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3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520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395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883篇
内科学   716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270篇
外科学   589篇
综合类   184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72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957篇
  7篇
中国医学   683篇
肿瘤学   34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通过对已报道的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文献进行总结分析,讨探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翻修的主要原因、主要并发症及不同假体的术后疗效.方法 按照以下标准收集和分析有关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文献:①1990年至2002年间发表,②报告患者数大于10例,③采用通用的膝关节评分标准.一名骨科专科医生独立收集数据,一名医学统计学专家独立采用Meta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共有33 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被收集.患者共1356 例,其中男429例,女611例(部分文献性别分类数据缺失),平均年龄67岁(45~49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57个月( 6~108 个月),加权平均术前膝关节功能总评分为49 分(15~94分),术后为84分( 58~109分),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总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等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评分t=12.507,P<0.01, 功能评分t=4.704,P<0.01,活动范围:t=5.346,P< 0.01).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原因主要是假体松动(55%),其它包括聚乙烯磨损(11%)、假体不稳(10%)、感染(7%).翻修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仍然为假体松动(18%),其它包括假体不稳(16% )、感染(16% )、髌骨问题( 15% )及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13%).髌骨问题包括髌骨脱位、半脱位、髌韧带撕裂、髌股关节疼痛等.结论 可以认为膝关节置换后翻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假体松动是膝关节置换翻新的主要原因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对256例胫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临床观察,分析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髓内针治疗的胫骨干骨折的病人共256例。其中男183例,女73例。平均45岁,其中76例(30%)的病人是开放性骨折,156例(60%)病人在伤后24h之内进行手术,其余100例(40%)病人在伤后12d内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共有166例病人发生了膝关节前侧的疼痛,占病人总数的65%。其中经髌韧带科路者96例(发生率为58%);髌韧带旁入路者为70例(发生率为42%)。膝关节前侧疼痛在活动后加重。在166例病人中,有90例(54%)病人在术后1年髓内针取出后疼痛感消失,经休息或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的为33例(20%),其余病人在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练习后疼痛感减轻或消失。[结论]手术入路的不同并不能减少胫骨干骨折髓内针治疗后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而髓内针的移除、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练习可减少此种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盛敏  张燕  于双妮  金征宇 《中国骨伤》2008,21(5):374-375
浆细胞肉芽肿临床较少见,常发生于肺、眼眶及消化道等部位,发生于骨则罕见。大部分骨的浆细胞肉芽肿发生于颞骨,发生于胸骨者尚少见报道。现将我院胸骨浆细胞肉芽肿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原核表达及纯化、复性的重组人白介素24蛋白(recombined human interlukin 24,rhIL-24)对荷人A375细胞黑素瘤裸鼠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人A375黑素瘤细胞注射至裸鼠体内,待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向裸鼠的肿瘤内注射rhIL-24,2周后切取肿瘤称重、量体积,进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经rhIL-24注射的肿瘤体积及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减轻;Bax基因表达上调、Bcl-2、CD34及VEGF基因表达下调,显示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凋亡率增加.结论 rhIL-24对荷人A375细胞黑素瘤裸鼠的肿瘤有显著抑制生长的功能,可促进A375细胞凋亡,而对裸鼠则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肝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59例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肝缝合修补术16例,肝缝合修补加肝动脉结扎3例,肝切开缝合修补术14例,清创性肝切除术21例,规则性肝切除术5例。结果本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0.2%。其余病例均救治成功,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肝外伤疗效的关键是依据肝外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6.
盛宏申  徐光  孙景豫  何跃  王锦玲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6):679-682,F0004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修复期细胞增殖和STAT3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和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STAT3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修复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中,STAT3 mRNA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1d组,STAT3 mRNA杂交信号最强,其后逐渐减少,21d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正常对照组前庭上皮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钉AT3 mRNA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STAT3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自发修复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考察灯盏细辛中黄酮类成分(总黄酮、灯盏花素)对体外高压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视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将24只出生2~3d的SD(Sprague-Dawley)乳鼠视网膜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经多聚鸟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包被的盖玻片中。培养72h后,将覆有细胞的血盖片转入加压装置中,加入黄酮类成分,继续培养48h,采用Fa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POD)法进行检测,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同时对部分细胞行NSE染色检查。结果细胞生长良好,NSE染色表明,85%以上的细胞为RGCs。给药组的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和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黄酮类成分均能对抗压力诱导的RGCs凋亡,为灯盏细辛视神经保护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48.
不同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地区钉螺对云南大理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今后教学科研所需尾蚴提供依据。方法 采自国内3省的钉螺以钉螺与钉螺40:1的比例进行群体感染,观察3省钉螺对大理地区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地区钉螺对云南大理日本血吸虫易感性不同,湖北、安徽、云南的感染率分别为42.0%、28.6%9.5%,各地钉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3省钉螺对云南血吸虫的感染率以湖北最高,云南最低。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辅酶Q10(CoQ10)对大鼠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实验分3组:对照组、阿霉素组、CoQ10组,监测大鼠心肌收缩幅度、冠脉流量、心电图的变化,并测定冠脉流出液肌酸磷酸激酶(CPK)活力和大鼠心肌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电镜下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CoQ10可改善阿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收缩幅度、冠脉流量下降,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冠脉流出液CPK活力;CoQ10组心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阿霉素组、SOD和GSH-Px活力高于阿霉素组,电镜下超微结构变化亦优于阿霉素组。结论:CoQ10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CoQ10拮抗阿霉素的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建立一种以粪便标本细菌菌谱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细菌学检验方法。方法 取粪便标本直接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观察标本中细菌数量、种类及比例,并进行显微照相;对粪便标本进行菌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与镜检结果进行对照;将照片进行分类。建立菌群失调和病原菌感染的图谱。同时以正常大便菌谱作对照。结果 因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直接镜检表现为细菌数量和种类普遍减少,或某一类细菌增多或减少,或呈单一种类细菌;由某种病原菌引起的腹泻,直接涂片多数只能见到革兰阴性杆菌,且细菌数量少或极少,一般均与培养结果相符。结论 粪便细菌菌谱分析能直接或间接为临床提供腹泻患者的肠道微生态资料,尤其能准确地提示因各种原因造成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腹泻,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快捷、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