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曹明成  黄顺旺 《安徽医药》2004,8(6):470-472
中药的研制、生产、使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逐步改进提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辨证的整体观、经络论的研究方法、辨证论治的治疗模式,以及中药所特有的低毒性、疗效确切、非耐药特性、整体调节及双向调节效应等在医疗康复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和欢迎.但是,在医药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也显露出一些问题,面临着挑战,本文结合从事中药工作的实践,谈谈实现中药现代化的8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莪术、当归等四味药材的最佳提油工艺;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5 h;β-CD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 投料比为1∶8(mL∶g),包合时间为60 min,包合温度60℃;应用显微成像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检验包合物,新的物相中挥发油的成分与包合前基本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枇杷清肺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枇杷清肺颗粒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高,为枇杷清肺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药园地:名贵珍稀的“霍山石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顺旺  张静 《安徽医药》2000,4(3):42-43
霍山石斛为兰科植物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Tanget Cheng的新鲜或干燥茎,为安徽珍贵道地药材,主产于霍山等地,性微寒,味甘、淡,具有益精强阴,生津止渴。补虚赢,除胃中虚火之功效。主治津伤烦泻。内热消渴,阴虚发热及肝虚肾亏所致的视物模糊,筋骨虚损等症。霍山石斛功效独特,其它石斛不能与之比拟。作为名贵珍稀的霍山石斛早已驰名国内外,由于价格昂贵,采众多,同时,该物种自然繁殖率极低等因素,野生资源濒临枯竭。  相似文献   
15.
北细辛中不含马兜铃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顺旺 《安徽医药》2003,7(4):299-300
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汉城细辛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多角度观察盆腔炎颗粒活缸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及微循环测定等方法,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盆腔炎颗粒可明显降低人鼠血液黏度,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盆腔炎颗粒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RP-HPLC法同时测定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和纤细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穿山龙供试品中薯蓣皂苷和纤细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41∶59),检测波长为206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薯蓣皂苷质量浓度在0.10~1.00 g.L-1内、纤细皂苷质量浓度在0.02~0.20 g.L-1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7(n=6)。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100.7%,RSD分别为2.4%、2.0%(n=9)。供试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饮片中薯蓣皂苷和纤细皂苷的含量显著高于新鲜药材烘干品。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穿山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止咳颗粒中的挥发油提取和用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收集量、提油率(%)为挥发油提取考察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率为考察指标,应用显微成像法和TLC色谱法检测包合形成的新的物相。结果采用β-CD直接加入法包合,以挥发油:β-CD(mL∶g)为1∶8,包合时间为1 h,包合温度为60℃为最佳工艺;且新的物相中挥发油的成分与包合前基本一致。结论本工艺对止咳颗粒中的挥发油经β-CD包合后其组分没有变化,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板栗种仁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目的对板栗种仁的药用保健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为开发利用板栗种仁提供依据。方法板栗药用保健部位的正丁醇提取部位,经多次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理化常数测定、波谱分析、标准品比较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软脂酸-1-甘油单酯(hex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1)、麦芽糖(maltose,2)、D-葡萄糖(D-glucose,3)、D-果糖(D-fructose,4)、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山柰酚(kaempferol,6)。结论化合物1、5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3、4、6为该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