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78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51.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内脏血管通透性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内脏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SD大鼠30%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烫伤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伤后9h取肺、心、肝、肾,测定脏器血管通透性、组织含水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量)结果 与烫伤组和早期复苏组相比,伤后9h延迟复苏组大鼠肺、心、肝、肾的血管通透性、含水量和MPO活性明显增高,NO代谢产物明显减少。结论 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内脏的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聚集和NO产生减少是其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52.
目的观察烫伤消疤软膏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采用猪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烧伤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创面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变化、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后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烧伤对照组,而创面含水量、创面细胞G  相似文献   
653.
目的:研究L-选择素配体硫苷脂和烧伤后血清对大鼠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硫苷脂、烧伤后血清、烧伤后血清加硫苷脂刺激分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用细胞色素C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阴离子浓度,用荧光物质东莨菪苷原测定细胞产生过氧化氢浓度,用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硫苷脂、烧伤后血清刺激后,细胞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度均明显增加,烧伤后血清刺激后再用硫苷脂刺激,三者的浓度不再增加。结论:硫苷脂、烧伤后血清可能通过钙信号传导而使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增加,引起细胞的某些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654.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豪情满怀地迎来了2000年。在举国上下欢庆澳门回归和新千年到来的大喜日子里,我谨代表军区李司令员、杜政委和联勤部党委、机关,向全区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全体工作人员,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655.
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女性多发性乳房肿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在实时超声引导、监测下微创旋切术治疗多发性乳房肿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99处9~33mm多发性乳房肿块进行实时超声引导、监测下负压、手控微创旋切手术,肿块最大直径为9~20mm41枚(占41.4%),21~33mm58枚(占58.6%)。采用11G和8G旋切刀旋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 27例乳房多发性肿块采用8G旋切刀进行微创旋切,16例采用11G旋切刀,均成功地去除乳房多发性病灶,平均每例旋切15次(7~26次),术中超声监测无病灶残留,平均手术时间20min(12~36min),伤口愈合好,病理学检查均提示乳腺良性病变,以乳腺纤维腺瘤最为常见,临床和超声随访检查均无复发征象,术后乳房外观和疗效非常满意。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和监测下的微创旋切手术能够彻底切除多发性乳房肿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切口瘢痕微小、乳房外观好、临床疗效可靠等特点。这项技术是治疗女性多发性乳房肿块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6.
目的:探讨因素评估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收治的8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因素评估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理状态[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焦虑自我评估量表(GAD-7)]及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后,两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PHQ-9、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因素评估护理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57.
目的 探讨老年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骨桥蛋白(OPN)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按照诊断标准确诊的87例DHF患者作为DHF组,同期年龄及性别等基本因素相匹配的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APN、OPN的水平,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DHF组患者的血APN、OPN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DHF组患者的LVEF%、Ea/Aa、Vp、S/D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DHF组的E/Ea值、Ar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DHF组患者的APN、OPN与LVEF%值不具有相关性(P>0.05),与Ea/Aa、Vp、S/D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E/Ea值、Ar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DHF患者血清APN、OPN的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58.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和BP神经网络法结合G1-熵权法多指标优选芪脊方醇提工艺,并对这两种方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与总固体量为指标,采用G1-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及基于3种不同训练策略的BP神经网络法,对芪脊方醇提过程中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的非线性影响进行反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两种方法的工艺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对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不同训练策略的BP神经网络法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结果可知,基于少量神经元、全训练集(无验证集、无测试集)的BP神经网络法预测的最佳工艺综合评分更高,与工艺验证结果一致,最佳醇提工艺为:浸泡时间0.5 h,乙醇浓度54.79%,溶剂倍数14.33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相比Box-Behnken响应面法,所采用的BP神经网络训练策略所得神经网络模型稳定可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各因素对芪脊方醇提过程的非线性影响,有效应用于该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659.
目的 探讨光学体表引导摆位对于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精度的提高作用。方法 收集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拟行大分割放疗的颅内转移瘤患者19例,采用头颈肩联合开放式面罩固定。第一次治疗使用体表标记线辅助摆位(简称标记线摆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六维位置校正后采集体表轮廓作为后续治疗的参考图像。后续治疗分次随机分为标记线摆位(85分次)和光学体表引导摆位(简称光学摆位,101分次)。每分次治疗时均记录光学体表监测数据并采集CBCT图像进行验证。比较采用两种摆位方法患者的六维误差数据,用$\bar{x}±s$表示。在采用标记线摆位的分次,比较光学体表监测和金标准CBCT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相关性,Bland‐Altman法检验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位置验证方式的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平移误差以及俯仰、翻滚、旋转3个角度的旋转误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70、0.78、0.75、0.85、0.77(P<0.01),且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六组数值95%一致性限度范围分别为-0.29~0.19 cm(左右)、-0.25~0.25 cm(头脚)、-0.27~0.19 cm(腹背)、-1.76°~1.76°(俯仰)、-1.54°~1.60°(翻滚)、-2.18°~1.69°(旋转),均<3 mm/3°。与标记线摆位相比较,光学摆位三维误差从(0.35±0.16)cm降低到(0.14±0.07)cm。结论 光学体表监测误差和CBCT误差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光学摆位可减小开放式面罩固定下颅内转移瘤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660.
目的研究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运用于急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患者37例和观察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指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数值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运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促进意义,明显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