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6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20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714篇
内科学   492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570篇
综合类   139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5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661篇
  8篇
中国医学   618篇
肿瘤学   20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 7(P2 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NA)的表达 ,探讨两者与IgA肾病病理分级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行肾穿刺活检的IgA肾病住院患者 5 2例 ,并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其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湿热证六型。系膜增生的病理组织学分为 4级。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 7、PCNA的表达。结果 :(1)IgA肾病各个病理分级P2 7、PCNA的表达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随着系膜细胞增生的病理分级程度增高 ,PCNA的表达增高 ,而P2 7的表达则按相反方向进行。病理分级和P2 7、PCNA表达的等级相关性检验 (Spearman法 )显示 :P2 7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而PCNA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呈显著正相关。 (2 )IgA肾病三个中医证型的病理分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气阴两虚证的病理分级比湿热证、肝肾阴虚证高 ,湿热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分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3)随着湿热→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的进展 ,P2 7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而PCNA的表达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1)P2 7、PCNA作为判断IgA肾病肾脏组织学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值得深入研究。 (2 )IgA肾病中医证型之间病理分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抗胆碱新药盐酸三环哌酯(TCPN)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方法药代动力学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研究,组织中的分布用放射同位素分析法研究。结果小鼠scTCPN后,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1/2β为2.28h,Tmax为0.125h,Cmax为3.44μg·L-1,Cl为23.0L·kg-1·h-1)。小鼠sc[3H]-TCPN后,分布高峰放射性依次为肾>肝>脑>颌下腺>肠1998-04-03收稿,1998-07-26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130090-2作者简介:葛召恒,男,32岁,硕士,助理研究员;阮金秀,男,62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心>肌肉,唯有脑组织的放射性以较高的水平维持较长的时间。预先给小鼠sc不同剂量的QNB,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脑中放射性的分布。结论TCPN从血中的消除较快,但在脑组织分布时间长,这与药物与脑中M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儿科毕业生对儿科职业认同度,从事儿科职业满意度及职业发展等情况,为儿科医师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2007届至2017届的儿科专业(方向)毕业生、35岁及以下群体共210 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开展调查,并对儿科从业者和非儿科(其他临床科室)从业者在职业满意度、职业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儿科毕业生儿科就职率(49.52%)低于女性(53.80%),在2007—2014 年期间毕业年份越晚选择儿科职业的比例越低。儿科从业者的职业满意率(66.36%)低于非儿科从业者(85.84%),且性别、医院等级、工作城市等级对两组之间的满意率无影响(均P 交互>0.05)。儿科从业者的出国进修率(1.92%)低于非儿科从业者(13.20%)。工作8 年及以上的儿科毕业生中,儿科从业者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率(54.28%)低于非儿科从业者(84.38%),且医院等级、学历对两组之间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率无影响(均P 交互>0.05)。结论:35岁以下青年儿科毕业生儿科职业认同度不稳定,儿科从业者的职业满意度相对较低、职业发展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44.
背景 血栓栓塞(TE)事件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重要并发症。目前针对HCM患者TE事件的风险预测,仅国外学者构建了两个模型:HCM Risk-CVA及French HCM score,然而,现有研究发现HCM Risk-CVA模型对于中国HCM患者的临床价值较为有限。目的 本研究拟构建适合中国HCM患者的TE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537例HCM患者的病例资料。本研究通过电话随访或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患者就诊记录,每6~12个月随访1次,直至出现终点事件或死亡或研究拟定的评估日期(2019-12-31),终点事件定义为复合性TE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自助重抽样的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537例患者中,2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最终纳入51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1.3,6.2)年,随访过程中42例(8.18%)发生TE事件,年发病率为2.10%[95%CI(1.47%,2.73%)]。根据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构建TE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最终纳入年龄、既往TE事件、心...  相似文献   
45.
脊柱融合内固定致邻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了解融合内固定对腰椎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9具新鲜腰1~骶椎尸体标本分别近、远端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施以8Nm纯力偶矩模拟人体行屈伸、左右侧弯及旋转活动,观察L3~4、L4~5、L5~Sl节段运动范围(ROM);随后进行各种模拟手术并安装内固定,依次测定CD内固定(CD)、CD加椎体间植骨(CD-骨块)、CD加TFC(CD—TFC)状态下各节段ROM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融合术式均可使固定节段达到即刻稳定性,L4~5节段ROM值明显减小;②L3~4节段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时有明显位移增加,L5S1节段在旋转时ROM值明显增加,屈伸和侧弯时ROM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位移增加、运动模式改变,易继发不稳和退变。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雌激素的核受体ER-α和ER-β以及催产素、加压素在成年雌性小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的表达。方法采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α、ER-β、催产素和加压素在室旁核内的表达。结果雌激素的两种核受体在室旁核内都有表达,但是以ER-β为主(P〈0.001),其免疫阳性产物均在细胞核内,未见核外免疫阳性反应。催产素的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在细胞核周围的胞浆即核周质内,而加压素的免疫阳性物质除了在核周质内有很强的反应外,在突起内也可见很强的免疫反应。ER-α的免疫阳性胞体主要在大细胞部内侧,而ER-β、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免疫阳性胞体主要在背侧帽部或大细胞部的外侧。结论室旁核内两种雌激素受体可能都参与了对催产素和加压素的调节,但ER-β可能发挥了主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ICAM-1在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缺血90 min)ICAM-1表达上调(P<0.05);缺血再灌注组(缺血90 min再灌24 h)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单纯缺血组(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表达与单纯缺血、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显著下调(P<0.01)。大鼠脑组织ICAM-1 mRNA在假手术组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ICAM-1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药物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 mRN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下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构建甲型副伤寒杆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H1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确定表达产物rH1a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检测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H1a基因携带和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高保真PCR从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株JH01中扩增H1a基因,T-A克隆后测序,构建H1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a-H1a-E.coli B121DE3。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查rH1a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收集rH1a。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建立PCR和ELISA检测98株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H1a基因携带和表达频率。观察rH1a对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株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H1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9.59%。rH1a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60%左右。甲型副伤寒杆菌全菌抗血清能识别rH1a并与之结合。rH1a免疫家兔可产生抗体。100%(98/98)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均含有H1a基因并表达H1a。500μg rH1a灌喂或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受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株攻击后的存活率均为50.0%,若加入5μg rLTB,存活率分别上升至75.0%和66.7%。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从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中构建了H1a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H1a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广泛存在H1a基因并高频率表达。  相似文献   
49.
急性白血病的基因表达谱分析与亚型分类特征的鉴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理论,运用模式识别方法和计算技术,对急性白血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急性白血病的亚型识别与分类信息基因选取问题。首先去除无关基因,然后利用浮动顺序搜索算法搜索特征空间生成候选特征子集,最后以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进行急性白血病的亚型识别,并以误识率为依据鉴别出了5个包含完整分类信息的基因。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鉴别出的5个信息基因能以100%的正确率准确识别急性白血病亚型。  相似文献   
50.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与人血小板交叉识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抗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B(ureB)单克隆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的结合情况。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放射法(IRMA)分析血小板膜GP成分与幽门螺杆菌ttreB成分的相关性。结果:抗幽门螺杆菌ureB单抗1F11与血小板成分GPⅢa、P-选择素有一定程度结合,但与GPIb、GPⅡb及GPⅥ无结合。结论:血小板成分GPⅢa、P-选择素与幽门螺杆菌ureB存在交叉识别的共同抗原表位,提示Hp感染与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