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8篇
  免费   2482篇
  国内免费   1497篇
耳鼻咽喉   391篇
儿科学   409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1639篇
口腔科学   463篇
临床医学   2850篇
内科学   2289篇
皮肤病学   285篇
神经病学   681篇
特种医学   10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22篇
综合类   6730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549篇
眼科学   313篇
药学   3001篇
  51篇
中国医学   2329篇
肿瘤学   1262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884篇
  2021年   1229篇
  2020年   1002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571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245篇
  2013年   1576篇
  2012年   2270篇
  2011年   2277篇
  2010年   2116篇
  2009年   1752篇
  2008年   1852篇
  2007年   1798篇
  2006年   1619篇
  2005年   1250篇
  2004年   899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1 毫秒
991.
纪振华  武婷  蔡璐 《天津医药》2018,46(5):487-492
摘要: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体外循环 (CPB) 下使用七氟醚对成人心脏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用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 Embase、 PubMed、 Google scholar、 中国知网、 万方、 维普等数据库, 检索的关键词包括: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肺保护、 七氟醚Meta分析。检索时间截止为2017年12月。获取公开发表的有关在CPB下七氟醚对肺保护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单独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 利用 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入选11篇RCT文献, 440例患者, 其中七氟醚组220例、 全凭静脉麻醉 (TIVA) 组 220例。结果显示, 与TIVA组相比, CPB中使用七氟醚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 (IL) -6 (P=0.005) 和IL-8 浓度 (P=0.01), 减少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P<0.001)。但是2组间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浓度 (P=0.19)、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P(A-a) O2 ](P=0.68) 和氧合指数OI (P=0.3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CPB期间使用七氟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部分炎性因子的浓度, 减少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但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在CPB中用七氟醚具有确切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及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高压氧及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要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构建小鼠 Krüppel 样因子 4(KLF4)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 KLF4 过表达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RAW264.7 细胞株。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KLF4 后,构建重组质粒 pLVX-KLF4,并 通过 PCR、双酶切和测序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重组质粒与 pSPAX2、pMD2.G 辅助质粒通过 Lipofectamine® 3000 共转 染 293T 细胞,包装病毒并测定病毒滴度。将获得的慢病毒感染 RAW264.7 细胞,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 KLF4 mRNA 的表达。分选流式细胞仪分选 GFP 阳性 RAW264.7 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 KLF4 对 RAW264.7 细胞周期的影响。 EdU 法检测 KLF4 对 RAW264.7 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经 PCR、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包含小鼠 KLF4 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RT-PCR 证实 Lenti-KLF4 感染的 RAW264.7 细胞中 KLF4 mRNA 表达高于未感染的 对照组 RAW264.7 细胞(P<0.05)。初次浓缩后测定小鼠 KLF4 基因重组慢病毒的滴度为 2.05×108 TU/mL。分选出 KLF4 过表达的 RAW264.7 细胞。KLF4 过表达的 RAW264.7 细胞周期变化显示为 S 期延长,G0/G1 期缩短。EdU 检 测显示 KLF4 过表达的 RAW264.7 细胞增殖活性增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 KLF4 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 KLF4 过表达的 RAW264.7 细胞株,KLF4 过表达促进了 RAW264.7 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发生ADR患者临床资料,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的住院患者ADR报告,收集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肿瘤患者病历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ADR报告,按患者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病历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5年合格ADR报告共1 053份,男487例(46.25%)、女566例(53.75%);药品种类涉及20类,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心血管系统药、抗微生物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抗肿瘤用药、诊断用药;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例数最多,共529例(50.24%);新的ADR有30例(2.80%),严重ADR有90例(8.39%)。2014年和2015年抗肿瘤药合格ADR报告186例,严重ADR有25例(13.4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共有3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谷草转氨酶量;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共有2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的降低和血小板数的减少。结论:医疗机构需重视ADR监测、加强上报ADR报告质量管理;临床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指标、抗肿瘤药检测危险因素,以便及时得到预警信息,为合理指导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全面了解和掌握宁夏地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发现辐射防护中的薄弱环节,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方法 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2013-2016年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对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监测了364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9、1.76、1.19、1.06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排前三位的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岗位的分别为技师(1.6 mSv/a)、医师(1.32 mSv/a)和物理师(1.24 mSv/a)。结论 宁夏地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仅次于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位列所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类别第二位。除要加强核医学科本身辐射场所防护和监测外,还应根据不同岗位人员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和调配工作量,从而更好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避免过高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对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分离术后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FET的不孕症患者,在进入FET周期前宫腔镜检查确诊IUA,行宫腔镜下IUA分离术,术后复查宫腔镜显示宫腔形态正常行FET,共310例。根据患者是否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对照组)实施激素替代周期FET,共190例;B组(治疗组)为激素替代周期并在患者月经干净后每日阴道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50 mg,应用至移植前,共120例。首先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其次将A组及B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IUA组和中重度IUA组,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B组临床妊娠率[50.83%(61/120)]高于A组[34.74%(6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胚胎种植率[31.17%(72/231)]略高于A组[21.82%(79/3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轻度IUA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与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重度IUA患者的临床妊娠率[44.78%(30/67)]及胚胎种植率[28.46%(37/130)]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可提高IUA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尤其对中重度IUA术后患者可显著提高其FET妊娠率。  相似文献   
997.
潘程宇  季兴 《安徽医药》2018,22(8):1573-1574
目的 分析总结复方苯乙哌啶的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救治要点,以汲取经验教训.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共7例误服复方苯乙哌啶导致中毒的儿童的临床治疗.结果 经综合治疗,7例患儿中,6例救治成功,自动出院1例,痊愈5例,好转1例,治愈率71.43%.出院1个月后随访的6例患儿,未见症状反复.结论 过量服用复方苯乙哌啶可造成中毒,大剂量时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及时就治,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一般预后良好.同时指导家长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及监护.  相似文献   
998.
申静  纪俊雨  李雯  袁帅  赵宇明 《安徽医药》2018,22(10):1909-191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CTMPR)技术联合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疑似支气管结核患者122例,采用64层螺旋CTMPR和CTVE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衡量其诊断效能。 结果 经FOB最终确定108例支气管结核,CTMPR联合CTVE技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6%、71.4%、96.2%、55.5%及90.2%。经FOB最终确定病变类型包括充血水肿型74处,浸润增殖型48处,溃疡肉芽型50处,瘢痕狭窄型46处,共218处;CT诊断相符的204处,符合率93.6%,不同FOB病变分型的CT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OB最终确定并发症包括阻塞性肺不张26例、阻塞性肺炎18例、阻塞性肺气肿15例,共59例,CT诊断相符的有56例,符合率94.9%。 结论 64层螺旋CTMPR联合CTVE诊断支气管结核的准确率较高,是临床上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99.
计美美  林茜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277-1281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之一。留守儿童除缺乏父母关爱之外,食物、医疗、教育等资源也相对匮乏,更易出现健康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为后续的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Large cranial defects resulting from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performed for refractory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fter head trauma is one of the indications for cranioplasty, and this procedure is commonly performed 3 months after craniectomy. However, the large cranial defect would lead to the kinds of complications early during the phase of these patients' recovery, which would go against rehabilitation.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23 patients undergoing early cranioplasty (5-8 weeks after craniectomy) in the last 4 years with a detailed choice of patients, outcom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head trauma and large craniectomy, as well as assessment of prognosis. The early outcome (1 month later) revealed most of the patients who had conscious disturbance before the cranioplasty recovered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presented an improved neurologic function. The long-dated prognosis (18 months later) revealed that 17 patients were good (independent patients) in this series (74%), whereas four patients survived with a severe disability (17%) and two remained in a vegetative state (9%). No dead patients or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fter the procedure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Most patients' complications were relieved after the cranioplasty with improvements of symptoms or imag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In conclusion, we consider that with the appropriate choice of patients and materials, early cranioplasty for large cranial defect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would be safe and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neurologic function and prognosis. To our knowledge, this series may be the first detailed report in English about early cranioplasty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We are going to perform prospective and retrospective contrastive studies to further confirm the effects of this procedure on the patients with large cranial defects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