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ERK5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3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和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K5的表达,分析ERK5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ERK5低表达59例(73.8%)、高表达为21例(26.2%);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低表达204例(60.4%)、高表达134例(39.6%);二者中的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27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63.0%,而311例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37.6%,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癌组织中ERK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的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与低表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RK5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组织中ERK5水平。ERK5可能是一个促进肿瘤远处转移的因子。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ET)移位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76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病情分为不完全型肠梗阻组(34例)、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25例)、完全型肠梗阻伴绞窄组(17例),并以同期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检查不同时相点患者的WBC、ET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0.5 h WBC和ET分别为(6.8±1.8) ×109/L和(10.8±1.8)ng/L.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患者入院8 h WBC为(10.6±2.3)×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5).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患者入院0.5、4、8hET分别为(16.9±1.6)、(19.1±1.7)、(23.6±2.3)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2.314,2.625,P<0.05).完全型肠梗阻伴绞窄组患者入院0.5 h WBC及ET分别为(16.8±2.7)和(38.8±2.7)×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4.556,P<0.05).34例不完全型肠梗阻患者和42例完全型肠梗阻患者中分别有2例(6%)和41例(98%)ET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684,P<0.05).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患者在入院8h内ET高于对照组者24例(96%),WBC高于对照组者3例(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206,P<0.05).结论 完全型肠梗阻存在ET移位,机械性肠梗阻患者ET升高较WBC升高的时机早,ET升高可作为积极手术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诊治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诊治的1例高危原发性前列腺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随访情况,总结现有文献讨论总结本病诊治心得。 结果65岁男性,因"前列腺电切术后2年,反复血尿3个月余"入院。术前MRI考虑为来源不清的盆腔巨大实性占位(115 mm×105 mm×85 mm),经直肠穿刺诊断为梭形细胞来源的肿瘤。行盆腔肿瘤切除+膀胱前列腺腺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ricker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CD117(+);Dog1(+);CD34(+);PSA(+);AR(+);P504s(+);Ki-67(2%)]。术后肿瘤组织全外显子测序提示为C-Kit基因(Exon 11 p.Q556-V560del)存在明显临床意义突变,筛选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比卡鲁胺(PSA平稳后停用)口服,术后随访18个月无肿瘤复发及不良并发症。 结论前列腺原发胃肠道外间质瘤罕见,需与前列腺其他良恶性肿瘤相鉴别诊断。全外显子测序了解其发病高危基因,同时筛选药物辅助治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4.
直肠癌根治术中双吻合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东林  罗湛滨 《浙江肿瘤》2000,6(4):232-234
目的:介绍和评价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90例直肠癌根治术中行双吻合器吻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传统根治术75例,扩大根治术7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者8例,吻合过程顺利。术后切口感染3例(3.33%),吻合口狭窄5例(5.56%),吻合口瘘3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复发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随访期间肝转移5例。全部病例中83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58.6%。结论双吻合器应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结直肠吻合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手术时间和安全等优点,并可适当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  相似文献   
25.
中医药治疗老年急性嵌顿痔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 1 996~ 1 999年 ,笔者对 63例老年急性嵌顿痔患者采用中药止痛如神汤加减内服、中药熏洗及外敷四黄膏治疗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54例 ,女 9例 ;年龄 60~ 86岁 ,平均 72 3岁 ;病史最短 1 0年 ,最长4 0年 ;嵌顿时间 3± 2 5天 ;主要表现为痔核外翻不能回纳伴水肿、坠胀和疼痛 ,部分病例伴内痔粘膜糜烂出血、坏死等。合并高血压 2 3例 ,贫血 4例 ,中风后遗症 6例 ,冠心病 1 2例 ,帕金森氏综合征 3例 ,慢支、肺气肿 1 0例 ,前列腺肥大 2 4例。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2组 ,中药内服外敷组 …  相似文献   
26.
盆底损伤和功能退化导致的盆腔脏器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disease,PFD)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常规治疗的手术方式是阴式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但这些方法有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7例,其中采用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2例(Quadrant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35例(Wiltse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检验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测量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及椎管内骨折块占位比.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疼痛程度及功能状态;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神经功能,采用Goutallier分级评估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8.60±6.13)个月.Quadrant组手术时间较Wiltse组长,术后住院时间较Wiltse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Quadrant组血清CK水平低于Wilt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椎管内骨折块占位比、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Quadrant组改善优于Wilt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神经功能ASIA分级和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Goutallier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相当,且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内有效容积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于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收治并行TLIF手术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利用术后CT检查评估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近端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率为28.3%(28/99),其中有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关节突关节2度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年龄、术前存在椎体滑脱及严重的关节突关节退变是TLIF手术中内固定物损伤近端关节突关节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具有一定影响,多见于高龄,严重的小关节退变及腰椎滑脱患者。  相似文献   
29.
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外科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先进手术器械的临床应用,早期癌发现率增加及对排便生理的一些新认识,近几年来,直肠癌外科治疗有较大的进步,本文着重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新进展。1 直肠癌局部切除术Lisfrance早在19世纪就报道了采用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1],但由于手术非根治性,远期疗效欠佳,故一直未能得到重视。根治性局部切除最近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依赖于以下几方面:①Fenoglio发现结直肠粘膜无淋巴供应[2]。②Morson发现局限于粘膜的直肠癌无肠壁外淋巴结转移。当癌侵犯至粘膜下层时…  相似文献   
30.
二仙汤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二仙汤治疗肾虚证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Bosphorus心理系将症状量化的方法,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进行评分,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服用十一酸睾酮(安特尔),Ⅱ组经中医辨证为肾虚证服用二仙汤组。结果十一酸睾酮治疗组和二仙汤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比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应用安特尔治疗后血F-T明显升高(P〈0.01),而二仙汤服用3个月后F—T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二仙汤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作用是补肾益气,调和阴阳平衡,特别适用于患有前列腺疾病的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