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出气温度(EBT)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变化的预测意义。方法 选择门诊初诊时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儿60例作为哮喘组,另选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最新的三代产品(X-halo)检测EBT水平,记录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EBT水平和C-ACT评分差异。1个月后复诊根据患儿C-ACT评分,将其分为良好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检测三组EBT和FeNO水平,比较三组EBT水平和C-ACT评分差异,分析EBT和FeNO相关性。追溯其初诊资料,比较初诊时三组EBT水平和C-ACT评分差异,最后比较复诊和初诊时三组EBT水平和C-ACT评分的差异。结果 初诊时,哮喘组EB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C-A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复诊时,不同控制水平的三组EB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未控制组 > 部分控制组 > 良好控制组(P < 0.05);三组C-ACT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即良好控制组 > 部分控制组 > 未控制组(P < 0.05)。三组初诊EBT水平和C-ACT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初诊时比较,复诊时良好控制组EBT明显降低(P < 0.05),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均明显升高(P < 0.05);良好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C-ACT评分均明显升高(P < 0.05),未控制组明显降低(P < 0.05)。复诊时未控制组EBT和FeNO水平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EBT对儿童哮喘气道炎症的变化具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血浆微RNA-27b-3p(micro RNA-27b-3p,mi R-27b-3p)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6例胃癌患者及40例年龄和性别均匹配的健康人血浆中mi R-27b-3p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其中12例胃癌患者和12例健康人外周血细胞的mi R-27b-3p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血浆mi R-27b-3p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mi R-27b-3p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相对于健康人组,胃癌患者中血浆miR-27b-3p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胃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细胞的miR-27b-3p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iR-27b-3p水平下调与胃癌分化程度降低相关(P<0.05),而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程转移均无关(P>0.05)。mi R-27b-3p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值为0.724;以血浆mi R-27b-3p来鉴别诊断胃癌患者的灵敏度为60.0%,特异性为76.1%。结论:血浆mi R-27b-3p水平下调可能预示着胃癌的发生。推测mi R-27b-3p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患者,TKA术后24 h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分为正常组和血栓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血栓组经治疗7 d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采用螺纹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7-03采用螺纹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结果本组57例骨折完全闭合复位,3例有限切开复位(均为C型骨折),闭合复位成功率95.0%。57例骨折闭合复位成功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5(5~16)个月。56例骨折顺利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7.5(4.5~12.0)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Tohner-Wrnch标准评定疗效:优44例,良12例,差1例,优良率98.2%。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术中采用螺纹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复位效果好、可重复性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干细胞调控中最关键的信号通路之一,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目的: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主要信号分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炎性肠疾病过程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制作 SD 大鼠炎症性肠病模型,并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入体内,以注射生理盐水为移植正常对照,于移植第14和28天处死大鼠,取其大肠组织,采用qRT-PCR的方法进行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qRT-PCR检测结果显示,wnt3a和β-catenin在炎症性肠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5),而c-myc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后,wnt3a、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量都显著下降(P <0.05)。结果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以及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协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肠上皮细胞分化,促进肠炎症的好转,并修复炎症区域,恢复肠组织的稳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种输血方式对高危产妇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输血方式,分为自体组、混合组(同时输自体和异体血)和异体组,每组40例。比较3组产妇一般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的差异。结果 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CD4+/CD8+差值为(0.18±0.08),混合组为(0.43±0.16),异体组为(0.78±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G水平差值为(0.42±0.13)g/L,混合组为(3.52±0.96)g/L,异体组为(6.14±1.7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A水平差值为(0.17±0.08)g/L,混合组为(1.02±0.28)g/L,异体组为(1.32±0.3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C3水平差值为(0.49±0.23)g/L,混合组为(0.22±0.14)g/L,异体组为(0.04±0.0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3种输血方式中,自体输血对高危产妇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最小,建议临床采用此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种输血方式对高危产妇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输血方式,分为自体组、混合组(同时输自体和异体血)和异体组,每组40例。比较3组产妇一般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水平的差异。结果 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CD4+/CD8+差值为(0.18±0.08),混合组为(0.43±0.16),异体组为(0.78±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G水平差值为(0.42±0.13)g/L,混合组为(3.52±0.96)g/L,异体组为(6.14±1.7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A水平差值为(0.17±0.08)g/L,混合组为(1.02±0.28)g/L,异体组为(1.32±0.3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产妇手术前后C3水平差值为(0.49±0.23)g/L,混合组为(0.22±0.14)g/L,异体组为(0.04±0.0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3种输血方式中,自体输血对高危产妇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最小,建议临床采用此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期手术治疗软组织Ⅲ度肿胀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软组织Ⅲ度肿胀SandersⅣ型跟骨闭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25~50(38.16±10.2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5~50(36.12±9.56)岁;采用Ⅰ期闭合撬拨牵引复位克氏针固定,Ⅱ期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25~50(38.32±10.67)岁;待皮纹征出现后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通过X线测量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内翻角,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9.52±2.01)个月。两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B觟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内翻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71.76±9.84)分与对照组(57.23±10.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皮纹征出现后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比较,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软组织Ⅲ度肿胀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未增加软组织并发症风险,可明显缩短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患者近期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