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跗跖关节韧带的走行和分布。 方法 解剖观察跗跖关节的韧带,测量相关数据。 结果  跗跖关节背侧的韧带扁而薄,相邻骨骼间呈纵行,横行或斜行分布。除第1、2跖骨间无骨间韧带外,相邻跖骨间、楔骨间、外侧楔骨与骰骨间和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基底部之间均有韧带相连。在跗跖关节的跖侧,胫骨后肌腱向远端延伸的纤维连接3块楔骨和第1~4跖骨基底部,形成一个韧带群;内侧楔骨与第1、2跖骨基底部各有韧带相连;外侧楔骨和骰骨与第3~5跖骨基底部有一横行韧带相连。 结论 跗跖关节的韧带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维持跗跖关节稳定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0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2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629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总有效率要优于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综合指数的改善有潜在优势。结论: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数值仿真方式探讨脉冲响应法对骨关节退变的评估能力。方法依据髌骨与股骨的接触模式,设定3种厚度的髌骨-股骨间软骨,构建简化的髌骨股骨接触模型,设定相关组织的物理参数。在股骨侧方模拟放置加速度传感器,模拟力锤敲击髌骨,获得通过股骨-髌骨接触面之后的振动波形。观察波形在不同不同厚度软骨情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关节软骨的变薄,加速度曲线中的高频振荡区域到来得越来越早。速度曲线在开始阶段呈震荡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值,并在该稳定值附近强烈震荡。在去除软骨的模型中,观测点的速度曲线在迅速增大之后突然回归到零,并在零附近小幅震荡,在回归过程中经历了很高的加速度。结论通过仿真研究发现,脉冲响应发能够比较明显地观测到关节软骨退变后的振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跗横关节韧带的走行和分布。方法:解剖观察跗横关节的韧带,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跗横关节背侧的韧带有距舟韧带、分歧韧带和背外侧跟骰韧带。分歧韧带起于跟骨的背侧,呈"V"形止于舟骨和骰骨。跖侧的韧带有足底长、短韧带和弹簧韧带。足底短韧带起于跟骨底面呈扇形止于骰骨,足底长韧带覆盖大部分的足底短韧带止于骰骨和第2—4跖骨底。弹簧韧带起于跟骨的载距突,由上内跟舟韧带,内下斜行跟舟韧带和下跟舟韧带3部分组成,分别止于舟骨的上内侧面、舟骨粗隆下和舟骨喙突。结论:跗横关节的跖侧韧带较背侧韧带宽大肥厚,对稳定跗横关节和维持足弓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ASP,Cochrane Library,OVID,Springer-link;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1 112例患者。服用正清风痛宁可提高总有效率[MD=3.07,95%CI(1.88,5.02)]、改善全身痛[MD=-0.43,95%CI(-0.61,-0.24)]、脊柱痛[MD=-0.31,95%CI(-0.44,-0.19)]。局部注射正清风痛宁可提高总有效率[OR=4.10,95%CI(1.73,9.71)]、VAS疼痛评分[MD=-2.84,95%CI(-3.68,-2.00)]。局部注射正清风痛宁的皮肤过敏发生率较高。结论: 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优势,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缓解疼痛,但仍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淫羊藿低、中和淫羊藿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受试药物各剂量组及假手术组动物去势及假手术后7 d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 w后,测定血清钙离子、磷离子、雌二醇、皮质醇和孕激素的浓度。结果假手术组、淫羊藿低、中、高剂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的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和高剂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醇的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淫羊藿总黄酮低剂组大鼠血清中孕激素的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够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机制及干预措施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低位髌骨的发生率。方法电子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ringer-link;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0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对照试验,615例患膝。合并结果表明,术前胫骨高位截骨与非胫骨高位截骨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低位髌骨的发生率相当[ RD=0.19,95%CI (-0.30,0.69)]。术后髌腱短缩5%或10%诊断为获得性低位髌骨,避免髌骨外翻有利于减少低位髌骨的发生[RD=-0.23,95%CI (-0.35,-0.11)],[RD=-0.09,95%CI (-0.17,-0.00)]。不同干预措施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KA中避免髌骨外翻及髌下脂肪垫切除可能利于减少TKA术后低位髌骨的发生。尚不足证据证明术前行胫骨高位截骨及 TKA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发生低位髌骨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胸廓活动度与脊柱各个椎间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脊柱形态测量仪测量4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同姿势下的脊柱形态并对患者胸廓活动度进行测量,对胸廓活动度与脊柱形态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胸廓活动度与前屈位姿势下腰椎总体曲度明显正相关(P<0.01),与前屈位姿势下L1/2、L2/3、L4/5椎间角度正相关(P<0.05);与直立位姿势下L1/2椎间角度、L2/3椎间角度、腰椎总体曲度,后伸位姿势下L1/2椎间角度、L3/4椎间角度、腰椎总体曲度负相关(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运动能力中,胸廓活动度与腰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点。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穴位敷贴治疗本病的研究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电子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ASP、Cochrane Library、OVID、Springer-link;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12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576例患者。所纳入的试验质量普遍较低。合并结果表明,雷公藤多苷在改善枕墙距、胸廓活动度、指地距及降低C反应蛋白方面与中药复方组相当,但后者在总有效率,改善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及降低血沉要优于雷公藤多苷。雷公藤多苷可发生的不良事件主要为月经推迟、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临床中应谨慎使用。 结论: 雷公藤多苷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优势不明显,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