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0篇
  免费   2305篇
  国内免费   1365篇
耳鼻咽喉   228篇
儿科学   322篇
妇产科学   428篇
基础医学   2141篇
口腔科学   500篇
临床医学   3132篇
内科学   3050篇
皮肤病学   267篇
神经病学   1009篇
特种医学   7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661篇
综合类   5098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214篇
眼科学   603篇
药学   2998篇
  19篇
中国医学   1914篇
肿瘤学   138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1088篇
  2020年   901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657篇
  2017年   737篇
  2016年   642篇
  2015年   1025篇
  2014年   1323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2052篇
  2011年   2154篇
  2010年   1691篇
  2009年   1429篇
  2008年   1658篇
  2007年   1549篇
  2006年   1444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883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557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均有3~8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史),其中2例拇长伸肌腱断裂,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3例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伸肌腱与中指指伸肌腱端侧编织缝合,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小指固有伸肌腱;2例中、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冷冻异体指伸肌腱移植修复。1例拇长屈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修复。结果术后局部滑膜和肌腱组织送病理检查均显示为慢性炎症伴局灶性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7年,未见肌腱再次断裂,优良率为100%。结论多根肌腱同时断裂是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常见特点,手术采用肌腱转位或异体肌腱移植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2.
UVB对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质形成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除介导炎症和免疫反应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UVB照射影响了角质形成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并影响细胞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及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概述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3.
防治果糖二磷酸钠致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利百素凝胶对防治果糖二磷酸钠(FDP)致痛的效果.方法将36例静脉滴注FDP的患者随机分成盐水组、湿敷组、利百素组3组,每组各12例,每例均输注FDP 100 ml,20 min内输完,1次/天,每组共84例次.盐水组用生理盐水50 ml于输注FDP前、后输入.湿敷组用1:1的75%酒精与2%的利多卡因混合液,湿敷于穿刺点上方.利百素组在静脉穿刺前15~30min、输注FDP前、后,共3次在穿刺局部及沿静脉血管走向外涂一薄层利百素,观察记录疼痛情况.结果盐水组与湿敷组、盐水组与利百素组疼痛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湿敷组与利百素组疼痛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百素凝胶对防治FDP致痛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04.
昆明地区5219例孕妇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已婚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方法 于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期间我室对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5219例抽取血样,采用ELISA方法对TORCH-IgM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TOX、CMV、RUV、HSV-Ⅰ及HSV-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4%,1.89%,0.97%,0.78%,0.32%.同时,调查发现每年的5月至7月为本地区孕妇TOX、CMV感染的相对高发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为RUV、HSV-Ⅰ的相对高发期;HSV-Ⅱ感染无季节明显差异.结论 提倡对TORCH感染以预防为主,并建议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加强筛查工作,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总结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程控经验,提高术后程控水平,改善疗效。方法 对32例丘脑底核电刺激术后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程控,其中单侧植入者6例,双侧26例;年龄40~73岁,在不同刺激器植入中心接受手术,程控时间术后3周至4年之间。程控前均停药10h以上,程控参数调整主要为刺激电极触点、电压、频率、脉宽四项,程控过程中密切观察病员肌张力和震颤等症状改变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作好详细记录,并分别评估患者程控前后药物“关期”和“开期”症状改善情况,部分行UPDRS评分。结果 31例(97%)患者术后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刺激电极触点选择中,共29例患者采用单极模式,3例因出现持续、无法耐受的副反应采用双极模式。除1位患者使用循环模式外,其他患者均使用持续刺激模式。刺激电压2.0-4.0V,主要集中于2.8~3-3V,是主要的程控调整参数,电压的高低与病人UPDRS运动评分不具有相关性(P〉0.05)。刺激脉宽60~120μs,刺激频率130~185Hz。药物“关”期,患者UPDRS运动评分,在刺激器打开时,平均18.7分;刺激器关闭时平均47.9分。在刺激器打开情况下,药物“开”期患者症状仍然有进一步缓解.主要表现为步态、全身协调动作方面。合并异动患者6例中,3例适当降低刺激电量,1例提高电压后,异动缓解。结论 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是有效的帕金森病症状控制手段。准确植入刺激电极是术后获得良好症状控制的前提条件,而术后程控是脑深部刺激器置入术后的关键环节.精确的参数调整能够满意控制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106.
陶庆兰  刘阳  耿婷 《上海精神医学》2007,19(5):267-269,27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障碍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0名患抑郁障碍的大学生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在生活事件量表总分;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组母亲还表现出较强的过分干涉(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和对生活事件的态度,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增加大学生发生抑郁障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7.
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转基因鼠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鼻咽部特异性表达。结果 PCR检测F0代pIgR基因阳性率达37.5%(6/16),Southem杂交F0代pIgR基因阳性率为12.5%(2/16)。结论 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有望成为研究EBV病毒致病机制的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高龄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0月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下行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高龄老年患者47例,ASAⅡ或Ⅲ级,年龄75~103岁,分为股骨头置换组(Ⅰ组,n=35)和动力髋螺钉系统术组(DHS)(Ⅱ组,n=12),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或肺部疾患。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腰丛阻滞注射0.3%罗哌卡因25~30ml,坐骨神经阻滞注射0.3%罗哌卡因15~30ml。结果97%的患者阻滞效果完善,Ⅰ组患者需喉罩辅助,Ⅱ组患者单纯应用神经阻滞即可满足手术要求;手术开始时Ⅰ组患者的HR增快,SBP及DBP明显下降(P<0.05),手术开始后5min仍下降明显(P<0.05),而Ⅱ组患者手术前后HR及BP无明显变化;术中、术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适合于高龄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  相似文献   
109.
中西药物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药物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63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中西药物150 mL睡前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31例)用强的松龙100 mg、庆大霉素16万u加生理盐水150 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4周.然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7.4%,1年复发率分别为9.37%和25.8% (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药物保留灌肠合并针灸治疗UC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iron and ferritin with the indicators for hepatic fibrosis and hepatic iron overload. METHODS: Liver tissue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41 patients with benign (16) or malignant (25) liver diseases by 1 second liver biopsy, and routin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after haematoxylin-eosin (HE) and Perl's Prussian stain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um, radioimmunoassa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ere respectively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serum levels of iron, ferritin, hyaluronic acid, laminin, human procollagen type , and collagen type . RESULTS: Between patients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liver diseas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serum ferritin levels (P < 0.05), but not in serum iron levels (P > 0.05). It was also noted that the levels of the indicators for hepatic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and early-stage malignant diseases vari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levels in normal subjects, but these differences were not observed betwee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end-stage hepatic malignancies. Serum iron and ferritin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erum laminin levels (serum iron: r=0.439, P=0.031; serum ferritin: r=0.476, P=0.016), and no iron granules detected in the tissue specimen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NCLUSIONS: 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ve elevated serum ferritin levels. The serum levels of iron and ferritin are statistical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laminin level. Obvious reduction of iron content is typical of hepatic malignant tissu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enign tissues,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levels of the indicators for hepatic fibrosis might involve the inhibition of collagen synthesis in the tumor tissues from patients with end-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st of the cases of alcoholic fatty liver are complicated by liver iron overload, often marked by serum iron and ferritin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