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IGF-1对成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独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成兔的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为成人关节软骨的体外培养扩增的理论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计数、细胞计量检测成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存活及增殖。结果成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活跃。结论在IGF-1的单独作用下成兔关节软骨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四种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6年1月168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42例采用前路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B组54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界面固定术(CIFC);C组40例采用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D组32例采用CIFC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椎间高度、颈椎前弯曲度和融合情况。结果经过随访,A组融合率为83.3%,B组融合率为96.3%,C组融合率为95.0%,D组融合率为96.9%。终访时,A组平均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较术后2周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06,P〈0.05),B、C和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42,P〉0.05)。A组与B、C组和D组远期疗效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3.15,P〈0.05),B、C和D组远期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32,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不仅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而且不同融合技术对疗效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评定分析.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0%,其中术后3 d内自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者达90%以上.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及其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骨前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对16例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行前、后交叉韧带一期重建术,术后即行膝关节稳定性检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或MRI检查,并按照Lysholm评分、Irgang评分、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及JOA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13例(81.25%);Lysholm评分从术前(46.8±6.6)分提高到术后(83.2±8.8)分;Irgang评分从术前(44.2±7.3)分提高到术后(77.9±8.3)分。JOA评分从术前(33.8±4.6)分提高到术后(82.6±7.5)分。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骨前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固定确实,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栀子黄色素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 研究栀子黄色素 (GY)对 CCl4 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 取健康的雄性昆明种小鼠 (2 0± 2 ) g 5 0只 ,按体重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1 0只 ,即正常组 ,(饲喂正常饲料 ) ,CCl4 肝损伤组 (正常饲料 +CCl4 ) ,低剂量组 (正常饲料 +CCl4 +0 .1 ml GY溶液 /只 ) ,中剂量组 (正常饲料 +CCl4 +0 .2 ml GY溶液 /只 ) ,高剂量组 (正常饲料 +CCl4 +0 .4ml GY溶液 /只 )。GY溶液提前 5 d每天灌胃 ,对照组与肝损伤组灌胃 0 .4ml生理盐水 ,末次灌胃后 2 h给 0 .1 0 % CCl4 0 .4ml致伤。1 8h后摘除眼球取血 ,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 (SGPT)、谷草转氨酶 (SGOT)、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破腹取肝脏 ,测定肝脏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含量及肝脏指数 ,并对肝细胞的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 预先灌 GY溶液 ,具有显著地抑制 CCl4 引起的小鼠血清 SGPT、SGOT、LDH及肝脏 MDA含量、肝脏指数的升高以及肝脏 GSH含量的降低 ,并能显著地减轻 CCl4 引起的肝小叶内的灶性坏死。结论 : 栀子黄色素对 CCl4 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TGF-β1和IGF-1基因转染大鼠BMSCs后,目的基因分泌情况及向软骨细胞的分化效果,为构建新型的组织工程软骨种子细胞提供思路. 方法 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只,体重约150 g.扩增、提取质粒pcDNA3.1-IGF-1、pcDNA3.1-TGF-β1,酶切、电泳鉴定并测序.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Wistar大鼠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和传代BMSCs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将TGF-β1和IGF-1基因单独或共转染第3代BMSCs,按转染情况分为5组未转染组(A组)、转染空载体组(B组)、转染TGF-β1组(C组)、转染IGF-1组(D组)、TGF-β1与IGF-1共转染组(E组).对转染后细胞进行筛选,MTT法测定筛选后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筛选后细胞的表达. 结果 电泳显示IGF-1和TGF-β1两目的基因条带,基因测序与Gene-Bank cDNA序列相符.大鼠BMSCs原代细胞接种24 h后可见少量贴壁突起细胞,4、5 d开始形成典型的BMSCs簇状增生,9、10 d细胞生长即可达80%~90%融合;传代后细胞形态较均一.免疫荧光法检测BMSCs的CD29、CD44呈阳性反应,CD34、CD45呈阴性反应.转染24 h后有少量细胞死亡,筛选3周后细胞克隆形成,至第4周细胞可传代,多数细胞变成多边形,部分细胞边界不清,呈圆形,核偏位,核周颗粒明显.MTT法测定A、B、C、D、E组细胞在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432±0.038、0.428±0.041、0.664±0.086、0.655 ±0.045和0.833 ±0.103.A、B组与C、D、E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以及C、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TGF-β1表达以C组最多,分别为0.925 ±0.0220、124.341 7 ±2.982 0,E组次之,分别为0.771 7±0.012 0、101.766 7±1.241 0(P<0.01);IGF-1表达以E组最多,分别为1.0200±0.026 0、128.171 7±9.152 0,D组次之,分别为0.465 0 ±0.042 0、111.045 0 ±6.248 0(P<0.01);Ⅱ型胶原表达以E组最多,分别为0.980 0 ±0.034 0、120.355 0 ±12.550 0,C组次之,分别为0.720 0 ±0.026 0、72.246 7 ±7.364 0(P<0.01). 结论 通过TGF-β1和IGF-1基因共同转染BMSCs修复软骨缺损是一个较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对组织工程软骨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兔关节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取10只大耳白兔的关节软骨制成软骨细胞悬液,接种到DMEM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传至第3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HGF继续培养.通过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培养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HGF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加快(P<0.05),HGF的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浓度的HGF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不同,1 ng/ml时对细胞分裂增殖效应有作用,5~10 ng/ml作用效果最明显,加大HGF浓度,并未见促增殖效应加强.结论HGF对关节软骨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日间手术人工流产术在丙泊酚静脉全麻时,护理技术的管理水平.更好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应用丙泊酚静脉全麻做人工流产的患者1820例,行一般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观察的相关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在丙泊酚静脉全麻下,成功率达98%,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53.7±9.2)min,A组视觉模拟评分(1.69±0.63)分;病人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发生率(18.0%、9.0%、4.0%);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尿时间[(20.29±8.16)h、(5.06±1.86)h].结论: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很好的预防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不同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并没有特定的实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两种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评估,所以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细胞诱导分化是否存在不同影响,尚无定论。目的:拟验证两种基本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影响的差别。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2005—03/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外实验室完成。材料:2-3月龄体质量1.2-2.0kg的日本大耳兔20只用于抽取骨髓。方法:用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择两组同代的骨髓间充质于细胞,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其向软骨方向分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绘制两组细胞生长曲线。②免疫组化检测两组Ⅱ型胶原表达。⑧原位杂交检测两组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绘制生长曲线表明两组细胞生长速度趋于一致。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方法分离的骨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细胞分化率为76.1%和77.7%,原位杂交法检测的软骨细胞分化率为70.3%和7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种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成软骨分化结果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单节段减压四种不同融合方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单节段减压并不同融合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8例单节段病变的CSM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其中单纯植骨融合42例(A组)、颈椎前路减压界面固定术(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cage,CIFC)54例(B组)、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40例(C组)、CIFC并前路钢板内固定32例(D组)。术后定期随访并摄X线片,观察疗效、椎间高度、颈椎前弯曲度和融合情况。结果经过随访,A组融合率为83.3%,B组融合率为96.3%,C组融合率为95.0%,D组融合率为96.9%。终访时,A组平均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较术后早期显著降低(P〈0.05),B组、C组和D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不仅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而且不同融合技术对疗效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