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79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1.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胚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Hes1的表达调控对保持神经干细胞的数量、调控其分化至关重要.此外,成年个体内处于静止期的纤维母细胞重新获得分裂增殖的能力需要Hes1表达的上调.这表明Hes1在成体中也与某些潜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Hes1在成体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成体神经细胞生成的关系也就被提上日程.但Hes1在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表达至今未明.目的:观察和分析小鼠脑中不同部位Hes1的表达及Hes1阳性细胞的细胞类型.方法:12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染组和双染组,每组6只.单染组商接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es1在小鼠脑中各部位的表达.双染组小鼠以200 mg/kg Brdu的剂量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第4天取材,采用双标记物染色观察分析海马区Hes1阳性细胞的细胞类型.结果与结论:在所有观察的解剖部位中,Hes1表达于所有存在神经细胞的部位,Brdu阳性细胞几乎全部表达Hes1,NeuN阳性细胞全部表达Hes1,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则完全不表达Hes1.由此可知,Hes1表达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中,胶质细胞不表达Hes1.  相似文献   
612.
胶圈套扎治疗内痔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圈套扎治疗内痔是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近几个月来,应用自制的胶圈套扎器治疗内痔5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40余年。单纯内痔34例,混合痔17例。共套扎内痔89个,其中3个胶圈于套扎后第二天滑脱,占套扎圈总数的3.3%。3例单纯内痔套扎后短时胀痛,疼  相似文献   
613.
医疗垃圾如处理不当,将造成水体、大气、土壤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为更好地处理医疗垃圾,笔研制了一次性医疗垃圾处理筒。  相似文献   
614.
615.
烧伤创面渗液IL-1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烧伤创面渗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在换药时采用海绵吸取创面渗液,用免疫酶联方法定量检测其中IL-12的含量.结果:在伤后初期的创面渗液中,IL-12含量为(95.33士39.77)Pg/ml,与正常血清的IL-12含量(81.33士55.02)Pg/ml比较接近.烧伤2~6 d组和7~11 d组IL-12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228.34±101.43)与(264.87士127.42)Pg/ml.12 d以后进一步增高,12~16,17~21,>21 d组分别为(1 431.05±1 206.35),(1 640.58士1 178.78),(1 915.75士1 329.62)Pg/ml,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在不同时期创面渗液中IL-12含量有所不同,中晚期创面渗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早期创面及正常血清中的含量,提示IL-12与烧伤创面细胞免疫能力及细菌污染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16.
白色念珠菌是造成机体感染最常见的真菌,它所引起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最为严重,并难以诊断。念珠菌感染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细胞毒性药物、严重烧伤及中性白细胞减少等。胃肠道被认为是念珠菌播散的主要来源。作者制作烧伤和免疫抑制模型,评价念珠菌播散的影响因素。取雌性BALB/C小鼠,分成对照组、烧伤组、模拟烧伤组、烧伤加免疫抑制组及模拟烧伤加免疫抑制组。各组伤前依次服用抗生素(复方氯洁霉素和庆大霉素)和白色念珠菌各3天,伤后继续服用抗生素3天。烧伤模型以90℃水造成小鼠20%Ⅲ度烧伤;模拟烧伤以37℃水代替。伤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17.
Dieulafoy病是一少见的消化道出血,诊断困难,死亡率高。最近我们以内镜下注射治疗止血成功一例。”患者男,67岁,因间断呕血黑便1周入院。病前无诱因及消化道症状,体检无特殊,呕血30小时后胃镜检查仅见贲门处有血迹,诊为“贲门粘膜撕裂症”,予输血及法莫替丁静点治疗,血止。入院一周后无明显诱因再次呕血700ml,黑便1000ml,伴头昏、心慌、大汗,输血量达1800ml,末次出血后5小时行床边胃镜,仅见距贲门5cm胃体底交界处后壁侧3mm大小的浅凹陷,中心有乳白色栓子突出,并见有鲜血渗出,水冲洗…  相似文献   
618.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已成为烧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巨噬细胞(Mψ)等免疫活性细胞被LPS为主的激活物激活[1].从肠道革兰阴性杆菌环节以及随后的血中内毒素环节分别应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SDD)和多粘菌素,观察烧伤小鼠其腹腔MψCD14的表达有何变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原位杂交分析的方法观察CD14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用药后Mψ的功能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9.
1997年3月24日,庆云县严务乡中学食堂发生一起因食用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26人食用马铃薯有15人发生中毒.经住院治疗3日后均痊愈,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3月24日中午,严务乡中学有26人食用食堂供应的肉炒马铃薯,其中15人引起中毒,罹患率57.7%,年龄14~42岁,男性9例,女性6例.同餐60人未食用此菜,无一人中毒.经调查,该学校食堂所用的马铃薯系3月23日上午从严务乡集市购买,存放袋中置地面.24日中午,厨师用洁净盆、洁净水洗净,未削皮,切条,下锅急炒后全部售出.现场发现剩余的生马铃薯中有数个已发芽.中毒者均只食用肉炒马铃薯,未用其它菜类,食用多者症状重,食用少者症状轻.  相似文献   
620.
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已经作为医、教、研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工具,而现代医院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然而,就在专家们把计算机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很多人似乎忽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计算机系统失效,这对于HIS来说无疑是一场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