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对枸杞叶生药学进行研究,为其新资源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形态组织学法和薄层色谱法研究枸杞叶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枸杞叶中的甜菜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系统描述了枸杞叶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主要包括枸杞干燥叶颜色、形状、大小及叶端、叶柄等性状特征。观察到叶柄密布棒槌状小腺毛、主脉下表面圆齿状等微性状特征;叶横切面显微图完整且详细地呈现了下陷气孔、腺毛、砂晶囊、簇晶、方晶、栅栏组织、厚角组织等重要特征;叶表面有不定式气孔和不等式气孔类型,观察到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得到枸杞叶中芦丁和绿原酸的薄层色谱图;20批宁夏枸杞叶中甜菜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856%。结论 在《宁夏中药材标准》《宁夏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宁夏枸杞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描述,首次对其微性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枸杞叶薄层色谱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白石英样品中矿物成分及含量,评价不同产地白石英样品的质量,筛选白石英优质矿产资源,并建立白石英X射线衍射(XRD)Fourier特征指纹图谱。方法 通过偏光显微及XRD分析不同样品矿物成分及其含量,以结晶度和石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粉末XRD对白石英样品进行分析,建立中药白石英XRD Fourier特征指纹图谱,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性评价。结果 偏光显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白石英样品在结晶度上有明显不同。物相分析结果显示白石英样品主要成分为石英和正长石,且大多数样品含有钠长石。不同产地白石英中石英质量分数为91.2%~99.4%,其中浙江省安吉县章村镇和安徽省绩溪县扬溪镇白石英中石英质量分数最高,均为99.4%,浙江安吉县杭垓镇产白石英中石英质量分数为91.2%。建立了以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白石英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93~1.000。结论 在所采集的样品中,白石英药材品质总体较好,石英质量分数均在90.0%以上,其中浙江省安吉县章村镇和安徽省绩溪县扬溪镇所产白石英品质最好,其次为福建永安小陶镇和江苏新沂阿湖镇产白石英。偏光显微特征观察和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法可用于白石英的鉴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干姜中多指标成分含量快速预测方法,对不同产地干姜进行快速无损的质量评价,提高干姜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等4个主要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以其测定值为参比;采集不同产地干姜的近红外光谱,比较筛选出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优选出最佳光谱区间,构建干姜各指标成分的最优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定量模型。结果建立的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最佳PLSR定量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973、0.980、0.979和0.938,预测决定系数(RP2)分别为0.926、0.920、0.883和0.781,4个定量模型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均大于2,表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预测值与测定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所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可以实现干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等4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快速预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干姜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中药材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资源在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应用规模的逐渐扩大,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药材质量是否优良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来源是否道地,中药材产地溯源工作对于保证中药材原产地真实性及品质疗效,减少不同产地中药材混用、掺假等现象有着重要作用。稳定同位素技术作为农产品、食物等产地溯源的关键技术,已应用于多来源、多产地的名贵中药材产地溯源研究中,为规范中药材的产地来源,从源头上控制中药材质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该文在介绍稳定同位素技术基本原理及常见稳定同位素特性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轻、重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中药材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并对该技术在全面追溯中药材产地来源,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与生态因子的关联关系,推动该技术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中药材产地溯源工作提供参考,促进稳定同位素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中药材产地溯源研究工作中,服务于中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为了弄清蒲黄历代炮制演变情况,查阅了从汉代至清代医学和本草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探明蒲黄炮制后药用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焙”,当代主流炮制方法为炒炭法,也有学者根据古文献提出炒黄,炒熟法。提示蒲黄古今均有生用和炒用。   相似文献   
36.
通过查阅古代相关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对经典名方中所用芡实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考证。结果表明芡实最早以“鸡头实”之名被本草收载,自明代以来以“芡实”为正名并延续至今,另有“雁喙实”等别名;历代所用基原古今一致,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然因长期的人工驯化,致使品种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有北芡、苏芡之分;芡实入药部位为成熟种仁;古代著录的产地主要有山东、江苏、河南等地,自明清以来推崇苏州所产的苏芡;近代以来逐步总结形成芡实以颗粒饱满、断面白色、粉性足、无碎末者为佳的性状品质评价方法;历代采收时间主要为“八月”或“逢秋采实”;历代炮制方法主要有去皮作粉、蒸后舂粉、晒干、炒等,延续至今形成了净制、炒制两大主流炮制方法。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易黄汤中芡实选用芡E. ferox成熟种仁,结合原方炮制要求,建议参考现行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炮制通则中清炒法炮制。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中药辛夷及其近缘种进行分子鉴定,建立快速、准确、便捷的辛夷药材鉴定方法。方法 提取21份辛夷药材基原植物及其近缘种基因组DNA,扩增ITS、ITS2、psbA-trnH、matK和rbcL基因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运用MEGA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基于Kimura-2-Parameter(K2P)模型计算种内、种间的遗传距离以评估Barcoding gap,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反应鉴定结果。结果 5个引物序列中,psbA-trnH和matK序列的2个引物能正常扩增目的基因,测序成功率均大于98%,rbcL测序成功率较低,只有38.1%;其中matK具有最多的变异位点,psbA-trnH较matK和rbcL的Barcoding gap明显;NJ系统发育树显示,psbA-trnH+matK组合条形码序列能够准确鉴别9个品种,将辛夷药材及其近缘种很好地区分,并首次将其应用到玉兰嫁接砧木品种的分子鉴定。结论 应用psbA-trnH+matK的序列组合能够实现辛夷药材的准确鉴定,并且可以应用于玉兰嫁接砧木品种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38.
药材适宜采收期综合评价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金廒  严辉  宿树兰  钱大玮  吴启南  周荣汉 《中草药》2010,41(11):1755-1760
采收是药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药材的质量与产量。随着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和推广,药材适宜采收期的客观评价与确定成为中药生产领域的共性问题之一。在课题组实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药材采收、初加工、贮藏过程中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当归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系统评价,建立了客观表征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物候关系对药材品质形成与药用部位生物产量相互关联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式。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基于中药资源化学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从药材生产过程中的时、空关系与物质动态积累规律诸方面探讨和建立客观评价和确定药材适宜采收期的方法学,以期对我国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保障药材的质量与产量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姜炭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应用一测多评法同时对该饮片中姜酮,6-姜辣素,6-姜烯酚,10-姜酚,8-姜烯酚,10-姜烯酚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纯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0 min,25%~70%A;30~50 min,70%~90%A;50~60 min,90%A),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以姜酮,6-姜辣素,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8-姜烯酚,10-姜烯酚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姜炭饮片的指纹图谱。以6-姜辣素为参照内标,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对姜酮,6-姜烯酚,10-姜酚,8-姜烯酚,10-姜烯酚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选择280 nm和220 nm。结果:建立了姜炭饮片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对7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确认,分别为姜酮,6-姜辣素,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8-姜烯酚,10-姜烯酚。对姜炭中6个成分用一测多评法进行了测定,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建议姜炭的质控指标为以干燥品计,姜酮(C_(11)H_(14)O_3)不得少于0.020%,6-姜辣素(C_(17)H_(26)O_4)不得少于0.050%,6-姜烯酚(C_(17)H_(24)O_3)不得少于0.120%,10-姜酚(C_(21)H_(34)O_4)不得少于0.080%,8-姜烯酚(C_(19)H_(28)O_3)不得少于0.030%,10-姜烯酚(C_(21)H_(32)O_3)不得少于0.05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为姜炭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0.
《中国卫生经济》1996年第5期发表赏启疆、王朝晖二同志撰写的“药品、材料优惠价的帐务处理”一文使人颇受启迪,获益匪浅。但尝文把优惠价所得这部分记在“其他应付款”中,分别设置“药品优惠”、“材料优惠”两个二级科目。这种核算模式是值得商榷的。 殊不知,现行药品优惠价是药品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为自身利益给予买方一定额度的折扣、让利的一种促销手段,是供方给予医院一定的优惠,并且另开红字发票,据此减少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