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轶  龚忠诚  南晓红  朱建华  林兆全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7):506-508,512,F0004
【目的】研究Cox-2和EZH2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1二步法检测34例MEC、11例正常涎腺组织(NSG)中Cox-2、EZH2的表达,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x-2与EZH2在ME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MEC高、中、低分化、复发及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ZH2在MEC高、中与低分化、部位、复发、转移中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者在M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80,P<0.01)。【结论】Cox-2、EZH2在MEC中高表达,且与MEC病理分型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EZH2的表达还与MEC的发生部位有关;联合检测Cox-2和EZH2有助于ME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2.
口腔科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科学,是医学院校一门专业性和临床操作性很强的重要临床学科,是口腔颌面部解剖学、组织病理学、牙体牙周黏膜疾病、颌面外科等领域知识和临床实践活动的结合、深化和提高.我校已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8年,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传授专业课程并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本着"以人为本、因需施教"的原则[1],从教法、教材和教师几方面浅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73.
袁健  龚忠诚  凌彬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145-1148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临床表现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复性或不可复性),进行关节下腔灌洗及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治疗1、2、3次和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和Helkimo指数分析。结果:治疗1、2、3次、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较,临床疗效及Helkimo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调查新疆医科大学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情况,分析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学生700名,其中男244名,女456名,平均年龄(20.08±1.457)岁,对其进行颞下颌关节检查、问卷调查(颞下颌关节相关病史,SCL-90自评量表),计算患病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病率为42.40%,族别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病史分析中,偏侧咀嚼习惯、夜磨牙习惯、口腔正畸治疗史、拔牙治疗史、心理因素均为危险因素。咬合因素中,前牙深覆、后牙正锁、个别牙扭转为危险因素。结论: 口腔不良习惯、心理因素、错畸形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结合英语查房在口腔颌面外科实践教学中效果。方法:通过入出科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两项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出科成绩优于入科成绩(P〈0.05);实验组学生的出科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的出科成绩(P〈0.05),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既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又能提高临床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结论:PBL结合英语教学查房可以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继发下行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20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的59例诊断为DNM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胸部增强CT确诊,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NMⅠ型患者21例(35.6%),DNMⅡA型患者19例(32.2%),DNMⅡB型患者19例(32.2%)。所有DNM患者均行急诊手术,Ⅰ型及ⅡA型患者经前纵隔剑突下切开引流配合胸腔引流;ⅡB型患者开胸纵隔彻底清创,术后引流;59例DNM患者的脓液全部送细菌培养,其中19例培养为阳性;全身抗炎治疗。死亡患者5例(8.5%),生存患者54例(91.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中年龄≥65岁、有糖尿病患者、入院到转入ICU时间间隔≥6 d、APACHEⅡ评分≥20、ICU治疗时间≥10 d、感染性休克患者占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转入ICU、配合早期手术、积极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和全身抗菌治疗是降低DNM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比分析带蒂颊脂垫瓣与传统碘仿纱条在腭裂修补术中即刻充填覆盖裂隙两端松弛切口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6年笔者科室诊治的148例先天性腭裂患者,随机分为带蒂颊脂垫瓣组(A组)和碘仿纱条组(B组)。其中A组采用带蒂颊脂垫瓣处理腭裂术后松弛切口,B组采用碘仿纱条处理腭裂术后松弛切口。对两组患儿术后发热、血红蛋白减少量、恶心、呕吐、松弛切口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儿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降低值较A组偏高(P0.05);B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也较A组高(P0.05);B组愈合明显较A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腭瘘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裂术后松弛切口采用带蒂颊脂垫瓣充填可有效降低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区愈合。更加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例口腔癌患者,其中舌癌5例,舌根癌1例,口咽癌1例,下颌牙龈癌1例,全部采用颏下岛状瓣修复根治术后缺损,皮瓣最小5.5cm×4cm,最大8cm×4cm。结果:8例患者中6例皮瓣成功,2例坏死。患者言语、吞咽功能均正常,颈部瘢痕隐蔽,活动正常,外形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瓣制备简单,成活率高,适合同期修复舌癌口咽癌及舌根癌术后缺损。  相似文献   
79.
80.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Cox-2、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正常涎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NSG)中Cox-2、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为MEC预后评估提供可筛选的标志物.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PV-6001二步法)检测11例NSG、34例MEC中C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