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53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92篇
  2篇
中国医学   209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的预后。方法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31例共35眼,均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和C3F8填充,同时在不经任何辅助剂染色的情况下使用自制钩针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治疗,术前术后采用OCT及标准对数视力表等对患眼进行检查和随访。结果术后裂孔闭合率达93.7%,视力提高率达91.4%;视物变形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并发症:术中7眼出现毛细血管性出血,术后1d~7d8眼患者出现眼压升高(均<40mmHg),5眼出现后囊下混浊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进展。结论内界膜剥离可使特发性层黄斑裂孔获得较高的闭合率,视功能亦可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2.
以呋喃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肟化、贝克曼重排、异氰脲酸化、氨基化、缩合和成盐6步反应,合成了酰脲类青霉素抗生素呋布西林钠。该工艺路线使用甲酸钠代替异辛酸钠,减少了关键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耗用量,收率从文献的70%提高到76%。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结构经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08例CAP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8例CAP仅40例获得病原体,采用大环类酯类联合喹诺酮类治疗,97%在7~10d内痊愈。结论CAP临床常见,治疗以经验治疗为主,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联合疗法疗效高。  相似文献   
104.
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应用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开发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应用系统,探讨麻醉质量控制新方案。方法 完善自动麻醉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系统结构,通过对自动麻醉信息管理过程提供提示、报警功能和量化评分功能来实现质量控制,进而实现对麻醉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应用系统建成后进行试运行观察。结果 经过为期10月余的建设和调试,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初步运行显示: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应用系统促进了麻醉质量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风险;尚存在有待改进之处。结论 可利用麻醉信息管理进行麻醉质量控制,结合麻醉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应用系统有助于提高麻醉医疗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载银抗菌基托树脂的加工工艺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球磨法制备抗菌牙托粉母料技术将载银无机抗菌剂FUMAT T200-4添加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体中,热压聚合成载银抗菌基托树脂.以普通基托树脂作为对照,进行大体、扫描电镜观察,比较论证该加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大体观察显示载银抗菌基托树脂色泽均匀,半透明,表面光泽细致,除颜色略偏白外与普通基托树脂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载银抗菌基托树脂表面均匀散布直径约1 μm的FUMAT T200-4颗粒,无气泡、裂隙等缺陷存在.结论添加载银抗菌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树脂的结构无明显影响.球磨法制备抗菌牙托粉母料技术可使载银抗菌剂在基托树脂中分散良好.  相似文献   
106.
儿童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萍莉  李秋 《重庆医学》2005,34(10):1450-1452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对我院2000年2月~2005年2月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N的3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肾组织光镜、免疫组化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IgAN发病年龄(9.8±3.8)岁,男:女为3.11:1.37例中,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11例(29.73%),肾病综合征(NS)10例(27.03%),急性肾小球肾炎(AGN)9例(24.32%),持续性血尿蛋白尿5例(13.51%),孤立性蛋白尿,急性进行性肾小球肾炎(RPGN)各1例(各2.70%).病理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33例(89.19%),肾小球轻微病变(ML),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PGN),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RPGN),硬化性肾小球肾炎(SGN)各1例(各2.70%).免疫组化可见多种免疫球蛋白沉积.沉积类型为IgA M G( C3)型14例(37.84%),IgA型13例(35.14%),IgA M( C3)型10例(27.03%).结论儿童IgA肾病以学龄期儿童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以孤立性血尿,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病理表现以MsPGN为主.临床表现与免疫病理分型相关,与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入喉点。方法在50具(10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喉的神经与甲状腺的血管及甲状软骨上角、下角的位置关系。结果①喉上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上角尖的前下方约13mm;②喉返神经入喉点在甲状软骨下角尖的后下方7mm;距喉结最突出点水平线下方约3. 5cm。结论术中以甲状软骨上角、下角和喉结为标志,是显露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容易、安全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产前胎儿超声检查对胎儿脐膨出的诊断价值。方法 产前胎儿超声检查按照胎儿超声筛查规范分三阶段进行,早中孕11~14孕周彩超筛查、中孕期18~24孕周彩超筛查和晚孕期胎儿畸形补漏检查。结果 超声筛查21924例胎儿,共有11例脐膨出,超声检出5例,漏诊6例。结论 产前胎儿超声检查在胎儿脐膨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范化超声筛查可以帮助检出大多数脐膨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快杀灵的雄性生殖毒性.[方法]用不同总剂量(9.1、18.2、36.4 mg/kg)低浓度快杀灵给小鼠经口连续灌胃染毒10d,染毒后35 d处死小鼠取材,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睾丸、附睾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光镜观察:36.4mg/kg组曲细精管萎缩,生精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电镜观察可见,生精细胞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支持细胞线粒体扩张甚至空泡化,溶酶体增多,与生精细胞间的连接破坏,裂隙明显增宽.[结论]快杀灵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睾丸是其作用的靶器官,靶细胞为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110.
临床产多种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对临床分离出产多种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生物学以及耐药特性研究.方法用三维试验、等电聚焦以及酶抑制试验以及接合试验,对临床分离的1株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分析,用E-TEST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该菌株三维试验为阳性显示高产AmpC酶,等电聚焦以及酶抑制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够产3种等电点(PI)分别为5.4、8.2及9.0的β-内酰胺酶,等电点为9.0的β-内酰胺酶能够被氯唑西林抑制,而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等电点为8.2和5.4的β-内酰胺酶能够被克拉维酸抑制而不能被氯唑西林抑制,而且接合实验表明这两种酶的特性可以被转移到受体菌;检测表明该菌株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合剂、三代头孢菌素类甚至头孢吡肟耐药,但对碳青酶烯类的亚胺培南和伊他培南均敏感.结论我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已经出现同时产AmpC、ESBLs等多种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并造成对多种三代头孢菌素及头孢西丁耐药,对临床的抗生素治疗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