采用补片重建阴道顶端的盆底支持结构,可克服坐骨棘深藏、术野狭窄、操作困难等问题,且具有快捷、微创、治愈率高的特点,对于全身状况欠佳的中盆腔缺陷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入住安徽省胸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NSCLC,并行手术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清扫的胸内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分为转移组64例与无转移组7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判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及最佳界值(Cut-off)。结果 转移组患者术前NLR平均值为(3.22±1.33),高于无转移组的(2.42±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NLR最佳界值为2.883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性为67.184%,特异性为87.364%。结论 NLR是影响NSCL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建立离体小动脉血管内皮去除的研究方法,提高微血管测量技术研究数据的可信度。方法选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测量血压后,获取肠系膜动脉环。采取机械(血管环围绕电极尖端旋转、推注气体)和药物(L-NAME和吲哚美辛)相结合的方式去除内皮。采用压力肌动图技术检测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对肠系膜动脉直径变化的影响。结果(1)SHR血压值高于WKY大鼠(P<0.01);(2)PE浓度依赖地收缩肠系膜动脉。内皮完整和内皮去除时,与WKY相比,SHR的收缩增强(P<0.05);(3)ACh、SNP能够浓度依赖地舒张肠系膜动脉。内皮完整时,与WKY相比,SHR的舒张减弱(P<0.01);内皮去除时,与WKY相比,SHR的舒张增强(P<0.01)。结论(1)成功建立离体微小动脉血管内皮去除的研究方法。(2)高血压大鼠存在明显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AKT信号途径在尼古丁诱导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 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原代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段,AKT/磷酸化AKT、GSK3β/磷酸化GSK3β在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水平;(2)细胞分析计数仪检测AKT抑制剂和GSK3β抑制剂对尼古丁促进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尼古丁单独作用组、AKT抑制剂LY294002组、AKT抑制剂LY294002+尼古丁组、GSK3β抑制剂SB216763组、GSK3β抑制剂SB216763+尼古丁组;(3) EDU摻入法测定AKT抑制剂和GSK3β抑制剂对尼古丁处理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DNA复制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组同上。对照组应用1%胎牛血清培养基,各抑制剂和尼古丁应用1%胎牛血清培养基配制,分别在尼古丁加入前30 min应用。结果(1)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上有AKT和GSK3β的表达;尼古丁引起AKT和GSK3β的快速磷酸化,且尼古丁促进AKT和GSK3β的磷酸化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2)细胞计数法显示,AKT抑制剂与尼古丁联合组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尼古丁单独作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DU摻入法测定显示,AKT抑制剂与尼古丁联合组细胞DNA复制水平明显下降,与尼古丁单独作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尼古丁促进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依赖AKT/GSK3β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25.
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致精神错乱1例余化平,张泓,田经,何芳西米替丁(甲氰咪胍)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因其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副作用少,在临床广泛运用。其副作用文献报道多为腹泻、腹胀、血清转氨酶升高。肾功能正常,中年患...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深圳妇女改良巴氏涂片联合HC-Ⅱ法HPV筛查宫颈癌的应用前景。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对深圳市3年内从未行宫颈癌筛查的30~59岁的1000名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单数妇女行改良取样巴氏涂片(Pap)(采用液基细胞学刷取样)和HC-Ⅱ法HPV检测;双数妇女行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和HC-Ⅱ法HPV检测。对细胞学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HPV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为金标准评价各种宫颈癌筛查方案的价值,研究改良巴氏涂片联合HPV筛查方案的性价比。结果:本次筛查Pap阳性50例;LCT阳性57例;高危型HPV阳性200例。213例取病理:CINⅠ(含HPV感染)97例,CINⅡ23例,CINⅢ37例,宫颈癌3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40例。改良Pap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别是63.2%、94.43%、96.9%及0.58;LCT以上相应指数分别是76.0%、92.0%、98.7%及0.64;HC-Ⅱ法HPV的相应指数分别是96.8%、85.0%、98.5%及0.82;改良Pap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100.0%、83.3%、100.0%及0.83;LCT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是100.0%、83.2%、100.0%及0.83;改良Pap联合HC-Ⅱ法HPV系列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60.5%、95.9%、96.7%及0.56;LCT联合HC-Ⅱ法HPV系列试验的相应指数分别是72.0%、94.3%、98.5%及0.66。不同筛查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Pap 0.788、LCT 0.840、HPV 0.910、Pap-HPV平行0.917、LCT-HPV平行0.916、Pap-HPV系列0.782、LCT-HPV系列0.832。Pap-HPV平行试验筛查宫颈癌ROC曲线面积最大。改良巴氏涂片的筛查宫颈癌的效价比最高。结论:改良Pap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对深圳妇女宫颈癌筛查具有最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酚—氯仿法进行DNA抽取及纯化,用SNaPshot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3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组)和37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eNOS基因的6个标签单核苷酸的多态性(tSNP)rs1800783、rs7830、rs3918188、rs1799983、rs2070744和rs1800779分型,并测定十项生化指标,测量体重指数、腰臀比等指标。结果:新疆哈萨克族人群eNOS基因6个tSNP在病例组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层发现eNOS基因rs1799983男性病例组与对照组G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例组G等位基因频率(80.8%)低于对照组(87.9%),而T等位基因频率(19.2%)高于对照组(12.1%),T等位基因患病风险为G等位基因的0.587倍(95%CI 0.370~0.901,P=0.015)。发现除rs1800783、rs1800779、rs2070744位点间存在强的配对连锁不平衡外,其它tSNP各位间不存在配对强连锁不平衡,所构建的单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OS基因rs1799983 T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基因;rs1800783与rs1800779、rs2070744位点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6个tSNP构建的单体型与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RP水平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mRNA表达的影响及优势,探讨西格列汀在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11-03~2013-06门诊就诊及住院的90例初次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C肽激发试验),年龄(50.77±12.54)岁,首次就诊内分泌科,未经降血糖、降脂、抗血小板等治疗,其中39例彩超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板块形成(硬斑或/和软斑).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1例)和已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9例),90例患者经糖尿病宣教后,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适当运动锻炼,同时给予西格列汀100mg qd降血糖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空腹胰岛素及CRP、糖基化血红蛋白,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静脉血中MCP-1、VCAM-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2)同期相比,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RP水平显著高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治疗3月后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3)同期相比,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MCP-1、VCAM-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治疗前后MCP-1、VCAM-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治疗3月后MCP-1、VCAM-1 mRNA表达水平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CRP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西格列汀具有降糖之外的直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西格列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部分是通过降低MCP-1、VCAM-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9.
120急救指挥中心不仅是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宗旨的服务单位,更是卫生行政机构直属的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医疗机构,市政府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机构之一.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有不可预测性、时间紧迫性、相当复杂性、高度灵活性、必要果断性、一定整体性、无法补救性、高度风险性[1].120指挥中心调度员在院前急救中发挥着独特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个调度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工作,以满足院前急救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