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12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2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按发病地点、时间、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临床症状轻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上述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江浙沪地区.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并且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7.19%和61.54%,明显高于女性的28.91%和23.08%.临床症状大多为重症/危重及死亡,而且不同程度临床症状的患者中,男性也明显多于女性.结论 中国大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呈现出男性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中中老年人明显多于青少年的罕见情形.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以非增强CT测值为“金标准”,对比研究肾结石大小的超声测值与声影测值的准确性,评估结石后方声影宽度测量肾结石大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患者51个肾结石的超声报告、超声图像及非增强CT图像,以CT测值为标准,比较超声测值、声影测值与CT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51个结石,CT测值平均为(8.3±4.6)mm,超声测值平均为(10.1±4.3)mm,(超声测值-CT测值)的平均差值为(1.8±2.0)mm,其中≤5 mm组平均差值最大为(2.5±1.6)mm。≤10mm结石超声测值与CT测值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m结石超声测值与CT测值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289)。14个结石后方无明显声影,其中9个(64.3%)结石≤5 mm。 37个结石后方具有声影,≤10 mm结石声影测值比超声测值更接近CT测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直接测量结石会高估结石大小,尤其对于小结石。结石后方声影宽度测量对于提高超声测量结石大小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价值,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基因两个分型(OCTN1/2)的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NKI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截止至2012年9月关于OCTN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统计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和Stata 10.0软件.结果 检索文献中纳入19篇病例对照研究.总的分析表明,OCTN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相关;按地区分层分析,欧洲人群OCTN 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相关,非欧洲人群OCTN1基因(TT vs.CT:OR=1.25,95%CI:0.75~1.98,P=0.34;TTvs.CC+CT:OR=1.48,95%CI:0.95~2.29,P=0.08)、OCTN2基因(CC vs.GC:OR=1.03,95%CI:0.68~1.56,P=0.89; CC vs.GG+GC:OR=1.23,95%CI:0.83~1.82,P=0.31)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CTN1基因(TTvs.CC与TT+CTvs.CC)、OCTN2基因(CCvs.GG与CC+ GCvs.GG)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欧洲人群中,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N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相关,而非欧洲人群其易感性的关系仍需大样本的研究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24.
足趾移植中的血管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8,自引:11,他引:27  
目的 分析304例足趾移植病例的血管形态,并提出其分型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04例足趾移植中第一跖骨背动脉的解剖位置,口径及其在趾蹼部的分支情况进行分类。对200例足趾移植中趾背静脉的回流情况。进行分类。结果(1)第一跖骨背动脉的分型;A,按解剖位置分;①浅表型58例,占19.08%;②肌内型172例,占56.58;③肌下型74例,占24.34%;④缺如型16例,占总数的5%。B.按口径分;9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超声和声影宽度测量肾结石大小的准确性,探讨结石后方声影宽度测量肾结石大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肾结石患者(51个肾结石)的超声图像和非增强CT图像。根据CT测值将51个结石分为≤5.0 mm 15个、5.1~10.0 mm 20个及10.0 mm 16个,比较不同大小结石的超声测值、CT测值及其差值。剔除后方无声影的结石14个,余37个结石根据CT测值分为≤5.0 mm 6个、5.1~10.0 mm 15个及10.0 mm 16个,比较不同大小结石的CT测值、超声测值、声影测值及其差值和绝对差值。结果 51个结石CT测值平均为(8.3±4.6)mm,超声测值平均为(10.1±4.3)mm,超声测值与CT测值的平均差值为(1.8±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mm和5.1~1.0 mm结石的超声测值、CT测值及其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剔除14个后方无声影的结石后,≤5.0 mm和5.1~10.0 mm结石的声影测值较超声测值更接近CT测值,其超声测值、声影测值与CT测值的绝对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15)。而10.0 mm结石超声测值较声影测值更接近CT测值,其超声测值、声影测值与CT测值的绝对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结论超声直接测量肾结石会高估结石大小,对于≤10.0 mm的结石,测量其后方声影宽度对提高超声测量结石大小的准确性有一定价值,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臂丛撕脱伤患者同侧膈神经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臂丛撕脱伤患者同侧膈神经的功能状态,为临床选用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撕脱伤提供依据。方法测定100例臂丛神经撕脱伤膈肌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并对其功能进行评价。将表面电极置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在平环状软骨水平进行电刺激,于腋前线水平在第7、8肋间记录肌肉诱发电位。同时在膈神经移位术中取一段膈神经,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诱发电位的资料证实,有18例膈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11例为完全损伤,7例为不全损伤。病理学观察发现膈神经部分损伤时,光镜下见神经纤维部分髓鞘崩解,髓鞘之间散在性地分布着瘢痕化组织。膈神经完全损伤时,可见神经髓鞘崩解,髓鞘之间布满瘢痕化组织。结论100例臂丛撕脱伤中18%的膈神经有损伤,其中7%为不全损伤。应重视这部分病例中膈神经的部分损伤,以便改进手术方法,提高移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om 1966 t0 1986, 136 cases of thoracic outletsyndrome were seen in our hospital, 34 were male and 102 female. The majority of them were 21-40 years old. 60 cases (44To) were due to bony compres- sion, and 76 (56'70) due to compression from soft tis- su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ailed in most cases. Appropriate ope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compression were satisfactory in all. An overall an aly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surgical treatment is pre- sented.  相似文献   
28.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 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的病毒,主要感染人的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引起感染部位发生病变。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可以将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可引起良性肿瘤或疣,如扁平疣、尖锐湿疣等。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基于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嵌合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 16)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将HPV 16 E7插入HEV的p239蛋白形成重组嵌合蛋白p239-HPV16 E7。所构建的重组蛋白经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复性后,通过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所得蛋白颗粒大小形态进行表征。将蛋白颗粒免疫C57B/L小鼠,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与酶联免疫斑点免疫试验检测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细胞分化情况;并且利用TC-1肿瘤细胞在C57B/L小鼠中构建肿瘤模型,以此评价蛋白颗粒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效果。结果 体外复性后的嵌合蛋白在电镜下观察到颗粒结构,粒径大小为22.80 nm。所得蛋白颗粒在C57B/L小鼠体内诱导产生良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脾淋巴细胞的CD3+/CD4+、CD3+/CD8+比例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分泌IFN-γ干扰素的效应T细胞显著增加。同时,所得蛋白颗粒能有效抑制TC-1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在实验周期内小鼠未出现死亡,而对照组小鼠体内肿瘤快速生长,且6周后全部死亡。结论 原核表达的嵌合蛋白p239-HPV16 E7形成病毒样颗粒并有效诱导针对HPV 16的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30.
目的调查分析出国劳务人员蚊媒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连云港市12家劳务公司抽取1 802名出国劳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连云港口岸出国劳务人员平均年龄39.13岁,以赴非洲劳务居多(72.2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67.15%)。调查对象蚊媒传染病防治知识整体知晓率为59.32%,不同文化程度、是否有劳务输出史和是否使用智能手机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对部分传染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小于50%。结论连云港口岸出国劳务人员赴非洲等热带地区劳务人员居多,对蚊媒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缺乏蚊媒传染病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健康教育并探索"互联网+健康干预"模式对减少出国劳务人员罹患蚊媒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