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柚皮铜配合物对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选取雄性Brown-Norway大鼠24只,其中18只建立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6只12眼作正常对照。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2个不同给药实验组,每组6只。模型建立后,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柚皮素、柚皮铜配合物\〖20mg/(kg·d)\〗,对照组不给药。于造模后30d取各组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复合体标本,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面积,采集各组大鼠的脉络膜标本,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脉络膜组织中VEGF、COX-2、PI3K、MAPK、MMP-2、MMP-9mRNA与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新生血管面积均减少,但柚皮铜配合物组较柚皮素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模型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各实验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除PI3K,MMP-9外,柚皮铜配合物组下降幅度大于柚皮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柚皮素,柚皮铜配合物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对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制备柚皮素铜、锌配合物,比较配合物与柚皮素对大鼠激光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柚皮素为配体与铜、锌金属离子分别在甲醇、乙醇溶液中配位,合成柚皮素铜、锌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氪激光制作大鼠CNV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柚皮素组及柚皮素铜、锌配合物4组,每组5只。视网膜光凝后开始给药,给药剂量:20 mg/(kg·d),溶媒对照组给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DMSO)。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后4周进行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FITC-D)食下静脉注射,用脉络膜铺片法测量CNV面积。结果 柚皮素与铜、锌金属离子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实验动物CNV面积(×103)测定:溶媒对照组(34.56±1.67)μm2、柚皮素组(20.90±1.47)μm2、柚皮素铜配合物组(13.24±1.33)μm2、柚皮素锌配合物组(13.0±1.28)μm2。柚皮素及其铜、锌配合物组CNV面积明显小于溶媒对照组(P<0.05,P<0.01),柚皮素铜、锌配合物组则小于柚皮素组,(P<0.05)。结论 柚皮素与铜、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生物活性显著增加,抑制模型大鼠CNV的作用强于柚皮素。  相似文献   
73.
<正> 资料来源我院1991年1月至今,应用腹壁横切口行剖宫产术73例,均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全部为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其它操作作常规剖宫术。手术步骤1 切开腹壁,在耻骨联合上约3cm 处的生理性半月形腹壁横沟处,切开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长约12cm,于切口中段3~4cm 切至筋膜层,以两手食指深入切口分别向两侧撕开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205名6月~14岁反复呼吸道感染儿进行免疫状态初步检测。病例选择:①呼吸道感染平均每月1~2次,每次病程在三天以上,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或迁延不愈者。②全部病例均接种过卡介苗,百白破、麻诊减毒活疫苗,以及口服过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胸部X线检查无结核病变,且2  相似文献   
75.
患者朱某,女性,41岁,汉族,工人。住院号65978。因左眼红如疼痛、视物模糊3天,于1995年8月对日入院。患者3天前感冒后突发左眼红赤、疼痛,视物模糊。在外院应用抗生素滴服液点眼,未见好转、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风湿病史。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O.8,左眼睫状充血(++),尘状KP(++),房间(++),瞳孔径约Zmm,部分后粘连,对光反应迟钝,晶体未见异常,玻璃体重度混浊,眼底模糊不清,隐约可见视盘和部分血管。右眼无异常。眼压:右眼230kPa,左眼2.30kPa。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无特殊;…  相似文献   
76.
目痒是指以眼部发痒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眼症。对某些顽固性目痒抗生素眼药水点滴效果不显,笔者用八味眼药(江苏省中医院眼科已故名老中医童葆麟的祖传秘方)治疗效果显著.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治疗组46例(92只眼).男15例.女31例,年龄7~74岁。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365天。18例已用抗生素无效。对照组20例(4只眼),男7例,女13例。年龄10~62岁。发病时间最短4天.最长240天。所有病例均为门诊诊治患者。诊断标准:凡目内外作痒,甚至痒极难忍为主要症状的眼病,皆属目痒范畴。具体参照《中医眼科学》记载的①两毗作痒,现力正常…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对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ert-butylhydroperoxide,t-BHP)诱导ARPE-1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溶剂法制备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并测定磷脂复合物在水和氯仿中的溶解度。实验细胞分组:溶媒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槲皮素及其磷脂复合物组(含400μmol·L-1、200μmol·L-1和100μmol·L-1三个浓度)。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荧光素DCFH-DA探针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含量,RealtimePCR、WesternBlot检测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rythroid2-relatedfactor2,Nrf2)、血红素加氧酶-1、醌氧化还原酶-1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的表达水平。结果 形成磷脂复合物后槲皮素在水和氯仿中的溶解度分别为(38.36±2.91)μg·mL-1、(1351.27±28.12)μg·mL-1,较单体显著提高;浓度为400μmol·L-1、200μmol·L-1和100μmol·L-1的槲皮素及其磷脂复合物对氧化损伤ARPE-19细胞有保护作用,而且高、中浓度的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作用优于单体;浓度为200μmol·L-1的槲皮素及其磷脂复合物均能降低氧化损伤ARPE-19细胞的凋亡率,槲皮素磷脂复合物作用明显优于单体;槲皮素磷脂复合物能显著提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细胞内活性氧、丙二醛水平,槲皮素单体则不能,但槲皮素及其磷脂复合物能提高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槲皮素及其磷脂复合物能诱导Nrf2核转位,激活Nrf2通道,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醌氧化还原酶-1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形成磷脂复合物后,水溶性、脂溶性提高,对氧化损伤ARPE-19细胞的保护作用比单体强,其作用机制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上调下游Ⅱ相代谢酶和抗氧化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慢性重度子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采用微波疗法、冷冻疗法和微波加冷冻疗法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微波组治愈26例(65%),好转14例(35%);冷冻组治愈24例(60%),好转16例(40%);微波加冷冻组全部治愈。微波加冷冻组疗效优于微波组和冷冻组(P〈0.05)。结论微波联合冷冻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慢性子宫颈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中医认为,“邪毒内侵”是病毒性角膜炎的致病机理,治疗上以祛邪、滋阴、疏肝、养血立法.中医采用中药熏蒸、超声雾化、离子导入、静脉滴注及针灸等治法,用药灵活,疗效显著.且应用中医药治疗,能增强人体正气,抵御外邪,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在后期抗复发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0.
内障眼病泛指瞳神及其一切眼内组织的病变,外观多无异常,视觉变化明显.丁淑华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四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在内障眼病中视瞻有色、高风雀目及络瘀暴盲的诊疗方面具有独特见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