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74篇
  免费   10468篇
  国内免费   5811篇
耳鼻咽喉   806篇
儿科学   2052篇
妇产科学   1010篇
基础医学   7951篇
口腔科学   1696篇
临床医学   13744篇
内科学   10437篇
皮肤病学   1023篇
神经病学   3292篇
特种医学   3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882篇
综合类   23022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0390篇
眼科学   2196篇
药学   11981篇
  176篇
中国医学   8809篇
肿瘤学   5788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400篇
  2022年   3103篇
  2021年   4742篇
  2020年   3924篇
  2019年   2792篇
  2018年   2777篇
  2017年   3263篇
  2016年   2803篇
  2015年   4388篇
  2014年   5598篇
  2013年   6431篇
  2012年   9049篇
  2011年   9382篇
  2010年   7485篇
  2009年   6391篇
  2008年   7019篇
  2007年   6749篇
  2006年   6008篇
  2005年   4948篇
  2004年   3490篇
  2003年   3030篇
  2002年   2396篇
  2001年   1917篇
  2000年   1504篇
  1999年   939篇
  1998年   437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长转录组基因信息。方法:通过PacBio Sequel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马鞭草根、茎、叶3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并基于序列同源性对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得到马鞭草全长转录组的遗传信息。结果:测序数据经过质控后获得197542个高质量的转录本及169063条环形一致性序列(CCS),检测出4955个转录因子。其中161062个(81.53%)转录本在非冗余蛋白(NR)、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数据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GO)数据库、蛋白家族(Pfam)数据库和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中均得到注释。MISA分析发现5406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还预测到70050个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和45499个信使核糖核酸(mRNAs),并在马鞭草全长转录组中共鉴定到了60个转录本可能参与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马鞭草的全长转录组信息特征,可为后期开展马鞭草功能基因鉴定、解析萜类化合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冯静  李玲玲  崔瑛 《中草药》2023,54(2):586-592
目的 观察茯苓对阴虚水肿模型大鼠的影响,研究茯苓利水作用特点及机制,并评价茯苓对阴虚水肿所表现出热象的影响。方法 尾iv阿霉素联合ig甲状腺片复制阴虚水肿模型大鼠,给予茯苓水煎液或六味地黄丸干预4周,观察大鼠水肿情况和一般生长状态,检测24 h尿量和尿蛋白,测量肛温,进行冷热板实验计算热板停留时间比;检测血清总蛋白(total cholesterol,TP)、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水平;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Klotho和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  相似文献   
993.
崔琪  俸明康  丰日落  王涛  张绍山  李莹  陈晨  刘圆 《中草药》2023,54(3):898-906
目的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鉴定分析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全面分析甘松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基因结构、导肽、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甘松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出20个MADS-box转录因子,含有90~36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在10 179.96~41 707.68,理论等电点范围为4.87~10.43,主要在细胞核表达,均含有MADS保守结构域,均不含信号肽、导肽以及跨膜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甘松MADS蛋白主要属于TypeII型。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鉴定了甘松MADS-box家族转录因子,为甘松深入研究甘松MADS-bo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为甘松的药用成分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培育优质甘松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槲皮素是蔬菜、水果、中药中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糖尿病、抗菌、抗炎、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由于槲皮素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各种方法设计和合成新的槲皮素衍生物,以改善其缺点,进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对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抗糖尿病、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为天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毛艳萍  李玉婵  杨玉萍  李欢  张翼冠  侯大斌 《中草药》2023,54(11):3647-3654
目的 从转录组层面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β-香树脂醇合酶(β-amyrin synthase,β-A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表达及功能进行分析验证,以期为解析柴胡皂苷的合成和调控提供基础。方法 基于全长转录组数据挖掘北柴胡β-AS基因家族成员(BcBASs),利用在线软件对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大肠杆菌和烟草验证关键基因的功能。结果 从北柴胡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到不冗余的β-AS基因6个,可分为3个亚家族,它们都具有典型保守区域DCTAE、MWCYCR和QW。进化分析表明,BcBAS1BcBAS2BcBAS4BcBAS5BcBAS6可能为单功能β-AS基因,BcBAS3可能为多功能β-AS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各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有差异。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BcBAS1可溶性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87 000,烟草瞬时表达表明BcBAS1编码蛋白具有β-AS功能,能促进β-香树脂醇的积累。结论 对北柴胡中6个不冗余的β-A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BcBAS1可溶性重组蛋白,在烟草中验证了BcBAS1为有功能的β-AS,为柴胡皂苷合成调控机制和生物合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作为一种名贵的滋补类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多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基于中国知网及PubMed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分析当前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总结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DHP)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分析其多糖成分与其他常用石斛品种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DHP,为DHP产品的深入开发与研究及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7.
韦卓纯  林绘  彭颖  张卉青  李健 《中草药》2023,54(15):4856-4865
目的 建立清热消炎宁胶囊(Qingre Xiaoyanning Capsules,QXC)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多批次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及色谱检测方法,建立合适U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条件。色谱柱为UPLC HSS T3柱(50 mm×2.1 mm,1.8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体积流量0.5 mL/min。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对20批清热消炎宁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清热消炎宁胶囊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测定要求,获得21个共有峰,运用对照品比对方式指认了7个色谱峰;2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54,样品间一致性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NMR和MS)鉴定化合物结构,测试各化合物对HepG-2和MCF-7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从连翘7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26个化合物,分别为2-(4-羟基苯基)乙基-6-O-[(4-羟基苯基)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木通苯乙醇苷B(2)、2-(4-羟基苯基)乙基-6-O-(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3)、6''-O-香豆酰-1''-O-[2-(3,4-二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松脂素(5)、8-羟基松脂素(6)、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表松脂素(8)、(+)-1-羟基-2-表松脂素(9)、连翘脂素(10)、(+)-表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落叶松脂素(12)、(-)-落叶松脂素(13)、rel-(7R,8''R,8S)-forsythialan C(14)、rel-(7R,8''R,8R)-forsythialan C(15)、(7''S,8R,8''R)-异落叶松脂素(16)、罗汉松脂素(17)、罗汉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8)、(-)-甘密树皮素B-β-D-吡喃葡萄糖苷(19)、(7R,7''R,8S,8''R)-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7,7''-环氧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0)、(7R,7''R,8S,8''R)-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7,7''-环氧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1)、10-O-β-D-桃金娘烯醇苷(22)、neryl-β-D-glucopyranoside(23)、α-松油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24)、连翘环己醇酮(25)和阿魏酸甲酯(26)。结论 化合物134192426为首次从连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在40 μmol/L浓度下化合物518对HepG-2和MCF-7细胞系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活性。  相似文献   
999.
天然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资源、种类丰富且具有多种药效如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抑菌、心脏保护、预防肥胖与糖尿病等多种药效作用。目前,植物多酚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利用纳米、微胶囊等技术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从而产生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以植物多酚为研究对象,通过Phenol-Explorer等数据库挖掘,结合文献研究,综述其在植物中的分布、种类、生物活性及开发利用现状,为植物多酚的综合开发利用及植物多酚新资源的发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并基于神经再生关键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p-CREB)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大脑中动脉梗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复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方法复制PSD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血府逐瘀低、高剂量(0.43、0.86 g/kg)组和氟西汀(1.8 mg/kg)组,每组18只。连续给予药物干预28 d,利用神经功能评分、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考察血府逐瘀胶囊对PSD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以及抑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