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总结半椎板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的疗效。方法:对31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G SS-Ⅲ型内固定系统半椎板减压后内固定,30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1例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完全复位24例,不完全复位7例,术后达骨性愈合时间6-12个月,12个月后X线提示均融合满意,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2a疗效均稳定。结论:半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2.
<正>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字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起止页。中文期刊名称用全名。外文期刊用缩写。请作者认真书写并校对。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解剖型锁定板与传统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 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解剖型锁定板内固定技术,共21例;B组应用传统解剖板内固定技术,共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内固定失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3~18(12.6±3.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A组手术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75.3±15.0)min、95.2%(20/21)]明显高于B组[(91.6±16.0)min、83.3%(15/18)](P<0.05),内固定失效率[4.8%(1/21)]明显低于B组[16.7%(3/18)](P<0.05).而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应用解剖型锁定板较应用传统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内固定更可靠、术后功能恢复更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锁定板与多枚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内固定技术的特点.方法 23例肱骨近端骨折,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锁定板内固定技术,共11例;B组应用多枚针内固定技术,共12例.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优良率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5.3min,B组为91....  相似文献   
25.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常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50%~60%,占儿童常见骨折的第2位〔1〕。临床常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该骨折,在治疗中常遇到闭合复位后骨折位置不易维持或术后数天骨折再次移位的情况,显然这种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增加了治疗难度。而且由于复位要求术后必须将肘关节屈曲至120°以上固定,有时可导致血管损伤并发症。自2004年3月~2006年2月,作者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闭合复位、通过肱骨内外髁经皮穿入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26例,功能恢复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  相似文献   
26.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随访3~22月。结果术后3个月73例获获访,优48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93.1%;术后6个月70例获访,优42例,良29例,差95例,优良率87.1%;术后22个月68例获访,优39例,良18例,差11例,优良率83.8%。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手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总结旋前外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Ⅳ度)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1998年4月~2004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共56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Ⅳ度)24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Ⅳ度)32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腓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腓骨及外踝骨折,复位固定的顺序依次是外踝(腓骨)、下胫腓联合、后踝、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Mortise位C型臂X线透视确认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4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6个月,平均1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无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根据改良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31例,良5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结论 旋前外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通过切开复位、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骨折牢固固定,可有效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