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01.
102.
1992年1月~199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大于1cm的垂体腺瘤38例,全部采用经额颞入路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1.2岁。手术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30例随访5年,临床和CT复查无肿瘤复发。本文介绍了这种手术的优点及切除肿瘤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估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及其未来10年的发病风险情况,为不同风险类型个体或群体实施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65岁及以上在深圳市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32 588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将30 583名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分析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e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 结果 纳入资料完整的老年人30 583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吸烟的暴露率分别为54.85%(95%CI:54.29%~55.41%)、23.02%(95%CI:22.55%~23.49%)、38.18%(95%CI: 37.64%~38.73%)、44.46%(95%CI: 43.90%~45.01%)和10.49%(95%CI:10.15%~10.84%),男性吸烟(χ2=4212.434,P<0.001)、超重(χ2=21.924,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女性高血压(χ2=9.941,P=0.002)、糖尿病(χ2=19.437,P<0.001)、血脂异常(χ2=44.219,P<0.001)及肥胖(χ2=86.131,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男性。ASCVD 10年发病风险等级为极高危、高危、中位和低危的比例分别为6.46%(95%CI:6.19%~6.74%)、30.61%(95%CI:30.10%~31.13%)、21.39%(95%CI:20.93%~21.85%)和41.54%(95%CI:40.98%~42.09%)。 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及以上者占36.57%,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男性、高年龄段人群应成为心血管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单侧简易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价值。方法 自1993年10月~1999年6月我院应用此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325例,对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0.3-5年的随访,骨折愈合率为100%,伤肢功能良好,结论 外固定器既可延长和维持伤肢的长度,又可对断端行初期的坚强固定,可早期行动力加压,使骨折按生理需要修复,本器械适用于四肢骨折,尤其是火器伤后的骨缺损,感染性骨折不宜行为固定者或伴有软组  相似文献   
105.
我院于1994年开始通过CT引导立体定向瘤内注入核素32P治疗颅咽管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颅咽管瘤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2~4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生长发育障碍等.  相似文献   
106.
背景 目前有关睡眠时间和跌倒关系的研究不多,且研究结果不尽一致。 目的 探讨我国≥45岁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跌倒的关系,为预防中老年人跌倒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2015年开展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年龄≥45岁且关键数据完整的受试者18 181例。收集纳入中老年人近两年跌倒与跌倒就医情况、睡眠时间、人口学特征、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自评生活满意度和健康状况等指标。按照每晚睡眠时间,将纳入中老年人分成5组:<5 h组(2 945例)、5~<6 h组(2 755例)、6~<7 h组(3 824例,为参照组)、7~<8 h组(3 257例)及≥8 h组(5 40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中老年人睡眠时间对近两年发生跌倒及跌倒就医的影响。 结果 我国中老年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4±1.9)h,近两年跌倒发生率为17.01%(3 092/18 181),跌倒就医发生率为6.95%(1 264/18 181)。每晚睡<5、5~<6、6~<7、7~<8、≥8 h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25.26%(744/2 945)、19.82%(546/2 755)、15.51%(593/3 824)、14.03%(457/3 257)、13.93%(752/5 400),跌倒就医发生率分别为10.97%(323/2 945)、8.09%(223/2 755)、6.04%(231/3 824)、5.43%(177/3 257)、5.74%(310/5 400)。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随着睡眠时间的延长,中老年人的跌倒和跌倒就医发生风险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每晚睡6~<7 h中老年人相比,每晚睡<5 h和5~<6 h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风险较高〔OR(95%CI)分别为1.31(1.16,1.49)、1.14(1.00,1.30)〕,每晚睡≥8 h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风险较低〔OR(95%CI)=0.88(0.78,0.99)〕,每晚睡<5 h中老年人的跌倒就医发生风险较高〔OR(95%CI)=1.30(1.08,1.56)〕。 结论 我国中老人两年跌倒发生率相对较高,每晚睡眠时间<6 h会增加跌倒发生风险,≥8 h的跌倒发生风险较低。调节中老年人睡眠时间,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中老年人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经骶经肛管途径切除中下段直肠肿瘤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开展经骶经肛管途径行直肠中下段肿瘤局部切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 2例腺癌、2例绒毛状腺瘤恶变、1例类癌及 2例绒毛状腺瘤患者 ,采取经骶经肛管途径手术入路 ,行包括肿瘤在内的直肠局部切除。结果 治愈 6例 ,并发直肠粪漏 1例 ,局部肿瘤复发再行Miles手术 1例。全部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 本方法微创且能保证直肠肿瘤的局部有效切除 ,保持肛门括约肌功能 ,对中下段直肠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病变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8.
1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重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文结合我院自 1994年 2月~ 1999年 2月收治的 140例全髋置换病例 ,着重探讨生物学固定的假体及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89例 ,女 5 1例 ;单侧髋关节置换 117例 ,双侧髋关节置换 2 3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84岁 ,平均5 4岁。疾病种类 :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 2 8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8例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5 1例 ,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受累 13例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10例。假体材料 :人工全髋 :钴—铬—钼合金多孔表…  相似文献   
109.
强负压吸唾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对诊室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需氧菌为空气中细菌含量观察指标,采用沉降法收集诊室的空气样本。以血琼脂平板分别采集有无使用强负压吸唾情况下,治疗2 h后诊室的空气样本,需氧培养48 h,观察形成的细菌菌落数。结果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2 873±405)cfu/m 3;无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为(19 157±278)cfu/m 3。两组空气细菌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强负压吸唾组空气中细菌含量明显低于无强负压吸唾组。结论强负压吸唾的使用,可以降低口腔诊室中空气细菌污染,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把强负压吸唾作为口腔治疗的必备辅助措施,强化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10.
跟骨牵引下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跟骨牵引下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自1997年10月起,使用单侧简单外固定器施行跟骨牵引下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术38例。结果:骨折愈合率100%。最短骨折愈合时间8周,最长22周,平均12周。结论;本术式不切开使骨折达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