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关系。方法MS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各18例。以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葡萄糖代谢率(metabolized rate of glucose,M),评价IR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水平,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IL-18水平与M的相关性。结果MS组的M显著低于对照组[(5.76±1.81)mg/(kg.min)vs(8.39±1.25)m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8.75±45.39)pg/ml vs(99.12±36.6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与M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MS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升高,可能与I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前后动态血糖变化。方法20例新诊断T2DM患者在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分别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3d监测其血糖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2周强化治疗后,能迅速获得理想血糖控制。20例患者治疗前后24h总体血糖达标(餐后2h内小于10mmol/L,其余时间段血糖小于7.0mmol/L)时间分别为(7.5±3.1)h与(14.9±2.3)h,24h平均血糖值为(10.3±2.1)mmol/L与(6.4±1.5)mmol/L,血糖最高值明显下降为(17.5±2.5)mmol/L与(10.3±1.8)mmol/L,上述各参数与治疗前后三餐餐后血糖变化均有明显差异(均p<0.01)。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不仅平均血糖明显下降,而且24h总体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延长,血糖漂移幅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3.
茵陈五苓散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变化及茵陈五苓散治疗对该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46例MS患者为观察组,3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46例MS患者采用茵陈五苓散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特征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MS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状态,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治疗12周后,三酰甘油(TG)水平与2 h血糖(2hPG)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结论:MS患者存在明显的非特异性炎症状态,茵陈五苓散治疗可以缓解炎症,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采用中药制剂分期外治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与平衡的原则对56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在相同的全身治疗和局部溃疡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根据溃疡不同时期外用不同作用的中药制剂,对照组则外用混合液纱(敏感抗生素+654-2+胰岛素等).结果 2组病例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营养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治疗组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无效病例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糖尿病足溃疡不同阶段的伤口情况,外用不同作用的中药制剂,能有效提高愈合率,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减少截肢率.  相似文献   
55.
消渴玉液治疗糖耐量减退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纯中药制剂消渴玉液对 3 2例糖耐量减退 ( IGT)患者进行了为期 2年的干预性治疗 ,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消渴玉液可明显降低服糖后 2 h血糖和血中胆固醇水平 ,3 2例完成试验的治疗组患者仅有 2例进展为糖尿病 ( DM) ,有 2 2例糖耐量恢复正常 ,说明消渴玉液是治疗 IGT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瘦素(瘦素)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筛选MS患者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瘦素水平,用HOMA-IR评估IR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组血浆瘦素水平显著升高[(189.37±90.48)ng/mlvs (126.55±72.70)ng/ml,P<0.01];MS组的HOMA-I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21±1.14 vs 1.79±0.98,P<0.01];在MS组,瘦素与BMI,WC,TG,2hPG及HOMA-IR等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17,0.563,0.422,0.508及0.452,均P<0.05).结论 本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瘦素水平显著升高,瘦素水平升高可能与IR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那格列奈后胰岛素分泌及动态血糖变化,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在佛山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44±3)岁.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组(空腹血糖5.0~6.9 mmol/L)、B组(空腹血糖7.0~8.9 mmo/L)、C组(空腹血糖9.0~11.1 mmol/L),每组各12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后3 d内开始持续血糖监测,24 h后行那格列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NAT-OGTF-IRT),NAT-OGTY-IRT及之后每餐前10 min 口服那格列奈120 mg.监测服用那格列奈前后胰岛素分泌及动态血糖变化.计算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和葡萄糖增加的比值(ΔI30/ΔG30)、24 h血糖波动幅度、24 h血糖达标时间.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口服那格列奈后,与C组相比,A组、B组糖负荷后ΔI30/ΔG30的增量显著增加[分别为(9.6±2.1)、(5.2±1.7)vs(0.6±0.4)U/mol,F=7.431,P<0.01].与持续血糖监测第1天比较,服用那格列奈第3天A组、B组、C组24h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下降[分别为(4.9±1.5)mmol/L vs(10.5±2.1)mmol/L、(4.9±1.6)mmol/L vs(10.2±1.9)mmol/L、(8.6±1.6)mmol/L vs(10.4±2.2)mmol/L,t值分别为10.827、10.307、5.377,P<0.01];与C组比较,A组、B组血糖波动幅度下降更为明显(F=24.950,P<0.01).A组、B组患者24 h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延长[分别为(16.5±1.2)h vs(21.3±0.4)h、(11.3±1.6)h vs(17.7±1.2)h,t值分别为-12.782、-11.296,P<0.01],C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那格列奈通过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延长血糖达标时间,该药对空腹血糖相对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8~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均予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比与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SF-36量表所测量的生存质量的8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积分提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迅速使血糖达标、缓解糖毒性,并且患者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QSQL)评分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QSQL评分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值(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2 h PG、HbA1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胱抑素C(Cy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ys-C、TGF-β1、UAER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生活质量和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0.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中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随访、回顾性分析25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2周后控制血糖情况、不服用药物血糖达标(空腹血糖:3.9~7.0 mmol/L,餐后2h血糖:3.9~10.0 mmol/L)持续时间(缓解期)等.结果 CSII治疗3 d血糖达标率46.7%,7 d达标率78.4%,2周达标率92.2%;拆除胰岛素泵缓解期超过3个月的患者共192例(75%),超过6个月166例(64.8%),超过12个月137例(53.5%),超过24个月79例(30.9%),超过36个月26例(10.2%),无1例超过48个月.缓解期少于3个月的患者,其停用胰岛素时的剂量明显高于缓解期超过3个月的患者(P<0.01),停用胰岛素时的剂量与缓解期的长度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 CSII可迅速有效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受糖毒性损伤的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可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