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81.
章蕾  黄子洳  林紫怡  钟晓明  程汝滨  黄真 《中草药》2024,55(6):2066-2076
目的 对败酱草Herba Patriniae及其市场常见混伪品的显微鉴别特征和HPLC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明确不同品种的败酱草及其混伪品间的差异,为败酱草的准确鉴定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收集败酱草正品药材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市场常见败酱草混用品异叶败酱、菥蓂和苣荬菜,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5种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优化败酱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品种的总皂苷含量;建立败酱草及其混伪品的HPLC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败酱草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和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败酱草及其混伪品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优化了败酱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败酱草及其混伪品总皂苷含量存在差异;建立了败酱草及其混伪品共26批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明确了败酱草及其混伪品指纹图谱的差异,通过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败酱草及其混伪品进行准确区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败酱草及其混伪品的得分差异较大,其中正品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的得分最高。结论 获得了败酱草及其市场常见混伪品在粉末的显微特征和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为败酱草的准确鉴...  相似文献   
282.
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其预防与治疗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清热类中药具有抗肿瘤、抗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现代药理活性,在乳腺癌等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从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侵袭转移、调节免疫微环境五个方面对清热类中药的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对疗效确切、机制明确和开发前景巨大的清热类中药活性组分及其复方制剂进行了梳理,对后期清热类中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以期加速清热类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发进程,为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83.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CEUS)下以实时连续微血管叠合方法重建乳腺肿瘤血管的价值。方法 收集545例患者共555个乳腺肿瘤,包括恶性409个、良性146个。基于常规超声及CEUS以实时连续微血管叠合方法获得乳腺肿瘤血管重建图,观察肿瘤血管特征,包括有无穿入血管、血流分级、血管主干与分支的关系、血管走行及超微血管构筑等,以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乳腺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微血管构筑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穿入血管、血流分级、血管主干与分支的关系及超微血管构筑均为乳腺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以超微血管构筑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75%、71.23%、84.14%及0.80。结论 CEUS下采用实时连续微血管叠合方法重建肿瘤血管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84.
285.
286.
[目的]基于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探索中医药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路径。[方法]从中医药文化氛围营造、学科建设、平台拓展、立法推进等方面进行中医药院校双创培育研究,说明中医药文化培养双创人才的方法及其意义。[结果]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凝练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训、建设凸显中医药文化的校园建筑、拓展富含中医药文化的校园实践基地来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通过融入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加强专业与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双创思维与能力进行学科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熏陶和引导、搭建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平台来进行中医药文化平台拓展;制定中医药政策与法规来发挥中医药文化保障体系。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的中医药人才是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的基本根基和历史使命,浙江中医药大学双创教育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推器”。[结论]中医药文化融入大学生双创教育培育,既可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也是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传承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