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02激光一次性治愈巨大脓性肉芽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脓性肉芽肿是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granuloma telangiecticum)的俗称,在病变内毛细血管异常增多,是极易出血的血管性病变,很适合激光治疗。我们用C02激光一次性治愈6例巨大脓性肉芽肿。  相似文献   
52.
手部骨关节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玉东  张高孟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2):77-78,T009
1972~1992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跖趾、趾间关节治疗手部骨关节缺损24例,其中单纯掌骨缺损13个,掌指关节缺损12个,近节指间关节缺损6个。成活23例,失败1例。随访2~20年,功能优良者77.4%。我们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二点改进(1)设计单蒂二套动脉供血系统的单趾双关节移植的新方法。(2)改变跖骨固定部位加大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53.
郭洪旺  张高孟 《河北医药》1991,13(5):271-272
我们自1988年10月~1991年1月应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急症手外伤大面积皮肤缺损36例。认为该皮瓣手术简单,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应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5~54岁,平均年龄32.2岁;  相似文献   
54.
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 16型E6和E7融合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PV16E6E7)疫苗的主种子库(MSB)和工作种子库(WSB)的遗传稳定性.方法 通过显微镜检查和病毒感染效价测定实验测定Ad-HPV16E6E7 MSB和WSB的感染性滴度;采用PCR扩增法鉴定HPV16E6E7目的基因稳定性;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鉴定Ad-HPV16E6E7目的蛋白表达;采用C57BL/6小鼠TC-1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试验评价Ad-HPV16E6E7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Ad-HPV16E6E7的MSB和WSB的感染性滴度分别为6.31×109 IU/mL和3.00×109 IU/mL;插入目的基因和表达目的蛋白稳定;小鼠TC-1肿瘤生长抑制试验表明MSB和WSB滴度的数量级在109 IU/mL时,小鼠抑瘤率达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0.00、20.00,P均<0.01).结论 Ad-HPV16E6E7疫苗的种子库遗传稳定,符合将来疫苗研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初步评价Al(OH)3对重组HPV16的L2E6E7融合蛋白(简称HPV16L2E6E7)的免疫佐剂作用.方法 将10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Al(OH)3组(85.7 μg/只,肌肉注射)、HPV16L2E6E7组(120.0μg/只,肌肉注射)、A1 (OH)3+HPV16L2E6E7组[每只 Al(OH)3 85.7μg+HPV16L2E6E7120.0μg,肌肉注射],每组36只,免疫程序为0、3、7d.ELISPOT法检测IFN-γ,间接ELISA法检测IgG抗体水平.另将40只皮下接种TC-1肿瘤细胞(1×104/只)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S组(100.0 μL)、Al (OH)3组(85.7μg/只,肌肉注射)、HPV16L2E6E7组(120.0μg,/只,肌肉注射)、Al(OH)3+ HPV16L2E6E7组[每只Al(OH)385.7μg+HPV16L2E6E7 120.0μg,肌肉注射],每组10只.免疫程序为0、3、7d.观察肿瘤形成时间、体积变化及成瘤率,观察期为53 d.结果 免疫后第10、14、21、28、35和42d,HPV16L2E6E7组与Al(OH)3+HPV16L2E6E7组IgG抗体滴度都高于Al(OH)3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免疫后21、28、35、42 d Al(OH)3+ HPV16L2E6E7组特异性IgG抗体显著高于HPV16L2E6E7组(P均<0.01);免疫后14、21、28d Al(OH)3+ HPV16L2E6E7组E7特异性IFN-γ水平显著高于HPV16L2E6E7组(P均<0.01);小鼠抑瘤实验中,HPV16L2E6E7组抑瘤率为60%,Al(OH)3+ HPV16L2E6E7抑瘤率为4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 0.01,P<0.05).结论 初步评价Al(OH)3能与HPV16L2E6E7较好吸附,可诱导C57BL/6雌性小鼠产生更强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建立简便和可靠的对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敏感的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不同日龄长爪沙鼠,腹腔接种CVA16后连续观察14 d,筛选出对病毒敏感的最适接种日龄段;然后比较接种剂量与效应关系,测定其50%致死剂量(LD50);并测定感染3 d后其血液和主要组织器官中CVA16病毒滴度;最后用CVA16灭活疫苗在1日龄和11日龄免疫2针沙鼠后,在14日龄时用LD50剂量病毒攻毒,观察并记录沙鼠体重、症状及死亡率,2周后眼球采血,应用微量中和试验和ELISA分别检测中和抗体效价和总抗体水平。结果长爪沙鼠感染CVA16后出现活动减少、后肢无力、麻痹瘫痪、死亡等临床症状,不同日龄沙鼠对CVA16感染的易感能力和感染后发病程度不同,7日龄和14日龄沙鼠易感,28日龄沙鼠不易感染,最敏感和最合适接种日龄为14日龄,其LD50为1×104.5 CCID50,感染3 d后其血液和主要组织器官中均可检测到高滴度的CVA16病毒,免疫两针灭活疫苗的14日龄沙鼠用LD50剂量攻毒,存活率87.5%,疫苗免疫诱导沙鼠产生的CVA16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GMT)为28.14,抗体阳性率为87.5%。结论长爪沙鼠对CVA16敏感并且病毒能在其体内进行有效的复制和繁殖,可作为CVA16致病机制研究、疫苗研发及药物评价的可靠小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新设计的6组CpG分子在动物体内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提升作用, 以初步筛选出有潜力的新型CpG佐剂。方法通过序列检索比对, 确定人鼠同源的CpG基序, 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设计出6条不同的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序列, 并人工合成相应6种CpG, 分别与SARS-CoV-2重组亚单位疫苗联用, 已上市的佐剂CpG1018作为阳性对照。以间隔2周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2次, 免疫后每周取眼眶血检测IgG1和IgG2a指标。2针免疫后21 d处死小鼠, 取眼球血检测结合抗体抑制率;取脾脏淋巴细胞进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结果初次免疫后14 d, CpG6组小鼠血清IgG2a和IgG1水平分别为3.63±0.27和3.44±1.03, 显著高于CpG1018组的2.06±1.30和2.06±0.39。加强免疫后14 d, CpG6组小鼠血清IgG2a水平为6.52±0.21, 高于CpG1018组的6.33±0.40。在针对原型株的结合抗体抑制率指标上, 初次免疫14 d、加强免疫21 d后, 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3...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制备含有L452R和T478K突变位点的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RBD)-破伤风类毒素蛋白(TT), 表达后蛋白免疫小鼠以了解突变体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设计2对新型冠状病毒引物对RBD中的L452R和T478K进行突变, 并将TT肽的核苷酸片段嵌入RBD中;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表达蛋白, 借助离子柱层析技术纯化出目的蛋白, 复性获得空间构象后通过ELISA、高效液相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等进行检定;免疫小鼠后ELISPOT检测其细胞免疫水平;用竞争法ELISA和活病毒中和试验评估其中和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突变株的抑制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RBD的L452R和T478K突变蛋白, 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6 390。小鼠免疫后产生了特异性的细胞免疫, 突变蛋白组刺激后产生的分泌IFN-γ的效应T细胞为(21.43±11.71)个斑点形成细胞/5×105个细胞,高于对照组(3.38±2.56)个斑点形成细胞/5×105个细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17,P=0.003);同时产生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奥密克戎(BA.1)流行株的高滴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