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81篇
  免费   20681篇
  国内免费   14145篇
耳鼻咽喉   2166篇
儿科学   3008篇
妇产科学   4876篇
基础医学   28134篇
口腔科学   4202篇
临床医学   30126篇
内科学   38275篇
皮肤病学   2809篇
神经病学   13357篇
特种医学   84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6篇
外科学   26213篇
综合类   33862篇
现状与发展   48篇
一般理论   45篇
预防医学   14471篇
眼科学   6612篇
药学   23920篇
  157篇
中国医学   10864篇
肿瘤学   20277篇
  2024年   452篇
  2023年   3086篇
  2022年   5165篇
  2021年   11226篇
  2020年   8298篇
  2019年   7520篇
  2018年   7970篇
  2017年   6954篇
  2016年   6643篇
  2015年   10061篇
  2014年   12675篇
  2013年   11869篇
  2012年   17527篇
  2011年   19204篇
  2010年   11694篇
  2009年   9365篇
  2008年   12748篇
  2007年   12796篇
  2006年   12352篇
  2005年   12432篇
  2004年   8591篇
  2003年   7635篇
  2002年   6596篇
  2001年   5982篇
  2000年   6102篇
  1999年   6394篇
  1998年   3631篇
  1997年   3648篇
  1996年   2786篇
  1995年   2582篇
  1994年   2230篇
  1993年   1496篇
  1992年   2289篇
  1991年   1996篇
  1990年   1664篇
  1989年   1454篇
  1988年   1263篇
  1987年   1151篇
  1986年   933篇
  1985年   748篇
  1984年   491篇
  1983年   380篇
  1982年   224篇
  1981年   201篇
  1980年   191篇
  1979年   243篇
  1978年   141篇
  1977年   112篇
  1976年   97篇
  1974年   1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免费医学信息检索在医学编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免费医学信息检索途径,探讨免费医学信息检索在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参考文献等编辑加工中的作用,提出医学编辑应掌握医学信息检索技能,熟悉常用免费医学数据库的检索,利用医学信息检索提高工作效率及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972.
吸毒人群口腔黏膜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口腔卫生习惯、个人嗜好,以及口腔黏膜病的患病情况,以期对此类人群进行早期口腔黏膜病的防治。方法 1999~2000年对厦门戒毒所200名吸毒人员进行口腔健康调查,通过询问及口腔检查了解此类人群口腔黏膜患病情况及与不良嗜好的关系。结果 200人中有125人患有9种口腔黏膜病,患病率最高为尼古丁口炎(27.5%),其次为口干症(26.6%),白色水肿(22.5%)。有口腔梅毒病史4例。200人均有吸烟嗜好,饮酒者190人,嗜酒者32人,占16%。结论 吸毒人群是不良嗜好的高发人群,是口腔黏膜病的高发人群,是性病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973.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ERBB-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RBB-2在儿童髓母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ERBB-2表达,按术后生存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结果:8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ERBB-2阳性表达72例(85.71%),A、B、C三组间ERBB-2阳性表达分别为100%,88.9%,40%(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ERBB-2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它与预后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ERBB-2表达水平可作为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74.
975.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伴系统性硬化症(SSc)的预后仍不十分清楚,该研究拟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从一个含580例患者的PBC数据库中选出43例PBC伴SSc患者,同时为每例PBC—SSc患者匹配2例单纯PBC患者作为对照,监测初次就医时的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局限皮肤型SSc者40例(93%)。诊断PBC时的中位年龄为49.7岁,胆红素浓度为17μmol/L,白蛋白水平为40.5g/L。24例(56%)患者于SSc后在中值为4.9年发生PBC。配对患者诊断PBC时的中位年龄为53.2岁、胆红素浓度为12μmol/L、白蛋白水平为41g/L。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相似:PBC—SSc组为3.16年,单纯PBC组为4.8年。PBC—SSc患者南于较少接受移植手术(HR0.068;P:0.006),在校正性别、年龄、胆红素对数及碱性磷酸酶等因素后,其移植术或死亡风险(HR0.116;P=0.01)均明显降低,同时胆红素上升的比例亦较低(P=0.04)。  相似文献   
976.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与探讨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关节镜下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5年4月,本所共收治21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4·7岁。运动员7例,非运动员14例。左踝9例,右踝1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探查,镜下切除造成撞击的组织,同时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于踝关节扭伤后,其中16例为内翻伤。单纯前外侧撞击9例,单纯前内侧撞击2例,单纯外侧撞击1例,前内和前外撞击同时存在9例。关节镜下发现撞击组织为滑膜组织的20例,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5例,纤维瘢痕组织4例,距腓前韧带组织3例,半月板样组织3例。合并关节软骨损伤16例。病理检查确认造成撞击的组织为慢性炎症性滑膜组织、韧带组织、肉芽组织。半月板样组织病理表现为慢性滑膜炎或致密结缔组织伴软骨化生,或慢性滑膜炎伴肉芽组织形成。结论: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多发生在创伤后,尤其内翻伤后较常见。部位以踝关节前外侧多见,内侧也可发生。撞击组织以滑膜组织最常见,其次为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增厚、纤维瘢痕组织和损伤的距腓前韧带组织。软组织撞击部位与软骨损伤部位符合程度不显著(χ~2=2·524,P=0·112)。  相似文献   
977.
采用已报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DNA的检测方法(简称LL法)。从1982年在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1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125株(95.4%)中检出质粒,可分为21质粒谱。经单向及双向二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别,按分子量共有16个CCC型质粒带(P_1~P_(16))。用改良的LL法制备E.coli V517菌株质粒DNA,建立了简便的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DNA分子量的参考系统。结果表明:要本实验条件下,P_1~P_(16)的分子量为1.42 Md~22.24±0.73 Md;以含有14.88、2.66±0.06 Md质粒谱的菌株较常见,占总数的25.2%;2.66±0.06 Md的质粒最常见,在73.3%的菌株中检出。  相似文献   
978.
陈邕 《中国药房》1995,6(6):20-21
本文通过抽样统计国内部分医院抗生素用药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主要抗生素作为医院主力品种(列前10名)的普及概率、用量逐年的位次变化及变化趋势。同时还对不同类型医院在用药上的差别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9.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e-walking locomotor strategies and psychomotor developments in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R), 50 children with non-specific M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29 boys and 21 girls, 96% of whom had moderate to severe MR. They were followed from 4-53 months to 25-99 months of age, and their follow-up periods ranged from 10 to 48 months (mean 30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pre-walking locomotor strategies, these children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crawling group (n = 34) who used crawling or creeping as their main locomotion pattern before independent walking; the shuffling group (n = 9) who used shuffling prior to independent walking; and the direct-walking group (n = 7) who did not have any other locomotor strategies except rolling. In almost all motor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 children in the direct-walking group developed earlier than those in the crawling and shuffling groups. Children in the crawling group had more advanced developments than those in the shuffling group. The difference in the mean ratio developmental quotients of the Bayley Mental Scal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crawling may not be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early ambulation or better cognitive function in MR children.  相似文献   
980.
御制平安丹治疗晕动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御制平安丹(下称平安丹)治疗晕动病(运动病)343例,观察结果表明,平安丹服后有效率为92.8%,优于乘晕宁和人丹组(P<0.05~0.01)。平安丹可影响猫前庭感受器,抑制旋转后眼震,起到调节前庭—植物性神经功能的作用;它还能改善动物软脑膜微循环,有助于调整椎基底动脉、前庭通路等区域微循环障碍。以上效果与治疗剂量东莨菪碱(Scopolamine)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