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7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433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390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846篇
内科学   598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3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22篇
综合类   173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79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780篇
  27篇
中国医学   797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抑癌基因P53突变与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突变在宫颈不典型增生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法检测了5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26例宫颈息肉,25例慢性宫颈炎症组织中P53外显子7-8的变异。结果:宫颈不典型增生,息肉,炎症组织中均未见P53外显子7-8缺失;宫颈不典型增生,息肉组织中PT53外显子7-8突变阳性率分别为16%,3.85%,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2.
虎杖提取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分别以地塞米松、阿司匹林和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药,采用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和大鼠的多种炎症模型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 J);对小鼠、大鼠纸片法所致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肿胀足中炎症介质PGE2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对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肾上腺切除大鼠纸片法致肉芽肿(P<0.01)及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P<0.05)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其抑制率均较正常大鼠相应实验抑制率有所降低。[结论]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合成、抑制细胞免疫及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3.
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胰岛素抵抗的针灸治疗的研究概况。发现针灸在调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肥胖症等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对于胰岛素抵抗可致的各方面的病理生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74.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 :为了解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 :概述我国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 :我国医药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实际 ,采取相应对策 ,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共同维护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5.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中风和脑外伤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 (botulinumtoxinA ,BTXa)能否有效、安全地治疗下肢肌痉挛 ,改善步行能力及步行速度。方法  2 7例中风、脑外伤患者 ,选择下肢肌肉局部注射国产BTXa。每个病人每次选择 3~ 5块肌肉 ,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介于 5 0~ 10 0U ,每次病人接受的注射总量小于或等于 40 0U。所有病人同时接受步态训练等康复治疗。注射前、注射后 2、4wk按改良式Ashworth量表 (ModifiedAsh worthScale ,MAS)评定肌张力 ,足印分析法 (footprintanaly sis)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 ,研究各肌群肌张力变化与步态参数的关系。结果 整体比较 ,注射后 2wk(股直肌除外 )、4wk与注射前相比 ,各肌群肌张力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值 (T D值 )除步角外 ,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 <0 0 1或 <0 0 5 )。注射前与注射后 4wk比较 ,步长、步宽、步速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注射后 2wk与 4wk比较 ,步长、步速有改善(P <0 0 5 )而步宽、步角变化不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各肌群肌张力降低与步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BTXa下肢肌肉局部注射结合步态训练 ,可以明显改善中风、脑外伤的痉挛步态 ,由此显示局部的化学去神经方法与康复训练相结合 ,可以使特定的功能改?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离鉴定蘡Ao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HPLC方法分离,对其进行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自蘡Ao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多酚化合物,均属首次分离。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9-氧-β-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了新型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二吡呋酯 (ADV)po给药后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猕猴po或iv给药ADV后 ,血液中只检测到活性代谢物阿德福韦(ADF) ,因此用ADF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来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猕猴poADV后 ,tmax为 0 .99~ 1.70h ,t1/ 2 为 1.6 4~ 5 .4 3h ,Cl为 9.14~ 13.91L·h- 1·kg- 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19.9%。连续 7dpo给药(每日 1次 )后未发现药物累积现象。肾脏和肝脏中ADF的含量仅次于胃肠内容物。ADF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结论 在给药量范围内表现为线性动力学 ,在靶器官肝脏中分布较多 ,主要从尿液中排出。  相似文献   
78.
mGM-CSF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pc—mGM—CSF重组质粒载体,为mGM—CSF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脾脏中获得目的基因mGM—CSF,克隆于pcDNA3.1/Myc-His(-)(A)质粒上,成为pc-mGM-CSF,用PCR、酶切进行鉴定,然后用脂质体转染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用G418筛选后通过RT—PCR和SDS—PAGE鉴定,将转染SP2/0上清加入NFS-60细胞,检测蛋白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中含有mGM—CSF基因,在SP2/0中有表达,且表达产物能分泌到肿瘤细胞外,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用mGM—CSF依赖株NFS-60细胞检测证明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含mGM—CSF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胸部病灶穿刺活检质量控制的经验.方法 用质量控制的方法全部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80例胸部肿块。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明确诊断率94%,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用质量控制的方法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0.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同时测定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300SB-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 (pH=5.6),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分别在0.62-631.8 μg·mL-1和 0.66-677.5 μg·mL-1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 - 101.4%和99.1%-100.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2%-1.5%和0.1%-2.6%.结论该法简单、精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满足其原料和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