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5篇
  免费   1930篇
  国内免费   1042篇
耳鼻咽喉   170篇
儿科学   295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1248篇
口腔科学   324篇
临床医学   2154篇
内科学   1523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563篇
特种医学   934篇
外科学   1686篇
综合类   5545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2047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2179篇
  40篇
中国医学   1775篇
肿瘤学   86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712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1167篇
  2012年   1710篇
  2011年   1816篇
  2010年   1613篇
  2009年   1415篇
  2008年   1519篇
  2007年   1528篇
  2006年   1331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及血脂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HineⅡ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高血压组126例,对照组150例的LDLR基因型。结果:LDLR包括CC、CT、TT三种基因型。高血压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可能与老年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992.
住院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状况,采取更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对2006年1~9月住院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特征:①无收入或低收入者占79.5%,自费治疗者占79.5%;②60.2%患者感就医不便;③85.5%疗程中医生未随访,43.9%曾中断用药,25.9%用药不足1疗程;④27.1%未接受过结核病健康知识教育;⑤69.6%耐异烟肼,61.7%耐利福平,二者都耐者占47.8%。[结论]对初治涂阳肺结核一定要规范治疗,同时行耐药监测;普及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复治涂阳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γ雾化吸入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复治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或痰菌培养阳性、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雾化吸入干扰素-γ100万u,隔日1次,疗程为8周;对照组32例,雾化吸入异烟肼0.1g+丁胺卡那霉素0.2g,每日1次,疗程为8周。两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方案为HRZE(S),6HRE,或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4周、8周末检查痰涂片、痰菌培养、血沉和胸部ET各1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4周末:痰涂片转阴分别为11例、8例(x^2=0.03,P=0.80);痰菌培养转阴分别为9例、5例(x^2=0.64,P=0.50);血沉恢复正常分别为26例、19例(x^2=0.14,P=0.70);病灶吸收好转分别为13例、9例(x^2=0.11,P=0.70)。8周末:痰涂片转阴分别为20例、13例(x^2=0.49,P=0.50);痰菌培养转阴分别为23例、10例(x^2=5.01,P=0.02);血沉恢复正常分别为30例、23例(x^2=0.02,P=0.90);病灶吸收好转分别为25例、12例(x^2=4.40,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γ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雾化吸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今后我国医疗器械业将随着电子健康事业的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系统阐述了电子健康的理念、在欧洲和美国发展的历史脉络、我国电子健康事业的作为。从国内需求出发,提出可行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5.
泛影葡胺在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泛影葡胺在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APSBO)中的应用。方法对APSBO保守治疗48h无效的患者经胃管注入76%的泛影葡胺100ml,24h内到达结肠的继续保守治疗直至出院,24h未到达结肠的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72例经48h保守治疗,无效的25例经胃管注入100ml泛影葡胺,22例24h造影剂到达结肠继续保守治疗直至出院,3例24h造影剂未到达结肠行手术治疗,泛影葡胺能使88%(22/25)的患者避免手术。也将APSBO总体手术率从200%降到9.7%(7/72)。结论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是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这类病人的手术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CYP2 B6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Rosetta2(DE3)pLysS]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方法:以质粒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出CYP2 B6基因,并将其分别插入pET-22b( )、pET-28b( )和pET-32a( )质粒中,经PCR、测序鉴定后,转化Rosetta2(DE3)pLysS,并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结果:经PCR、测序鉴定,构建了CYP2 B6基因表达质粒;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重组蛋白表达,pET-22b( )-CYP2 B6未见目的蛋白表达;pET-28b( )-CYP2 B6有目的蛋白表达,约占蛋白总量的5%;而pET-32a( )-CYP2 B6可以高效地表达CYP2 B6,在低浓度(50μmol/L)IPTG诱导3 h后,所表达的CYP2 B6蛋白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质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所表达的蛋白为CYP2 B6。结论:成功地使CYP2 B6基因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lrigl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3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lrigl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3种组织中ragl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Irigl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6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5例(42%)lriglmRNA检测到阳性表达,21例(58%)lriglmRNA表达缺失,其阳性表达率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92%)和远癌组织(100.0%,P〈0.05);癌组织中lriglmRNA表达水平(0.76±0.22)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89±0.33)和远癌组织(1.13±0.40);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lriglmRNA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5),但lriglmRNA表达缺失与食管癌临床分期(TNM),淋巴结有无转移和病理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rigl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和低表达,提示Irigl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MSCs用DAPI标记后注入受体大鼠体内.将受体大鼠分为4组:肺损伤组、MSCs治疗组、MSCs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2 wk后观察肺组织结构、植入细胞的变化,同时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以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MSCs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可见少量DAPI标记的细胞,其中部分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肺间质增生减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及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在肺损伤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在MSCs治疗组均有所下降(P<0.01).结论:MSCs可在损伤的大鼠肺组织中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及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减轻大鼠肺损伤及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9.
出血性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病率、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短期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2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的发生率为7.3%。继发出血多发生在缺血性卒中后2周内,第1周为31例(59.6%),第2周为17例(32.7%)。发病1周内发生HI者的短期预后较1周后发生者差(P〈0.05)。根据影像学特点,HI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与非血肿型相比,血肿型的短期预后明显不良(P〈0.05)。HI的死亡率为15.4%。[结论]对于心源性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在发病1-2周内进行影像学复查,将有助于HI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群数量的观察,了解DC亚群在肺结核病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DC亚群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的三色分析法检测70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的DC1及DC2亚群. 结果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外周血DC1/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2/PBMC及DC1、DC2的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DC1/DC2值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肺结核非活动期患者与健康者外周血DC1/PBMC、DC2/PBMC及DC1、DC2的绝对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健康者比较DC1/DC2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外周血DC的绝对数明显低于非活动期(P<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DC1和DC2数均明显降低.提示外周血树突细胞亚群(DC1、DC2)的检测可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反映病情变化,也说明DC在结核病免疫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