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HA方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及解毒活血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1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白血病治疗讨论会制定的标准及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的分期标准。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3~66岁,其中10例对常规药物常规剂量治疗无效,不明原因贫血加重3例,脾脏进行性肿大1例,血小板进行性增高或减少5例,骨髓或外周血原始细胞计数大于10%;原始细胞加早幼粒细胞计数大于20%共8例,骨髓活检显著胶…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与98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进行对比.对比两组血清CRP、PCT水平以及单独与联合检测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结果:研究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例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组,而病毒感染例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支原体感染组(P<0.05);联合检查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均高于PCT、CRP检查(P<0.05).结论:血清CRP联合PCT检测可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类型进行准确鉴别,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准确度,对于临床病情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比意外伤害与故意伤害致人体损伤的鉴定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97例意外伤害案件,记为意外伤害组;132例故意伤害案件,记为故意伤害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伤害案件与故意伤害案件其受害人职业分布、损伤部位与致伤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意外伤害案件与故意伤害案件在人体损伤中存在职业差异、损伤部位差异及致伤方式差异,在临床的法医学鉴定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核心梗死体积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血管内治疗和/或静脉溶栓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入院时和治疗72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变值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分别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 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核心梗死体积对不良预后的预测能力。绘制核心梗死体积和预后不佳的概率以及优势比(odds ratio,OR)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预后不佳随核心梗死体积变化的趋势。结果:共计纳入131例患者,预后良好组83例,预后不佳组48例。基线资料显示,预后良好组核心梗死体积显著小于预后不佳组(P=0.041),预后良好组血管内治疗高于预后不佳组(P=0.040)。预后不佳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2,95%CI:1.004~1.021,P=0.006)、出血并发症(OR=2.296,95%CI:1.028~5.181,P=0.043)、血管内治疗(OR=0.310,95%CI:0.106~0.851,P=0.025)、桥接(OR=0.443, 95%CI:0.203~0.930,P=0.035)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梗死体积(OR=1.013,95%CI:1.005~1.022,P= 0.003)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核心梗死体积(AUC=0.60,95%CI:0.50~0.71)对预后不佳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非线性曲线表明,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小;核心梗死体积>31 mL,预后受核心梗死体积影响较大。结论:核心梗死体积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分析与手术相关的护理法律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阅读与护理相关的法律问题,并且对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内护理法律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条件及历史背景的了解,提出预防与手术相关的法律纠纷的措施。结果:认为产生与手术相关的法律问题,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护理人员对医疗法规的认知程度等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结论:通过总结与剖析,进行护理管理,减少医疗矛盾,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手术室护理法律问题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血压的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控制情况、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48.9±8.5)mm Hg、舒张压(97.6±5.2)mm Hg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149.5±8.2)mm Hg、舒张压(98.6±5.8)mm Hg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P和RP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F、GH、SF、VT、MH、R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控制表现良好,能达到不良事件预防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因及减寿情况,为提升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济宁市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并于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死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 638例。查阅患者管理档案并提取一般信息及死亡状况,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死亡原因,通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潜在减寿率(PYLLR),分析严重精神障碍造成的寿命损失。结果 严重精神障碍死亡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为2 826例(77.6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最主要的死因为罹患躯体疾病,有1 869例(51.37%)。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最小[(22.49±20.14)岁]、死亡年龄最小[(51.72±18.32)岁]、病程最长[(29.26±19.35)年]。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PYLL为68 941.06人年,AYLL为18.95年,PYLLR为382.3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AYLL最高,为27.21年;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PYLLR最高,为892.73‰。结论 合并躯体疾病是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的效果。方法:36例患者采用Tibial-inlay技术分别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行PCL重建术,术前、随访时记录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不稳定程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和胫骨后移程度评分。结栗:两组患者膝关节后向稳定性、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胫骨后移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P〈0.05),使用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关节镜下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PCL创伤小,技术相对简捷,治疗效果满意;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和自体肌腱两种材料重建韧带疗效近似。  相似文献   
60.
周玮月  王杏茶  刘阳  李晓慧  张乃凡 《医学信息》2019,(12):120-121,124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同一团队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由同一术者连续开展的最初8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按照住院开展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A、B、C、D组,每组20例。比较各阶段手术时间、术者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不同阶段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其余各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术后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经过约20例能达到平稳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