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15篇
  免费   2714篇
  国内免费   1755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儿科学   380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1468篇
口腔科学   440篇
临床医学   2789篇
内科学   2275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685篇
特种医学   997篇
外科学   2076篇
综合类   678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875篇
眼科学   263篇
药学   2916篇
  34篇
中国医学   3156篇
肿瘤学   992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873篇
  2021年   1097篇
  2020年   1006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480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1217篇
  2013年   1627篇
  2012年   2382篇
  2011年   2560篇
  2010年   2248篇
  2009年   1854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1798篇
  2006年   1568篇
  2005年   1302篇
  2004年   814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名中医验方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心衰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实验探讨温阳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与方向。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温阳益气活血方中潜在活性成分;GEO数据库获得潜在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Venny在线平台获得慢性心衰的主要致病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方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及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网络图,分析方药中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蛋白;使用R语言的Cluster Profiler工具包对方药作用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tic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借助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随机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60例慢性心衰患者入选试验组,按随机分为化学药组和中西药组,各组30例。化学药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d)、氢氯噻嗪片(50 mg/d)、螺内酯片(40 mg/d)、琥珀酸美托洛尔片(23.75 mg/d)及地高辛片(0.125 mg/d)联合用药,1次/d;中西药组在常规化学药物口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阳益气活血方颗粒剂,6 g/次,2次/d,2组疗程均为15 d。对照组于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抗凝管采集前臂静脉血,后随机抽取10例外周血用于基因芯片的差异检测;试验组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最后随机抽取2组中各5例药物干预前后的外周血用于基因芯片的差异检测。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Prime View TM Human Gene Expression Array基因芯片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的转录组学及RNA技术分析温阳益气活血方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出方药潜在活性成分6个和236个药物靶点;得到方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潜在作用靶点17个;通过GO分析得出519个生物过程、5个细胞组分、14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89条信号通路。2组慢性心衰患者给予不同药物干预后,中西药组外周血基因表达谱中共检测出42640个基因,化学药组为37081个基因,2种干预方法均能影响慢性心衰外周血的基因表达,单纯化学药较中西药联合干预改变慢性心衰的差异基因数目少。相关检测指标血清脑钠肽前体(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中医症状积分及心功能疗效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揭示了温阳益气活血方干预慢性心衰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ZNF331、TRAPPC10、SMAD7、MYC、RORA、PCNA基因相关,涉及Th17细胞分化、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var. gracilistylu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研究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五加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降羽扇豆烷型三萜3α,4α,11α-三羟基-23-降羽扇豆-20(29)-烯-28-酸(1)和4个已知羽扇豆三萜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23-氧-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3)、23-氧-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4)和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3,28-二酸(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印象酸。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无显著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93.
蝙蝠葛碱复合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  魏丹  张雪  赵江丽  贾东升 《中草药》2021,52(8):2276-2284
目的使用聚乙烯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作为载体材料制备蝙蝠葛碱复合纳米胶束(dauricine composite nanomicelles,Dau-CNMs),并通过大鼠ig给药评价其药动学情况。方法采用溶剂蒸发-薄膜分散法制备Dau-CNMs,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了Dau-CNMs处方中Soluplus~?与TPGS用量配比;分别考察了Dau-CNMs和蝙蝠葛碱单纯纳米胶束(dauricine single nanomicelles,Dau-SNMs)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并通过MTT法评估了Dau-CNMs的细胞毒性,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了蝙蝠葛碱原料药、Dau-SNMs和Dau-CNMs的细胞跨膜转运性质;通过大鼠ig给药比较蝙蝠葛碱混悬液、Dau-SNMs和Dau-CNMs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经实验筛选得到Dau-CNMs的最优处方:Soluplus~?与TPGS用量比为7∶1;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Dau-SNMs和Dau-CNMs均呈圆整球状分布;Dau-CNMs的细胞毒性较低,且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跨膜转运能力;与蝙蝠葛碱混悬液组和Dau-SNMs组比较,Dau-CNMs组大鼠ig给药显著提高了药物达峰浓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结论以Soluplus~?与TPGS作为载体材料,将蝙蝠葛碱制备成复合纳米胶束,能够显著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94.
总结针灸古代文献中窦汉卿针灸处方特点和规律,为研究窦汉卿学术思想以及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参考。对窦氏针灸处方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建立窦汉卿针灸处方数据库,对处方中的腧穴进行频次分析,并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处方用穴规律。共收录窦汉卿针灸处方446个,针灸处方最多用穴12个。治疗病种以内科病症、头面躯体痛症及五官科病症最多。窦汉卿所有处方中总共用穴205个,包括25个奇穴。窦汉卿针灸处方中关联程度较强的穴对有7组,分别为合谷-足三里、足三里-中脘、合谷-曲池、合谷-委中、曲池-肩井、委中-曲池和委中-足三里。选穴原则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配穴方法以上下配穴、本经配穴和表里经配穴为主;注重刺灸法与腧穴的配合,注重针刺顺序。  相似文献   
995.
贾洪  徐静  轧春妹 《天津护理》2007,15(2):94-95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治疗肝病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无效病例。两组效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的方法治疗便秘,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效果与灌肠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通过训练,还可教会患者自我施行,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一种自我保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贾健玮  周骏奥 《新中医》2021,53(21):100-103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评分、Rivemead 运动指数(RMI) 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 评分、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 上肢) 及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 下肢) 评分变化,并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高于对照组83.6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降低(P<0.05),ADL、RMI、BBS、S-FMMFA 上肢、S-FMMFA 下肢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 评分较低(P<0.05),ADL、RMI、BBS、S-FMMFA 上肢、S-FMMFA 下肢评分均较高(P<0.05)。2 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肢体活动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572G/C多态性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采用1对引物,2对荧光标记探针,结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和熔点曲线分析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72G/C,-597G/A2个位点多态性。结果用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23名健康查体者进行检测,发现中国汉族人IL-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GG,GC,CC型;-597位点仅发现4名为GA型,其余均为GG型,尚未发现从型。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法简便快速,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准确、经济的特点,适合临床基因快速分型。  相似文献   
998.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抗休克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 血性休克动物模型。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失血组(假Hem组)、失血性休克组(Hem组)、迷走神 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电刺激组(STM组)、胆碱酯酶抑制组(THA组)和N受体拮抗组(α-BGT 组)。将左迷走神经远端连接刺激电极,于制模成功后即刻行电刺激(5 V、2 ins、1 Hz)12 min。颈总动脉置管连 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模型稳定后45 min测定各组动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组织核因 子-kB(NF-kB)含量。结果失血性休克动物的MAP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与假Hem组比较。Hem组血浆 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NF-kB表达明显增强。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动物MAP迅速升高,血 浆TNF-α含量较Hem组显著降低(P均<0.01),肝组织NF-kB表达减弱。迷走神经离断后静脉注射胆碱 醣酶抑制剂四氢氨基丫啶(THA)可产生与电刺激迷走神经类似的作用。但电刺激前静脉注射N胆碱能受体 α7亚单位阻断剂(α-BGT),则可消除电刺激迷走神经的抗休克效应。结论 胆碱能抗炎通路具有潜在的抗失 血性休克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休克病程中过度的全身性炎性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通络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99%,107/123)优于对照组(68.57%,48/70)(P<0.05);观察组尿浊、腰酸乏力、眼睑浮肿、肢体麻木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UT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BUN、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bA1c%低于对照组(P<0.01),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通络法可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虚络脉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UTP、HbA1c%、TC、TG、LDL-C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泻心胶囊对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症状、炎症因子、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炎症因子、血脂的变化。结果:心绞痛主要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心胶囊能够有效治疗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绞痛主要症状,降低ICAM-1、CRP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