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48篇
  免费   17279篇
  国内免费   10204篇
耳鼻咽喉   1461篇
儿科学   2874篇
妇产科学   1147篇
基础医学   11954篇
口腔科学   3511篇
临床医学   21729篇
内科学   17298篇
皮肤病学   1890篇
神经病学   4316篇
特种医学   6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6226篇
综合类   46552篇
现状与发展   4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9626篇
眼科学   2653篇
药学   21680篇
  199篇
中国医学   16245篇
肿瘤学   9188篇
  2024年   578篇
  2023年   2193篇
  2022年   5322篇
  2021年   7253篇
  2020年   6254篇
  2019年   3762篇
  2018年   3957篇
  2017年   5056篇
  2016年   3994篇
  2015年   7083篇
  2014年   9473篇
  2013年   10977篇
  2012年   15712篇
  2011年   16651篇
  2010年   14800篇
  2009年   13181篇
  2008年   13734篇
  2007年   13199篇
  2006年   12007篇
  2005年   9484篇
  2004年   6980篇
  2003年   5629篇
  2002年   4403篇
  2001年   4039篇
  2000年   3099篇
  1999年   1503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604篇
  1996年   542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435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肩人路顺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其中新鲜骨折30例,陈旧性骨折骨不连2例。术后根据肩、肘关节活动范围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4~18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20周。肩、肘关节功能按陈子华等标准进行评价:优23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6.9%。术后无继发性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骨不连发生。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干扰轻等优点,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MDA-7/IL-24基因对肝癌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用RT-PCR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浓度;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及Hoechst染色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细胞L02中的高效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MDA-7/IL-24蛋白的表达; 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MDA-7/IL-24阻滞肝癌细胞于G2/M期,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无阻滞作用和毒性作用。结论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能介导MDA-7/IL-24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促使细胞增殖阻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选择性地杀伤肝癌细胞HepG2,而对正常肝细胞L02无任何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不同区域猪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方法】解剖显微镜下分离晶状体前囊膜,将附着于其上的上皮细胞分为中央(直径为10.56mm)和周边两部分。分别提取两个样本的总RNAs并经PCR扩增,以Cy3和Cy5分别标记扩增的中央与周边部分的cDNA。与含7548个基因的表达谱芯片杂交,经图像分析,生物信息学处理获得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差异的相关信息。【结果】中央与周边区域的猪晶状体上皮细胞在转录组水平共鉴定出952个有效表达的基因点,其中差异表达基因261个.以中央区域为参照,周边上皮细胞mRNA上调137个,下调124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的功能有: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外基质、转录、细胞信号分子等。【结论】中央与周边区域猪晶状体上皮细胞基因表达在转录组水平上差异明显。这类差异呈明显的功能聚类。  相似文献   
104.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6例)和非糖尿病组(62例)。以术前和术后可能的9个危险因素作为分析指标,进行这些指标的单因素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有无肝硬化及肝硬化的程度、术前糖耐量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激素的使用时间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术前肝硬化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硬化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TDM的发生率高于代偿期。术前糖耐量异常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者。激素半年内撤离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年内未撤离者。而两组患者的年龄、HBV的感染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硬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糖耐量异常,长期使用激素是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肝损伤中Toll-样受体(TLR)2/4mRNA表达的变化及氯喹的干预效应。 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TAC)注射造成大鼠AHNP肝损伤动物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组)、胰腺炎组和氯喹(CQ)治疗组。后2组于术后3,6,12 h分批剖杀,S组于术后6 h剖杀。观察血清淀粉酶、ALT和AST及肝组织NO和TNF-α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不同时点肝组织TLR2和TLR4mRNA的表达。 结果:相对于S组,胰腺炎组大鼠3 h肝组织TLR2和TLR4mRNA表达开始增高,术后6~12 h肝组织TLR2和TLR4mRNA表达迅速达到峰值(P<0.05),肝损伤加重,血清淀粉酶升高,肝组织TNF-α浓度升高,NO浓度逐渐降低(P<0.05);相对胰腺炎组,CQ治疗组TLR2/4mRNA表达降低(P<0.05),肝损伤程度减轻,血清淀粉酶降低,肝组织TNF-α浓度降低,NO浓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AHNP大鼠肝组织内TLR2和TLR4的基因表达上调;其表达增高可能在AHNP肝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氯喹对大鼠AHNP过程中肝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人胚雪旺细胞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人胚雪旺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组织工程方法用PLGA导管和polyglactin 910纤维负载人胚雪旺细胞预先构置好人工神经,然后用于修复大鼠20mm的坐骨神经缺损,并与神经切断后原位缝合以及用单纯的PLGA导管进行修复的实验组进行对照。通过活体肢体功能观察、靶器官肌肉测量、电生理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连续组织切片图像分析以及透射电镜等检查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人工神经修复组神经再生良好,效果接近于神经原位缝合组,明显优于单纯的PLGA导管修复组。结论:人胚雪旺细胞构建的人工神经可以修复20mm的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07.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之团队建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我院设备科设备维修队伍的团队建设,说明团队建设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铜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是人类和动物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参与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铜代谢异常会造成多种疾病。本文主要综述铜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Since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held in Cairo in 1994, and the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 held in Beijing in 1995,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health communitie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reproductiv…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肛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65年1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肛管腺癌共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1.3:1,平均年龄52岁,中位年龄56岁。肛门出血、便条变细和肛门肿物是最常见的症状。36.7%伴有慢性肛周疾病史。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局部复发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各7例,肺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纵隔转移各1例。单纯手术组、单纯放化疗组、综合治疗组(腹会阴联合切除加术后辅助放化疗)和无局部治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41,3%、20.0%、56.3%和15.0%,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34.4%、0、37.5%和0。结论 早期诊断是改善肛管腺癌预后的最基本保证,综合治疗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