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7篇
  免费   2092篇
  国内免费   1304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268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404篇
口腔科学   509篇
临床医学   2164篇
内科学   1742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319篇
特种医学   1014篇
外科学   1546篇
综合类   572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150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2185篇
  29篇
中国医学   2205篇
肿瘤学   104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740篇
  2021年   959篇
  2020年   794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832篇
  2014年   1063篇
  2013年   1328篇
  2012年   1897篇
  2011年   1938篇
  2010年   1734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603篇
  2007年   1538篇
  2006年   1220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纳米反义寡核苷酸运载体与重型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生率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仅次于四肢骨折居创伤中的第二位,而其死亡率则居第一位。重型颅脑损伤可诱发多种内源性脑保护基因和脑损伤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相继表达及相互调控.  相似文献   
82.
口腔颌面部大动物抓咬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例口腔颌面部大动物抓咬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术及皮瓣移植术,结果除1例组织缺损严重,患者Ⅰ期手术植皮区瘢痕愈合而行Ⅱ期整复外,其余4例均为Ⅰ期愈合。提出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预防供受区感染;以及加强术后皮瓣护理,细心观察皮瓣血液循环,防止皮瓣区受压,预防皮瓣感染等措施是口腔颌面部大动物抓咬伤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血钙水平与肾癌肿瘤大小、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血钙水平和肿瘤大小与分期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发现与病情相关的规律和了解病情。方法按照血钙水平将肿瘤大小/分期相应地分3组,即降低、正常和升高各3组。利用SPSS10.0软件,对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分期病例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H)显示,X^2=4.768,df=2,P=0.09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166,P=0.029。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差异性分析(Kruskal-Wallis H)显示,X^2=4、277,df=2,P=0.118;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57,P=-0.039。结论3组不同的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大小间存在负相关;3组不同的肿瘤分期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血钙水平与肿瘤分期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84.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12例中,CT平扫示肿瘤边界较光整,肿物中央可见低密度区9例。增强扫描肿物CT值增加15~46HU,均匀增强3例,不均匀增强9例,其间可见增强的血管。结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典型病例可做术前诊断,CT后处理重建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可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比较双水平压力调节 (BIPAP)通气和反比通气 (IRV)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两种通气模式 0、0 .5和 1.0 k Pa呼气末压 (EEP)时 ,分别测定健康犬及油酸诱发急性肺损伤犬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各参数。结果 :无论有无急性肺损伤 ,BIPAP通气时平均气道压 (m Paw )均明显低于 IRV时(P均 <0 .0 5 )。给健康犬用 IRV通气时 ,上述 3种 EEP水平的 m Paw分别为 (0 .437± 0 .10 3) k Pa、(0 .811±0 .0 93) k Pa和 (1.36 0± 0 .119) k Pa;用 BIPAP通气时则分别降为 (0 .2 2 5± 0 .0 71) k Pa、(0 .6 11± 0 .10 5 ) k Pa和(1.10 7± 0 .0 89) k Pa。油酸诱发急性肺损伤后 ,m Paw分别由 IRV时 (0 .72 5± 0 .2 2 2 ) k Pa、(1.186± 0 .2 98) k Pa和 (1.6 0 0± 0 .10 0 ) k Pa降至 BIPAP时 (0 .35 0± 0 .12 9) k Pa、(0 .6 2 5± 0 .15 0 ) k Pa和 (1.12 5± 0 .0 96 ) k Pa;但两种通气模式中气道峰压、心排血量并无明显差异。另外 ,急性肺损伤时 ,BIPAP通气的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分别为 (9.10± 1.79) k Pa、(11.43± 1.80 ) k Pa和 (13.40± 3.2 0 ) k Pa,较 IRV时 Pa O2 (7.87± 2 .33) k Pa、(9.0 7±3.0 5 ) k Pa和 (9.71± 1.85 ) k Pa增高 (EEP 1.0 k Pa时 ,P <0 .0 5 )。结论 :  相似文献   
86.
1992年2月-2003年4月,笔者应用涤纶带内固定替代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8例,取得满意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1—60岁。左侧17例,右侧21例,均为上肢内收位直接暴力所致。其中新鲜脱位33例,陈旧脱位5例。均属TossyⅢ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在b值为50和100s/mm2时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b值为300、500和700s/mm2时,术前术后的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当b值大于300s/mm2时,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术后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较术前升高,在b值为1000和1300s/mm2时图像质量太差无法测量。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时,b值最好选择300~700s/mm2之间。DWI通过瘤区DWI图像、eADC图像、ADC图像信号的变化和平均ADC值可以反映TACE术后瘤组织内的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平均ADC值可以为其早期疗效的判断提供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88.
牙槽裂植骨改善唇腭裂患者鼻底塌陷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唇腭裂患者牙槽裂植骨与改善鼻底塌陷畸形的关系。方法: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裂植骨术的单侧唇腭裂患者48例进行临床研究,结合X线片及面部正侧位照片探讨植骨成功与否与鼻底塌陷畸形改善的关系。结果:植骨成功组的患侧鼻底塌陷畸形的改善较未成功组有明显差异,明显高于未成功组。结论:牙槽裂植骨成功后患侧鼻底塌陷畸形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比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血细胞表面3种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PNH患者粒细胞表面GPI锚定蛋白CD55、CD59和CD8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改变。结果 PNH患者粒细胞表面3种GPI锚定蛋白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均<0.05),红细胞表面CD55和CD59也表现出相关(P<0.01),但与粒细胞表面CD55和CD59的缺乏情况并不一致。结论 PNH患者同一系血细胞表面GPI锚定蛋白呈平行关系,这有助于对PNH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胆囊坏死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报告 2例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胆囊坏死的病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这一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原因 ,以及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结果 :近 8年来我院共做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6 80例次 ,并发胆囊坏死 2例 (0 3% )。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超选择插管不到位是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胆囊坏死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在今后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对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更应慎重 ,使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