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0篇
  免费   1150篇
  国内免费   863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620篇
口腔科学   202篇
临床医学   1496篇
内科学   895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4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73篇
综合类   309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289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1365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76篇
肿瘤学   56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1135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30篇
  2008年   930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胡长坤  曹世龙 《癌症》1993,12(5):375-377
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研究鼻咽癌上皮样细胞株(CNE)的细胞周期动力学。结果发现CNE细胞仍保持原代细胞的DNA含量水平(超三倍体和亚四倍体),随着细胞接种时间的延长细胞周期中G0/G1时相细胞的百分数逐渐升高,而S%和G2+M%则逐渐降低。该项研究还发现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细胞的运动均逐渐延缓,其中以G0/G1和G2+M时相细胞的运动减慢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2.
腹部外科感染主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越来越多强有力的新型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感染依然是外科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由于宿主、微生物和抗菌药物三方面各自力量的消长和相互间关系的变动,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常见细菌的构成比和药物敏感性均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只有及时掌握这种变化趋势,才能针对性地选用最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从而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3.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附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的效果。方法 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听神经98例。肿瘤直径512~29.7min.平均18.8mm。采用多个放射中心联合照射,周边等剂量曲线为45%-70%,边缘剂量10-13Gy。结果 81例获14。84个月随访,平均39个月。MRI示41例(50.6%)肿瘤缩小,38例(46.9%)无变化,2例(2.5%)增大;25例(30.9%)肿瘤中心失增强。无面瘫和面部麻木,听力保留率59.2%。结论 伽玛刀对听神经瘤有较高的肿瘤控制率,并能保留有用听力,对面神经、三又神经损伤小,是小至中等大小听神经瘤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及术后残余和复发肿瘤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RG)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传递之问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金(FG)逆行标记对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神经末梢的来源作追踪定位,并结合SP、CGRP免疫荧光标记法,研究大鼠DRG内FG标记阳性神经元中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结果:FG逆行标记结果发现,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的神经末梢起源于第6腰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L6-DRG)和第1骶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S1-DRG)的神经元。对这些神经元分别作SP、CGRP免疫荧光标记后发现,标记细胞大小不等,分别呈深红色和深绿色,沿神经束成行排列或散在分布。FG/SP、FG/CGRP双标记阳性细胞均为中小型,其数量分别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3和1/2,FG/SP/CGRP三标记阳性细胞占FG逆行标记阳性细胞总数的1/5。结论:大鼠L6-DRG和S1-DRG内的SP、CGRP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阴茎包皮系带感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主客观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了解临床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观、客观因素。方法:对2002年间在我院行ASIK的164例患者325只眼(其中3例为单眼)进行连续性临床观察研究,分别进行术前、术后问卷式主客观因素调查,并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手术中疼痛程度与手术后视力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解除患者术前忧虑及避免术中疼痛对提高术后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对46例下肢静脉炎患者在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基础上采用DRO型快速加压止血器袖带缚扎患肢近端,辅以药物局部阻滞治疗,结果治愈3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7%.提示静脉局部阻滞治疗下肢静脉炎疗效显著,方便经济;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可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7.
去除外膜的外周神经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损伤经显微外科技术处理的自体外周神经移植后神经纤维的再通及后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利用改良Allen撞击方法建立脊髓打击损伤模型,12周后,将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切取后肢腓肠神经,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去除神经外膜,将其修剪成小段,游离移植于脊髓损伤处,对照组仅显露脊髓损伤段,不作神经移植。分三个时相点(1、2、3个月)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并观察损伤移植处的形态学变化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损伤移植处脊髓的形态学明显好转;损伤移植处上段脊髓中,移植1个月组有HRP阳性标记物,以后逐渐增多;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结论经显微外科技术预处理外周神经组织移植后可促进大鼠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8.
青霉素及克林霉素在兔椎间盘中的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青霉素和克林霉素渗透兔椎间盘的情况,分析其渗透性差异的原因。方法: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4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只,分别经兔耳缘静脉注射青霉素(A组)和克林霉素(B组)。A组每只每次静脉注射青霉素钠4.8mg,每隔0.5h一次,共给药5次;B组每只每次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9mg,每隔2h一次,共给药5次。A、B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0.5h、2h抽取血样,1ml/只,随后立即处死,取出L4/5髓核。将所有血样和髓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药物在髓核中的渗透率(髓核药物浓度/血药浓度×100%)。结果:克林霉素渗透椎间盘髓核的渗透率为38.7%~49.0%,平均为(43.3±3.9)%:青霉素的渗透率为0~1.2%.平均(0.7±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克林霉素渗透椎间盘髓核的能力比青霉素强。  相似文献   
69.
大鼠上丘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胚胎时期及生后早期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上丘的分布,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NO)在上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孕17d起至生后14d大鼠上丘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结果:孕20d上丘深白层与深灰层出现NOS阳性神经元。P0上丘中层也观察到NOS阳性神经元。随着发育,阳性神经元增多,胞体增大,染色加深。到P14,视神经层出现少许:NOS阳性神经元,浅灰层观察到大量的NOS阳性神经元。结论:胚胎20天上丘深层首先出现NOS阳性神经元并沿腹背方向发生,提示NO在上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全胃切除术是常见的胃癌根治术之一。尽管消化道重建的方式繁多,但何种最好尚无定论。经检索近年来有关全胃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临床研究报道,主要介绍不同空肠肠袋、Roux-en-Y重建术式的优劣。结果表明,空肠肠袋、Roux—en—Y重建术式并不显著增加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改善术后早期食物摄入和体重增加。多数报道认为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肠袋重建并未增加手术的风险,而且在早期能改善食物摄入,增加体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患者术后长期效果,由于其影响因素涉及范围广,如地区差异和经济条件等,故要得出一精确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现就非十二指肠径路的主要方式及效果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